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下旬,省委、省政府从各设区市、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抽调了52名同志组成9个督导组,奔赴各地,对全省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常态化督查。6月22日,记者同第九督导组的两名成员一起走村入户、检查督导。
清晨,记者乘坐最早的一趟高铁从南昌赶到鹰潭市。接上我们,第九督导组的成员、省委宣传部讲师团理论研究室主任曾金冬才说,这次督导的地点是贵溪市文坊镇沙陇村,督导地点是随机选取的。
汽车朝大山深处开去,越往里走越颠簸、速度越慢,小路曲折蜿蜒,如注的暴雨让路旁的溪流变成浑浊的土黄色奔腾向前……
一边走,曾金冬一边给我们介绍情况。第九督导组主要负责景德镇市、鹰潭市两地的脱贫攻坚工作督导。之前督导组开展的是常态化的督查,最近接到通知,要开展脱贫攻坚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的专项督查。为了提高效率,他们组4名成员两两一组,一组负责景德镇,一组负责鹰潭,组长两地调度指挥。每个小组抽查1个县,每个县抽查两个村(一个贫困村,一个非贫困村),每个村抽查不少于10户贫困户、脱贫户或非贫困户。抽查内容主要是精准识别、精准帮扶、政策落实、精准退出等脱贫攻坚重点环节和重点领域工作。
“我们白天督查,晚上要将督查发现的问题梳理上报,虽然辛苦,但很光荣。”第九督查组成员、江西银监局合作处处长助理邱光临说。
一直到中午12时,我们才赶到沙陇村。督查小组顾不上休息,立刻到村扶贫工作室查看资料。随后,他们从37户贫困户中,随机选取了10户准备走访。由于时间很紧,大家拿上点干粮、抱着一堆资料就出发了。
遥远的山腰上,翠竹环抱之下,一栋建于上世纪60年代、四面透风的木架房孤零零地伫立在那里,这是老基组贫困户朱立仁的家。66岁的朱立仁和患有严重风湿病的老伴、腿部残疾的儿子、6岁的孙子生活在一起。对他家进行一番情况了解后,曾金冬问他:“你的帮扶干部叫什么名字啊?”“不知道。”曾金冬指着墙上精准扶贫连心卡上的照片继续问:“这个叫李云的人来过吗?”“不记得了。”曾金冬又问:“你会认字吗?”“不会。”“会写自己名字吗?”“会。”朱立仁在纸上歪歪扭扭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拿过朱立仁写的字,曾金冬一比对,和帮扶记录本上的签字一模一样。根据记录,李云今年上半年已经来了6次,每次都有老朱的签名。为了再次核实情况,曾金冬拿起手机,按照连心卡上留下的电话号码,拨通了李云的电话,让他对朱立仁一家的情况进行详细描述。据了解,李云一人帮扶了11户贫困户。
“我们入户调查,不能只听贫困户说什么,有些贫困户受认知水平的限制,很多情况未必记得清楚,所以我们搞督查也要讲究方法,要善于发现问题,更要善于全面了解情况。”曾金冬说。
就这样,问生计、算收入、谈打算、聊感受……督查小组一天走访了6户贫困户,还和1户非贫困户进行了座谈。“只有来到最基层,和贫困户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能了解各地脱贫攻坚真实的第一手情况,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督查的作用。”邱光临感慨地说。
山区夜晚来得早,我们准备返程,督查小组仍在对一项项疑似问题进行认真核查,当晚他们决定住在这偏远的小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