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深,空军哈尔滨飞行学院某旅机场内,一架架轰炸机带着巨大的轰鸣声直入夜空。这已是该旅改装某型轰炸机后承训的第二批学员。在这个被誉为“轰运摇篮”的飞行院校里,奏响着空军军事训练改革的时代强音。
现役轰炸机进校园,打响训练改革前哨战
作为东北老航校传人,这个旅64年来先后为空军输送数千名轰运飞行人才。2014年,空军军事训练改革的“前哨战”率先在飞行院校打响。空军党委做出现役轰炸机进院校的重大决策,承接这一光荣使命任务的便是这个旅。
“现役轰炸机进院校是空军军事训练改革的重要标志,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任务!”在旅党委形势分析会上,政委殷波的发言掷地有声。
副参谋长耿骉曾经驾驶螺旋桨飞机进行重复性教学,形成了四平八稳的教学状态。“现在,我闻到了战场的味道!”耿骉说,如今他不仅致力于攻关轰炸机条件下的实战化教学,同时研究教员的实战化训练,他的目标是成为一名能教善战的多面型教官。
为解决改装经验欠缺问题,该旅党委常委亲自带队,三个月时间里组织各类专业人员240多人次,奔赴轰炸部队、飞机制造厂等军地单位学习培训。
2015年初,某型轰炸机飞抵驻训机场。两个月后,旅长杜永平驾机首飞成功,改装大幕就此拉开。
3个月内,所有改装人员顺利单飞
“改装中最大的感受是压力。”杜永平坦言道。他们自主研究编写改装训练大纲,科学制定飞行教范,撰写质量安全教育教案,探索结合自身实际的组训流程和管理机制。
为帮助改装人员尽快熟悉操作要领,每次改装训练,教官马伟东都要频繁按压通话按钮进行讲授,两个飞行日拇指就会按肿,三个飞行日就会磨破一双手套。
改装中,他们将改装计划细化到每个飞行日、每个人和每个架次上,达不到标准不转练习,解决不了技术难点坚决不放单飞。在3个月时间里,所有改装人员顺利单飞。
2015年底,全体改装教员以全优的成绩通过空军任教考核,标志着该旅顺利完成改装,具备规模教学能力。
首批轰炸机学员毕业,成绩优秀率100%
“我飞‘战神’左座了!”今年4月份,该旅首批轰炸机毕业学员王珂达给教官打来报喜电话。左座,代表着机长位置。这名从该旅毕业不到一年的“雏鹰”,已经成为“战神”机长的培养对象。
“这标志着以高素质轰炸机飞行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新质作战力量成长链条正在形成。”该旅领导介绍说,以前,学员毕业后要经过部队长期训练才能成为真正的战斗员。现在,人才成长周期大大缩短。近年来,作为空军“拳头”力量的轰炸部队战巡南海、警巡东海等行动振奋人心,作为空军输送轰炸机飞行人才的“源头”更要抓住改革机遇奋楫前行。
他们充分利用院校资源积极开展战术基础训练,突出仪表进近、准时到达等紧贴部队实战的要求标准,穿插临时改变航线、短航路跃升轰炸、无线电静默等内容,探索实战化教学训练路子。
一次战术课目训练,飞行学员李秉谕所在机组快速提前到达区域,精准投下训练弹,本以为会博得满堂彩,却被判定攻击无效。飞行教官楼挺泼了冷水:“打得准,就能打得赢?攻击时间错误,不但可能炸不到目标,还有被击落的可能!”对此,他们严格按照“准时起飞、准确航行、准时到达、准确轰炸”组织教学,在随后投弹考核中,该机组准时到达、精确轰炸,赢得满分!
训练硬碰硬,成绩实打实。去年7月,该旅首批轰炸机学员顺利毕业,成绩优秀率100%。学员们毕业不到一年便成长为真正的战斗员,其中有10名学员已经飞上最先进的某型轰炸机,该旅被空军评为“飞行训练红旗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