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8……”望着全场热情的观众,和演员们站在一起的王世锋在旁边做着最后的倒计时。对于担任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文化馆安纳歌舞团副团长的他来说,在这种大型赛事上进行轮子秋表演的次数并不算少。但此时此刻,王世锋的心情却不能平静。“能够进行环湖赛开幕式的热场演出,我们大家都很激动。希望能够借着环湖赛的‘东风’,再一次让全世界看到我们的表演。”
“3、2、1,上!”王世锋话音未落,听到指示的32位演员迈着轻快的步伐向舞台中心的轮子秋飞奔而去。一时间,全场掌声雷动。阔别多年后,这项土族的特色表演再一次通过环湖赛的平台进入观众的视野。
“上一次在这个平台上看到轮子秋的表演还是几年前,环湖赛开幕式在互助举办的时候。这几年,环湖赛办得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有看头,已经成为了我们青海人的一张‘金名片’!”回首往事,王世锋忍不住感慨道。
“轮子秋是土族先民在生产生活中发明的一项体育竞技项目,是农闲时用来释放欢乐、庆祝丰收的民间娱乐休闲工具。每到逢年过节或丰收时节,土族人就在自家的庭院或打麦场上跳起‘安召’舞,转起轮子秋,表演者在上面做出各种高难度的动作造型,以此表达节日的喜庆和丰收的喜悦。”一开场,主持人的介绍和演员的表演就开始相互映衬,一幅土族儿女在打麦场上欢庆丰收的画面渐渐在观众脑海中浮现。
伴随着欢快的音乐,站在轮子秋最顶端索南多杰翩翩起舞。伸手、抬腿……一整套动作完成的行云流水般自如,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他脚下的圆台正在不停地晃动,我们似乎无法体会这项表演背后的不易。
“他的动作看似简单,但却需要极其扎实的基本功。整个轮子秋很高,每一个动作都需要克服内心的恐惧。对了,你看他这个整体造型,其实就是象征着土族的图腾——七彩鸟。这种设计让我们的表演更具民族特色,充分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底蕴。”看着不远处的表演,王世锋在一旁缓缓解释道。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身着鲜艳民族服饰的姑娘和小伙,在轮子秋上凌空飞旋,一组组惊险美妙的动作赢得掌声如潮。一瞬间,古老而浓郁的土族文化绽放在了这个令世人瞩目的舞台上。
“而今,轮子秋已成为土族人民勇敢、智慧、团结的结晶和象征,以其精湛的技艺和迷人的魅力赢得各界人士的好评。于2008年第一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听完主持人的讲解,王世锋在一旁打开了话匣子。“以前我们去外地,很多人分不清土族和土家族的区别。经过这么多年的交流、表演,大家对这个能跳‘安召舞’、能转‘轮子秋’的民族渐渐有了认识。所以无论是民族文化还是我们的大美青海,都需要通过环湖赛这样的一些平台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了解我们。”
的确,旋转的轮子秋让土族“转”出了青海,“转”向了全国;飞旋的车轮让环湖赛“转”出了中国,“转”向了世界。小小的车轮让原本看起来并无联系的二者成为了青海加强对外开放、扩大交流合作的一个缩影。
轮子秋上,身轻如燕的表演者动作灵活,挥舞的衣袖如彩虹般绚烂;轮子秋旁,随节奏起舞的演员们,舞步飞旋。整场表演虽然只有短短的5分26秒,但现场的气氛一下子被点燃。
飞旋的秋千逐渐减慢了速度,精彩的表演就此结束。走出场外的李永德脸上还透着一股兴奋。这个来自互助县东山乡的土族阿吾激动地说:“环湖赛是我们青海人的节日!在过节这天转起轮子秋,表达了我们内心的喜悦!我希望我们的表演能够给大家带来惊喜,也希望通过环湖赛将我们土族的文化传播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