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江西 » 正文

全球报道:江西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亮点纷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7-04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我省第二条设计运营时速达350公里的合福高铁开通运营。记者 林 君摄 “海上丝绸之路源头”——浮梁县瑶里镇高岭东埠村风采。记者

我省第二条设计运营时速达350公里的合福高铁开通运营。记者 林 君摄

“海上丝绸之路源头”——浮梁县瑶里镇高岭东埠村风采。记者 徐 铮摄

井冈山五指峰风光无限好。 记者 杨继红摄

经济增速跃入全国“第一方阵”

江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对江西工作的重要要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省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线飘红,继续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今年一季度,全省生产总值4318.6亿元,同比增长9.0%,增速排名全国第五、中部第一,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始终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2%,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7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六、中部首位。

GDP增速9%的背后,是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一季度,全省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7.6∶51.2∶41.2调整为6.6∶52.1∶41.3。其中,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7.7%,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1至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38.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4个百分点。

新动能正形成“聚沙成塔”之势,高新技术产品和部分重点工业产品,都实现了较快增长。1至5月,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1%,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1.4%。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新材料四大领域仍是领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其中,电子信息领域实现增加值增速达到17.3%,高于全省增速的6.3个百分点。

“两学一做”走在前列

今年7月1日,“江西党建微平台”正式上线,成为我省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指尖课堂”。在过去一年试运行中,“江西党建微平台”已成为赣鄱党员“微时代”的必备学习助手,被全省50多万党员关注,跻身全国党建微信公众号“五强”行列。

在启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伊始,省委书记鹿心社就提出“要注重发挥网络优势,探索利用微信平台开展线上开放式的党内组织生活。”贯彻省委要求,我省连续下发《关于利用微信平台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从省级层面布局,探索利用微信平台组织党员开展学习教育,号召“把微信学习群建在支部上”。

一年来,我省坚持把弘扬井冈山精神与传承红色基因、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相统一,以“两个走在前列”作为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基本遵循,引导广大党员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走在了时代前列。在全省9.6万个党支部中探索推广“党员活动日”,以此推动“三会一课”制度有效落实;首轮选派8758名党员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目前有第一书记10972人,覆盖全省贫困村和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奋发有为,调动干部群众自力更生摘“穷帽”、拔“穷根”;通过持续加大投入,全省村党组织书记平均报酬达到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6倍以上,村级组织工作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均达到3万元以上,5064个破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得到维修改造。

如今,我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正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继续坚持在弘扬井冈山精神上走在前列,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走在前列。

创新型省份新突破

在今年1月9日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我省继去年获得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后,再次有12个项目获奖,其中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4项,参与完成的8项,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项目获奖数实现新突破。这表明我省在创新能力建设方面持续发力,创新型省份建设迈出新步伐。

2016年是我省全面实施“十三五”创新升级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创新驱动“5511”工程的起步之年。2016年以来,全省科技实力整体跃升:科技进步综合水平前移至20位;全省高新企业总数超过1400家;专利申请首次突破6万件,增幅居全国首位,其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发明专利申请8202件,同比增长43.4%,超过全国平均增幅19个百分点;科技成果登记首次突破800项,转化总收入达到626.53亿元;新组建15个科技协同创新体,全省48家协同创新体预计新增主营业务收入超500亿元;新增16位国家级创新人才,新增42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载体。全省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2017年达到280亿元左右,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4%。

在这些看得见的变化之外,一些深层次变化正在悄然发生:科研环境突出“激励”“松绑”,科技体制改革稳步推进。2016年,《关于鼓励省属独立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试点办法》的“赣八条”升级为《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若干规定》“赣十条”,以深化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分配权改革为主线,采取更为灵活的人事和收益分配措施,鼓励全省科技人员创业创新和进行成果转化,全省高校院所科研人员转移转化科技成果214项,转化收益1.8亿元,产生社会经济效益106亿元。

