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江苏 » 正文

全球报道:聚焦扬子江城市群建设 一群城市聚变成城市群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7-12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夜幕下的“南京眼”璀璨绚丽。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余 萍摄编者按 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两大国家战略的融合交汇地带

夜幕下的“南京眼”璀璨绚丽。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余 萍摄

编者按 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两大国家战略的融合交汇地带,建设扬子江城市群,是省委省政府扎实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的重大战略决策。近日,本报记者与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智库专家同行,赴我省沿江八市深入调研,多维度观察扬子江城市群建设。今天起,本报同您一道,溯江而下感知这一江苏发展的新脉动。

从空中俯瞰,长江宛若一条扣带,系在祖国的腰腹。进入江苏,这条美丽的扣带又被赋予一个新名字——扬子江。由扬子江蜿蜒缀连的江苏沿江八市,仿佛是扣带上璀璨的珍珠,在中国版图上熠熠生辉。

珠联璧合,心向未来。去年10月,省委书记李强在全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构想,“把长江沿江城市作为一个大的板块,打造扬子江城市群,促进沿江地区发展能级的整体提升,使之成为未来江苏几个城市协同发展最主要的增长极”。当年11月,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鲜明提出,要顺应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市化的大趋势,推进沿江城市集群发展、融合发展。今年6月20日,省委省政府在宁召开座谈会,深入研究扬子江城市群建设问题。

“扬子江城市群”,一个全新的发展概念破茧而出。

一个更高站位、更宽视野的战略选择

“江苏无论是参与未来国际竞争还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都需要构建新的战略载体,建设扬子江城市群是现实选择。”这是省委书记李强的思考。

“建设扬子江城市群,是江苏着眼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吴政隆对此高度认同。

回顾世界发展史,打造城市群推进城市化是大势所趋。从美国东北部、北美五大湖、日本太平洋沿岸等世界级城市群发展历程看,当城市化率超过70%以后,以往单个城市发展的模式逐渐改变,城市之间日益趋于抱团发展、集聚发展。

世界银行报告透露,地球上1.5%的土地上聚集世界一半的生产活动。在日本,3500万人拥挤在东京这块不足日本总面积4%的土地上,实现超过日本60%的经济总量;在美国,2.43亿人集中在仅占全国总面积3%的城市群,成为世界生产率最高的城市区域。可以说,城市群是全球经济重心转移的重要承载体,也是当今世界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核心区。

目前,我省沿江城市城镇化水平超过70%,每万平方公里城镇密度达74个,城市发展必须善做“聚”的文章!

国际竞争也同样越来越表现为城市群的竞争。在全球要素分工的新阶段,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争相汇聚到最有效率的地方,而城市群成为世界各国提升要素集聚力、抢占发展制高点的“必杀技”。美国2050发展战略就提出,以10个或10个以上的巨型城市区域高水平发展,吸引更多高端要素流向美国,占据全球价值链高端,确保国际竞争的霸主地位。

“江苏沿江城市集聚了全省最丰富的经济、科教、人文等要素资源,以占全省近一半的面积,创造了全省约80%的经济总量,是江苏发展的核心区域。犹如发动机一般,这里的发展直接决定了江苏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高度。” 南通大学党委书记、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表示,在新的发展潮流下,沿江八市要参与国际竞争、引领区域协调发展,光靠自然形成的“一群城市”是不行的,必须形成紧密联系、有机融合的“城市群落”,整体上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发展层次和水平。

一个拉缓梯度、促进协调的战略考量

打造扬子江城市群,有利于深化实施全省功能区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我省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发展的梯度差异仍然较大。究其原因,一直以来,苏中与苏南长期受长江阻隔,虽然近年来融合步伐加快,但要素流通仍然不畅,城市协调仍然不足;而苏北受苏南辐射梯次递减、力度更弱。

记者在采访中就发现,认为与苏中苏北联动融合发展主要是单向利益输出,导致极少数苏南干部对与苏中、苏北的融合积极性不高。在苏南某市,一位政府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我们认为,扬子江城市群融合发展,并不一定就是指跨江融合,更应该重视苏南城市之间的融合,以及与上海的融合”。

泰州位于长三角核心区的边缘,是沿江八市最早探索跨江融合的地区。建设已有14年的江阴—靖江工业园区是我省最早跨江共建园区之一。然而,记者在这里采访时发现,曾经的示范园区如今辉煌不再,“多头派驻一头管理”的模式备受质疑,甚至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负担,双方都抱怨连连。泰州市社科联主席倪郭明指出,泰州等处于沪宁之间的“断裂点”上,南北传导的功能较弱。江阴、靖江两市14年的实践证明,跨行政区的“软融合”还是缺少内在驱动力。

成长春认为,打造扬子江城市群,就是要打破三大板块的地理分界和行政壁垒,让各地摒弃“一亩三分地”的思维方式,找到发展的“最大公约数”,使苏中、苏南进一步融合,沿江城市一体化发展,形成更为强大的经济增长核。

一个呼之即应、赢得点赞的战略共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无论是苏南,还是苏中、苏北,更多有识之士对扬子江城市群建设“翘首以盼”。

“加快促进扬子江城市群融合发展,推进中部崛起,泰州的发展愿望最为迫切!”泰州市委书记曲福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纵观扬子江沿线城市,呈现“两头肥胖、中间瘦弱”的格局。处在“腰部位置”的泰州,既没有南通那样靠近上海的“地缘优势”,也没有扬州“宁镇扬同城化”那样明确的板块定位。随着扬子江城市群一体化建设的提出,泰州有望实现“中心开花”“北岸崛起”!

丁大卫曾先后担任南通市委书记、无锡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从无锡市中心到南通市中心,走苏通大桥大约140公里,走江阴大桥则在138公里左右,而走2019年通车的锡通大桥,不到90公里。”他用这组脱口而出的数据向记者说明,扬子江城市群的融合发展是多么重要。“前不久,无锡荡口古镇一亩地拍出580万元高价,为什么?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因为锡通大桥即将开通,南来北往更加方便顺畅!”他认为,无论对于苏南、还是苏中,“跨江融合,是发展之需,也是水到渠成”。

在履新不久的南京市发改委主任沈剑荣看来,扬子江城市群建设对于首位度并不高的南京来说是一场历史机遇,南京要发挥特大城市带动作用,实施跨江融合发展战略,引领扬子江城市群建设。在“群”内,作为“群主”的南京可以充分发挥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高原和高地作用。

“以‘扬子江城市群’一体化整合江苏沿江区域发展,能够彰显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城市群国家战略实施中的江苏使命、江苏作为和江苏标记。”成长春说。

潮平两岸阔。一条奔腾入海的扬子江,正激发起沿江八市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共建合力。城市群深度融合,形成分工合理、功能互补、整体联动的空间新格局,实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必将引领各市从各自扬帆竞逐跃升到组成航母编队,共同驶向蔚蓝的大海……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