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观众给西安市人社局送上一盒修正液,希望人社局“修正”工作中的不足 本报记者王晓峰摄
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李宁君回答市民提问 本报记者王晓峰摄
7月8日晚8时,西安市2017年第7期《问政时刻》如约而至,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接受问政。
人社局涉及的社保、工资、劳动关系、创业就业等行政职能覆盖了市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从上学到参加工作,再到退休养老,整个生命过程都和人社局紧密相关。本期节目围绕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社保卡使用、人才交流管理等群众关切的社会保障问题,聚焦西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
劳动维权 市民遭遇踢皮球
第一单元的短片中,记者在灞桥区以某公司没有为员工缴纳社保为由,到灞桥区人社局投诉,结果被告知:如果投诉人目前依然在职,需要找劳动监察部门,如果投诉人已经离职,需要找劳动仲裁部门。记者以在职投诉的情况,来到灞桥区劳动监察办公室,工作人员却又把问题推给了劳动仲裁部门。显然,两个部门间推来推去,让投诉人遇到了极大的苦恼。不过更苦恼的是,还有一些工作人员直接把问题推给投诉人自己。
在未央区劳动监察大队,记者遇到了因工资拖欠寻求劳动监察部门帮助的小周,在长达近一个小时的投诉过程中,这位执法人员一直在强调双方协商,而对于小周关心的劳动监察部门什么时候能出面处理,始终没有正面回应。矛盾双方需要劳动监察的协调,而工作人员又将问题推给矛盾双方自己调解。整个过程中,未央区劳动监察工作人员虽然态度平和,但小周就像碰了“软钉子”一样,无可奈何。
同样是在未央区,另一名投诉者小贺遭遇的困难更像一颗“硬钉子”。原来,小贺去年因工受伤后,为了得到劳动仲裁部门的受理回执,经历了一个艰辛的过程。他说,在申请仲裁需要提供的材料中,仲裁申请书和个人身份证相对好办,但用工单位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以及能证明劳务关系的一些证明就很难准备齐全。这些证照通常都由公司管理,一个要投诉公司的员工,怎么可能拿到。
现场主持人向未央区人社局副局长杨泉峰发问,为什么已经实现网上查询,还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杨泉峰回答说,我们的工作人员没有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对待群众工作需要改进和加强。
现场第一轮观众投票结果:满意为51.69%,不满意为48.31%。
医保卡套现 人社局局长承认监管薄弱
医保卡,则是老百姓使用医保基金看病报销、享受医保待遇的重要工具,只能用于医疗支出,除此以外任何项目的支出都是违规的。对于医保卡的使用,人社局负有主体监管的职责。
第二单元短片中,记者在城区的多家药店调查发现,医保卡变身购物卡的现象很普遍,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药店里,不违规使用医保卡的承诺书就摆在收银台前,但员工却视而不见,揣着明白装糊涂,玩起了掩耳盗铃的把戏。违规使用医保卡购物和套现医保基金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作为主体监管部门的社保中心,则一直表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现场有人提问,医保基金套现属于国家明令禁止的违规甚至违法行为,医保卡变身购物卡这样的问题长期存在,屡禁不止,人社局的日常监管在哪里?主管这项业务的副局长杨庆回答说,医保卡的监管是全国的难题。今年,全市已经处理了67家药店,终止了150多家药店合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李宁君则表示,从人社局监管来讲,医保卡套现是不允许的。稽查和检查主要采取的是抽查,范围有限。全市有3000多家定点药店,我们的监管力量确实有点薄弱,下一步将创新一些管理方式。
便民措施不便民 官网便民服务成面子工程
第二单元短片中,还反映了“便民”措施不便民的问题,记者调查后发现,人社局官方网站的便民服务成了一个面子工程。
在市人社局的网站上,这个很显要的位置为求职者提供着就业信息的服务,打开以后便可搜索相关招聘信息。然而记者发现,招聘信息最快十天更新一次,最慢的几乎一个月更新一次,打了好多招聘电话人家都不招人了。记者在培训机构查询中也遇到了同样问题,原来,市人社局官方网站公布的消息是2014年11月14日发布的,此后就再也没有更新过,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加强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的意见》严重不符。市人社局公布的56项最多跑一次内容,其中13项只是简单的“业务受理”,8项内容为“登记备案”。
现场主持人向市人社局信息中心的孟宇主任提问,你平时登录这个网页吗?为什么还会出现2014年的错误信息依然挂在网上这种现象?孟宇回答说,他更多关注的是主页、技术上的问题,内容上关注少,在问政后会与业务部门沟通和改善,充分发挥“互联网+”,让百姓跑一趟解决问题。
第二单元现场满意度调查:48.70%满意,51.30%不满意。
数据造假 劳动力转移信息严重失实
第三单元短片中反映,政府拿出专门的扶持资金,为群众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培训学校每培训一名农村户口的就业人员,经县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合格后,就给培训机构补贴500元。以户县为例,每年培训人数在1200人左右,县级财政拨款金额也达到60万元。不过记者调查发现,这笔开销中“大有文章”。
记者在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拿到了2017年“培训人员汇总表”,按照规定,培训机构在20天的培训时间内必须确保培训课程不低于120个课时,这也就意味着每天培训的时间不低于六个课时才可能合格。学员拿到合格证,经人社局审核确认后,地方政府将按照花名册人数给培训机构拨款。然而记者根据名单上的信息,随机联系了被培训的部分学员,发现问题很多,有的学员课没上够,有的学员培训完成没有拿到资格证。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培训机构的监管和对培训成绩的考核都如此草率,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也让自身的行政效能革命成为空谈。
此外,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西安多个区县人社部门统计的劳动力转移信息严重失实。周至县的信息表中竟然严重失实,记者调查得知,这竟然是在县人社局工作人员的现场具体指导下,由原先的新农合名单“升级”而来的。长安区,临潼区也存在类似问题。对此,工作人员称,上级部门只检查信息完整性,不核查信息真实性。
“老人、小孩都能成为被转移的劳动力,这像不像喜剧小品中的一个桥段?”主持人问道,数据造假的程度如此严重,该谁来负责?
长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董兴利表示惭愧,他说道,反映出我们干部在工作中不负责任、不认真、复查不严,工作作风浮躁、只追数量不追质量,我们要复查,对不负责任的干部严肃问责。
全场最后一次满意度调查:34.89%满意,65.11%不满意。
电视问政的收尾阶段,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李宁君局长作最后的承诺表态发言:“我们会举一反三,从群众最满意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
送礼环节,市民代表给人社局送上一盒修正液,现场响起了掌声。
李宁君表示,收到这样的礼物压力很大,修正液可帮助我们改进工作。我们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容不得一点马虎,要以这次问政为警醒,认真对待今后的工作。
记者李天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