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什么印度拼了老命也要阻止中方修路
-
作者:Sariel_Smile
洞郎作为中不争议区,原本不丹实控,设有季节性哨所,2007年中方公路修至洞郎恰尔塘,边防6团摧毁了不丹哨所,2014年在洞郎最西南中印边境设立庶草场哨所。
这次中方要修通前往庶草场哨所公路,彻底完成对于洞郎地区实控,洞郎距离印度七寸西里古里走廊(印度东北部最窄处)只有几十公里,一旦中方实控洞郎,印度在包括藏南在内的东北邦驻军,战时有被围歼的危险,触动印度最敏感神经,这个位置每前进一步都是向印度胸口插刀子,即使纯属中不争端地区,印度拼了老命也要阻止中方修路。
2014年支普齐对峙怎么做得呢?支普齐方向印度补给较易,而支普齐距北京7200公里,道路艰险,中方从2005年开始费时8年才将公路修进支普齐,并于2013年成立支普齐边防连,设立支普齐哨所。
2014年为争夺长期为印度实控的勒马尔列莎仓纳通道,中印3000人对峙26日,印度同样试图阻止中方将公路修入勒马尔列,由于该地段补给困难,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中方于位置同样重要且我方补给占优的德普桑地区开辟新战场,主动越过实控线25-30公里,搭筑4顶军用帐篷,攻其所必救,对印方施加压力,将支普齐作为德普桑撤军的交换条件,有利掩护了中国在支普齐地区的行动,最终中国在支普齐莎仓纳西部高地设立5054哨位,成功将公路从支普齐哨所向勒马尔列方向前推4.5公里。
摆事实,讲道理,就要这么流氓,以免阿三欺人太甚!中国国防部称,“近日,一款新型坦克在西藏进行了高原试验。该试验旨在对装备性能进行检验,不针对任何国家。”但国防部也同样表态,解放军历来讲求先礼后兵,但必要时刻不惜一战,“勿谓言之不预也”距离至今仅一代人而已。
中不争议的6块领土,见上图。
1、鲁林争议区(也称绒林),位于下亚东仁青冈乡东南。总面积340平方公里,牧场40个,森林资源较为丰富。1954年不丹皇家陆军在恰尔塘建立军事据点,1960年又在哈热建立季节性哨所。
2、洞郎争议区,位于亚东县南端,约100平方公里,北部小湖泊较多,有大小草场30个,东南部森林资源丰富。该地历来为下亚东 牧民的夏季草场。
3、查玛浦争议区,位于上亚东帮噶曲登以东,主要包括郎玛浦和查玛浦的上游部分,约60余平方公里,有草场30余个,历来为下亚 东牧民的夏季草场,1959年以前,不丹牧民过界放牧,须向亚东头人交纳草税。50年代初期,不丹在森穷隆建立常年军事据点,1 960年又在儿淌建立季节性哨所。
4、基伍争议区,位于查玛浦争议区以北,主要包括基伍曲和巴马弄流域的大部分地区,面积约为90平方公里,有大小牧场20余个,1889年,西藏地方政府将基伍租给不丹哈宗官方和我方牧民共同使用,1962年,不丹在夏布建立季节性哨所。
5、白玉争议区,位于洛扎县南部,主要包括巴桑弄和吉格弄两河流域,总面积约为600平方公里,有牧场37个,着名的拉龙康和次 久拉康两座寺庙在该争议区内。在西藏民主改革前,西藏地方政府根据嘉庆皇帝的昭示,将该地区划归蒙达拉龙寺管辖,现在白玉地区的群众,均来自洛扎县。西藏和平解放后,不丹趁机进入该地区,相继建立了德马龙和塘沃哨所,直至1978年撤除,1983年8月,不丹又在次久拉康附近重新设立哨所。
6、墨拉萨丁争议区,位于达旺以南,扎西冈以东,打拢宗以西,面积3300平方公里。
按中国过去的主张,中国 和不丹边境争议存在于不丹的西段,中段和东段(总面积大概是4500平方公里)。
中国政府96年以来的立场是中国得到不丹西段靠近亚东的土地(600平方公里,基伍地区,查马浦地区,鲁林地区,洞郎地区,见上图),作为交换放弃了对中段争议土地的要求(白玉地区,600平方公里,见上图)。
亚东是中国和南亚次大陆贸易的窗口、青藏铁路的未来出境点,中段白玉地区远离交通主干线,战略地位并不显著,以此中国方面提出交换主张。
东段争议区墨拉萨丁是各个争议区中最大的,大概有3300平方公里,在不丹方面的资料中均未提到,未提到可能有两个原因:或者是中国已经放弃了对这块土地的要求,或者是中国和印度缔结边界条约后再谈这块地区的归属问题,这块土地在达旺以南,目前是中国接触不到的飞地。
不丹有媒体认为中国的谈判立场是用放弃领土要求来换取不丹和中国建交。可是碍于印度压力,不丹一直不敢和中国建交,边界谈判也因此拖延到现在。
此次事件发生地,应该是在下图标注89平方公里的洞朗地区。
中国的亚东地区东侧挨着不丹,跟印度并没有相邻。
为何印度在此问题上如此上心?
这要从印度国土形势上来看。
如下图,印度的国土很明显分为东西两段,中间夹一个孟加拉国,而这两段,是通过一段很窄的走廊连接在一起的,中国的亚东,就是钉在这段最窄的走廊上方的一枚钉子。
地图上看,亚东是中国南出印度次大陆的门户,那么在地形上,是否具备这个条件呢?
来源:砺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