更为重要的是,激发创新的制度体系和文化土壤初步形成。江西科技的持续发展能力和后劲正不断积蓄。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方案获批

6月26日上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施方案》。中央对江西生态文明建设寄予厚望——继续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总结借鉴有关经验做法,做实做细实施方案,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为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一年来,我省生态优势进一步巩固,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湿地保有量保持91万公顷,均居全国前列。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6.7%,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84.3%,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万元GDP能耗下降4.9%,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96%。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每年向省人代会报告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的制度;实施省内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与广东开展跨省东江流域生态补偿;省委书记、省长亲自挂帅,建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制”。

围绕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样板区、中部地区绿色崛起先行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创新区、生态扶贫共建共享发展示范区“四个定位”,江西提出“四个支撑”,即强化规划支撑,强化工程支撑,强化政策支撑,强化试点支撑。划定“三条红线”: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保护范围5.52万平方公里;划定水资源红线,制定“十三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工作方案,下达全省水资源管理红线控制指标;划定土地资源红线,全面划定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3693万亩。

下一步,江西将围绕“生态自然之美、和谐文明之美、绿色发展之美、制度创新之美”,扎实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努力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路子,全力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赣江新区成国家金融改革创新“试验田”

6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批复《江西省赣江新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试验区定位为金融改革创新的“试验田”、金融产业发展的“强引擎”、绿色金融体系的“示范区”、金融对外开放的“主窗口”。

一年前,我国第18个国家级新区赣江新区获批复。根据“一年打基础,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的目标,赣江新区建设突出一个“新”字,贯彻新理念、培育新动能、加快新发展,立足于区位优势、交通条件、产业特色、创新能力和生态环境,走好改革开放“创新路”,出好体制政策“组合拳”。以成立行政审批局为契机,打造行政审批服务平台,实现“一口式受理,一条龙办理,一颗印章审批”,全面推广投资项目“承诺制”审批制度改革;以建设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为契机,打造人力资源平台,为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以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契机,打造金融资本平台,优先发展绿色信贷、绿色产业基金、绿色债券,健全绿色金融市场;以赣江新区产业发展研究院为载体,以新区特色优势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导,通过开放合作,引导世界一流、中国前端的各类新型研发机构进驻,打造集技术、基金、人才、平台、科创园等为一体的创新发展综合体,逐步形成具有国际水准和新区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建设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为契机,建设一批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形成铺天盖地的“双创”集群,打造全国创新创业特区;以兴建综合交通枢纽为契机,打造人流物流和对外开放平台,打造通江达海、水陆空铁多式联运新平台,建设江西首个国际国内多式联运中心。

2017年6月5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赣江新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赋予新区更大发展权,在产业发展、创新创业、开放合作、城市建设、金融改革创新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力争使新区到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比2015年翻一番,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走在全省前列,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经验和发展模式。

井冈山全国率先脱贫“摘帽”

2017年2月26日,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经严格评估,2016年井冈山综合测算贫困发生率为1.6%,低于2%的贫困县退出标准。省政府正式宣布: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复函,经研究批准井冈山市脱贫退出。由此,井冈山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之际,井冈山人民以这样的成绩告慰历史、告慰先烈。

党中央对江西脱贫攻坚工作十分关心。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井冈山视察指导,亲切看望慰问贫困群众。他殷殷嘱托,在全面小康的进程中,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要在脱贫攻坚中作示范、带好头。一年来,井冈山走出了一条“红色引领、绿色崛起,产业为根、立志为本”的富有井冈山特色的脱贫道路。

也正是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下,江西发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的时代强音,奋力向千年贫困作最后宣战。

2016年9月,省委书记鹿心社履新之后首站外出调研选择了井冈山,调研的主题就是脱贫攻坚。走村入户、现场查岗……鹿心社在以往工作、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的脱贫攻坚工作要求。

