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江苏 » 正文

全球报道:江苏乡土人才引领效果明显 发展亟需政策支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7-07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6月下旬扬州市举行的“绿扬金凤”众创大赛乡土人才专场决赛中,从事农业仅4年的朱静获得创意类项目一等奖。大赛组委会之所以把这

6月下旬扬州市举行的“绿扬金凤”众创大赛乡土人才专场决赛中,从事农业仅4年的朱静获得创意类项目一等奖。大赛组委会之所以把这个奖项颁给她,是因为这位工科大学毕业生投身农业后,展现出不一样的创新特质。

朱静的“鼎丰农业”位于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镇渌洋湖村,她流转了1000亩土地搞稻鸭共作。稻子的品种选择了省农科院王才林研究员培育的“南粳5055”,这种稻米以食味优秀著称。去年朱静的家庭农场每亩稻子加工出250公斤大米;每亩稻田放养20只鸭子,鸭子选的是麻鸭和野鸭的杂交品种,肉质优良。朱静每年种一茬稻子,同时养一茬鸭子,去年稻子和鸭子拿到环保部的有机证书,亩均纯利润超过2000元,远高于周边农民每年种植一季稻一季麦、亩均收入五六百元的水平。

朱静的创意不仅是搞有机种养,她的创新主要体现在销售环节。近年来我省有机稻米种植面积逐渐增加,销售模式的单一导致同质化竞争严重。朱静独辟蹊径,利用互联网发展会员,她吸引会员的做法是:不论何时,会员打开手机都可以看到农场的生产实况,这使得会员对食品安全充满信心,会员人数从最初的几位迅速发展到目前的800多位,除了有扬州的,还有镇江的。这样,朱静不必到市场上“吆喝”就能卖掉所有产品。此外,朱静拉长了产业链,与江南大学食品专家合作,搞有机糙米加工,这种营养丰富、尤其适宜于“三高”人群食用的产品每公斤卖到40多元。

无独有偶,不久前南京市高淳区评选聘任了12名乡土专家,并给予人均2万元奖励。这12名乡土专家涉及螃蟹养殖、食用菌栽培、经济林果种植等10个农业产业,高淳区将建立乡土专家示范项目(基地),开展示范项目(基地)的技术培训、现场观摩等活动,通过乡土专家的带动,每年培养80名农村实用人才,组成高低搭配、技术传承的乡土人才队伍。海门市也在6月初评出10名优秀乡土人才,并给予每人每月1500元的津贴,旨在让这些乡土人才发挥更大的带动作用。

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中心议题是富民。农业如何增效?农民如何致富?全会指出,致富带头人是带动富民的关键群体,要充分发挥现有带头人的示范带动作用,注重培养新的致富带头人,引导“土专家”“田秀才”等乡土人才发挥更大的示范带动作用。扬州和高淳等地评选聘任乡土人才,目的就是放大“田秀才”的示范效应。一位基层农技人员对记者说过,乡土人才的带动作用,胜过任何空洞说教。

实际上,农业生产一线有为数众多的“土专家”和“田秀才”,他们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却能解决很多难题。丹阳市皇塘镇“草菇大王”姜建新通过10多年的摸索,成功攻克我省只能在夏秋两季培植草菇的技术难题,姜建新因此成为我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首位农民。溧阳市社渚镇农民王春红,前几年攻克人工养殖沙塘鳢(俗称“呆子鱼”)的技术难题,这种肉质鲜美、原本价格昂贵的淡水鱼从此能够批量供应。这几年他又通过大棚养鱼控制水温,攻克黑鱼、鲈鱼的密集养殖技术难题,亩均水面每年黑鱼产量达到惊人的5万公斤,纯收益高达30多万元!这位普通农民的养殖基地里,常年有上海水产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在实习。

这些“土专家”“田秀才”的示范带动作用特别大。当前的农业和农民面临结构调整关键时期,农民不是不想调结构增收入,而是因为一季稻一季麦种惯了,调结构时有“技术恐慌”和“销路恐慌”,说到底还是“本领危机”,他们需要有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样子”,“土专家”的致富示范效应就是最具说服力的“样子”。事实上,但凡结构调整做得比较成功的地方,都有一个或几个“土专家”。通过姜建新的示范带动,丹阳皇塘镇康家村、鹤溪村成了草菇专业村,种植草菇的农民年收入多的有60多万元,少的也有一二十万元。高淳区螃蟹养殖大户邢青松带动农民一起致富的事迹更是远近闻名:他是全国合作社十大人物、全国百强农产品经纪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牵头成立的合作社有成员3218户,约1万人左右,养殖面积达13.68万亩,亩均净收入3000元。除了是养殖能手,邢青松还是销售高手,他的合作社在北京、南京等城市开有销售点,近年来又开设网店,去年网上销售额就超过1000万元。

毫无疑问,在农业转型关键时期,乡土人才的致富引领作用越来越明显。当然,有了乡土人才,还需要当地政府放大其效应,支持他们带领农民一起致富。然而,记者在多年的采访中也发现,很多“土专家”“田秀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乡土人才只在一个村或一个镇有点名气,带动的影响力有限。此外,涉农的财政资金往往向有工商资本背景的农业项目倾斜,因为这些项目规模比较大、比较容易作为当地的农业“盆景”来展览,不少真正从田间地头拼搏出来、拥有技术和销售渠道的乡土人才却得不到政策支持。记者多年前采访过一位热衷于新技术、引种了航天种子的青年农民,他的产品市场前景很好,为了取得政策支持,跑过不少次农业部门,因不认识人无果而返,后来还是在外省某地的政府支持下发展航天蔬菜,成为当地的致富产业。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