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齐接受记者采访 本报记者丁聘摄
西安80后导演阿齐给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写了封反映创业难的信。王永康书记看到后,当天作出回复,安排工作人员与阿齐连夜见面。如今,12个相关部门领受“责任状”,被责成迅速回复阿齐所提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阿齐一夜成了“网红”。那么,阿齐是谁?他写了什么?
当天下午的信 晚上就收到回复
出生于1980年的阿齐,看起来宽厚谦逊。回忆7月5日晚,接到市委办公厅工作人员打来电话时的心情,他直言根本没反应过来。
因为,他写给王永康书记的信,也是当天下午才发出。他没想到会收到回复,心中的惊喜和激动让他不知如何回答。工作人员希望当晚能和他见面谈谈,地方商定在小寨一家咖啡厅。
不过,约好地点后,阿齐仍然有些忐忑。等到见到工作人员一行后,他笑说自己“多虑了”。几位工作人员衣装整洁,谈吐优雅,开场白竟是就阿齐创业所受委屈,王永康书记托他们向他致歉。这句话让阿齐百感交集,一时不知如何作答。双方一谈不要紧,直接谈到凌晨1点,咖啡馆打烊了。
说起来,信是7月5日发出,其实,“底稿”5月已打好。当时他把这封信发到某部门邮箱,未获回复。后来他犹豫不决,是否还要坚持,一位朋友建议他,王永康书记经常在网上搜集民情,不如试试写给王永康书记?
说干就干,他在之前信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和沉淀,把沉郁多年的胸中块垒化为11个问题。比如:民间、私人机构或个人的文艺原创作品,是否可以申报参加“五个一工程奖”?民间机构或个人有怎样的渠道可以参与政府的文化建设工作?其中不乏很尖锐的问题。
我就想弄明白一件事“怎么了”
阿齐说,作为一个本土文艺创作者,特别希望能得到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他记得自己刚回西安闯荡,虽然在外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回来却面临“无饭可吃”的困境:要不就是动辄数亿的大项目,没有经验,接不下来;要不就是一场2000元连制作费都计算在内的粗制滥造产品,而这是他的从业原则所抵触的。2006年,阿齐集合西安本土做原创网络动画、漫画、音乐、影视摄制的优秀年轻人,成立一支名为“原创群英会”的精英团队。如今,“留在这个行业里,留在西安的只有我一人,走光了。”阿齐无奈地说。
因为什么?“生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很少得到认可。”阿齐记得,2010年,他参加湖南台举办的《我要拍电影》节目,获全国第八。当时有两名排在其后的选手,一位来自广东,一位来自河南,回到所在省份后,都受到关注和政策扶助。而他回来时出了机场,看到一份本地报纸报道,标题是“西安选手止步全国十强”,结尾有几个字分外刺眼。
2013年,他创作的《陕西木有啥》创大世界基尼斯世界最长中文歌曲的世界纪录,全球点击率过1.5亿次,但这部作品最后想申请参加一个区上的作品评选,都没能成功。“其实,我就想问问,这到底怎么了?如果我们陕西对本土的年轻创作者、奋斗者不够重视,不给予足够尊重,我们为什么留在这里?”
我这辈子就留西安 为它添彩
一些已经离开西安的圈内朋友劝阿齐,出来闯吧,留在陕西干什么?其实,这样的机会不少。曾有一家上海公司提出“扶持”他,以优厚待遇让他举家迁往上海,但要求是对外包装为“上海导演”。阿齐谢绝了。这家上海公司问,我们扶持你,你为什么不能说是上海导演?阿齐回应,陕西导演的身份,难道会“拉低”我的作品?
因为对本土年轻创作者支持不足,缺乏有力的当代作品,继而引发外界看轻,直到本地也看不起本土创作者,就更加不会投入——在阿齐看来,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但他相信,西安始终有大好的未来。
7月7日,阿齐被邀请到西安市委市政府开了一天会。晚10时,受王永康书记委托,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卢凯和他座谈交流,听取意见。阿齐看到干部们如此辛苦,有些不好意思。卢凯说,我们就是“店小二”,要为大家做好服务。
“还有什么说的呢,我哪也不去了,这辈子就留在西安,努力做事,拍好片子,为咱西安添彩。”阿齐眼圈红了,嗓子也有点哽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