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头等大事来抓,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难点,激发内生动力,合力脱贫攻坚,深入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任务。尤其是今年4月以来,在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我省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推动全省“实”字着力、“严”字当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努力在2020年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在脱贫攻坚的路上,江西行进在浩荡春风里。截至目前,全省166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村面貌焕然一新。今年全省已安排财政扶贫专项资金28.45亿元,比上年增加11.02亿元,增长比例达63.2%;共设立扶贫工作站1534个,扶贫工作室16579个,安排扶贫专干4716人,有脱贫攻坚工作任务的乡镇和行政村均建立扶贫工作站和扶贫工作室。

构筑中部崛起

“钢铁动脉”

一年来,我省铁路建设不断加速,全力构建省会南昌至各设区市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1至2小时交通圈,为江西在中部崛起筑起“钢铁动脉”。

铁路建设有序推进。《江西省人民政府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力争开工建设昌景黄铁路,建成九景衢铁路,全线开通武九客专”等铁路建设目标,我省大力督促武九客专、九景衢铁路等2个项目业主按照既定建设计划今年建成通车;推动赣深客专、安九客专和兴泉铁路等3个项目全面开工;完成蒙华铁路项目剩余征迁工作任务;完成沪昆客专、合福铁路、赣龙铁路已建成项目征迁扫尾及概算清理有关工作。

一年来,我省积极推进昌景黄铁路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做好长赣铁路等储备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5月12日,长沙至赣州铁路项目已进行了勘察设计一次性总体招标挂网公告。

铁路建设佳报频传:4月24日,九景衢铁路正线完成铺轨贯通;5月14日,新建南昌至景德镇至黄山铁路可研评审会召开;5月26日,武九客专全线连通;6月27日,衢九铁路江西区段静态验收工作进入克服缺点并扫清剩余工作量阶段,确保衢九铁路如期投入运营。

过去,江西作为内陆省份,“不东不西”的地理位置以及“高铁环绕省”的窘境,使得我省一度处在铁路建设的“拉拉队”。如今,我省铁路建设奋起直追,融入全国高铁网,打造了以南昌为中心的“四纵四横”铁路网主骨架,突显的交通优势正在构建江西经济“新版图”。

“文化+旅游”相融相盛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将把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遗址公园打造成为世界级大遗址公园旅游目的地;庐山市正式挂牌,终结“一山多治”走向大格局时代,开启庐山旅游产业升级发展的崭新征程……去年以来,我省大力推动旅游体制改革,推进“文化+旅游”协调发展,一幅更加美丽的文化旅游画卷正徐徐展开。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江西不仅山川秀美,而且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具有良好的资源禀赋。我省是儒家中兴之地、佛道繁盛之区、瓷魂陶圣之都、客家文化之源、红色精神家园,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去年以来,我省大力实施“文化+旅游”,推进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景德镇御窑和湖田窑遗址、樟树吴城和瑞昌铜岭铜矿遗址等保护工程,做大做强汤显祖戏剧节等艺术品牌,构建商周文化、汉代文化、陶瓷文化、红色文化、村落文化旅游圈。

我省将文化灵魂深深植入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完善形成红色文化游、陶瓷文化游、乡村民俗游、宗教文化游、名人名楼书院游系列精特旅游产品体系,开发了一批具有市场前景的复合型旅游产品,培育了一批知名度高的文化旅游节庆产品,让文化通过旅游更好地走向市场,提升了江西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2016年以来,江西旅游在全国旅游百舸争流的赛道上划出了精彩的轨迹:2016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达4993.29亿元,增长37.27%。全年累计接待游客4.7亿人次,增长22.11%。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在全国的排位大幅前移。这其中,文化旅游功不可没。

在刚刚过去的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我省吹响了推进旅游强省建设和推进全域旅游工作的嘹亮号角,擂响了旅游主要经济指标跻身全国“第一方阵”的激越战鼓。我省将继续做好“旅游+文化”文章,瞄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增加旅游产品有效供给,拓展旅游业发展空间,推动文化、旅游相融相盛。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