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陕西 » 正文

全球报道:西安如何打赢人才争夺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7-17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西安某校园招聘会现场西安在美留学生愿毕业后到成都落户——7月初,由《成都日报》刊发的一条新闻引起了媒体广泛关注。三秦都市

西安某校园招聘会现场

西安在美留学生愿毕业后到成都落户——7月初,由《成都日报》刊发的一条新闻引起了媒体广泛关注。三秦都市报记者注意到,成都人才新政在舆论圈引发的“地震”,只是新一线城市“人才大战”的冰山一角。

随着大量人才从北上广等传统一线城市回流,二线城市同质竞争加剧,人才流向的下一个热点在哪里,最终将很大程度上决定该地区能否在未来脱颖而出。对坐拥自贸区和中国第三个国际化大都市定位的西安来说,打赢这场人才争夺战至关重要。问题在于,面对竞争城市各出奇招的局面,西安怎样见招拆招,又如何填补短板,打出自己的王牌?

战略

西安五年引才育才100万

说起西安人才政策,目前最新的当属5月8日发布的《西安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一带一路”人才高地若干政策措施》(下简称《若干政策》)。

据《若干政策》介绍,西安五年预计投入38亿元,引才育才100万名左右。其中,A类人才50名、B类人才300名、C类人才1000名、D类人才10万名(其中“双创”人员不少于2万名)、E类人才80万名、海外人才5万名。

从A类到E类的人才划分有明确解释,A类人才包括国内外顶尖人才,如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B类人才为国家级领军人才,包括国家级重点学科、工程实验室学术技术带头人等;C类人才为地方级领军人才,包括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等;D类人才包括在世界500强、行业20强企业中担任中层及以上职务的高级管理、高级技术人才,被西安用人单位聘用并给予年薪30万元以上待遇的人员等;E类人才包括具有硕士、学士学位,中级职称、技师等相应职级的人员。

对比

各地人才新政“来势汹汹”

记者注意到,西安对于A到C类高级人才的政策优惠力度,相比长沙、武汉等城市可谓毫不逊色,但就D类到E类人才的政策福利来说,并无优势可言。

比如,长沙对新落户并在长沙工作的博士、硕士、本科等全日制高校毕业生,两年内分别发放每年1.5万元、1万元、0.6万元租房和生活补贴,博士、硕士毕业生在长沙工作并首次购房的,分别给予6万元、3万元购房补贴。

而义乌则喊出“砸锅卖铁也要把人才引进来”。对符合条件的省部级以上领军人才、博士或正高、副高或高级技师、硕士、本科、大专或技师等人才分别给予最高一次性140万元、80万元、50万元、40万元、30万元、20万元购房补助。

首先打响本轮人才争夺战的武汉,则是通过“招才”机制发力,除推出成立“招才局”、大学生在读期间可缴存公积金、放宽大学生落户条件等一系列政策外,还打出“校友牌”。小米公司董事长兼CEO雷军就是武汉“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的首批“招才顾问”。

推出招才妙招的还有成都。通过建设人才公寓和租赁住房,对来成都应聘的外地本科及以上应届毕业生,可提供7天免费入住的青年人才驿站。

相形之下,对于占人才比例最大的E类人才,西安相关政策表述为: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并优先予以保障,显得相对笼统和模糊。

溯因

他们为什么不愿留在西安

实际上,优厚的人才政策只是吸引人才的简单策略,更有吸引力的,还包括发展空间、发展机会、生活质量等更多元的软件因素。

对于1990年出生的杜川来说,留在西安“殊为不易”。杜川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在西安发展,主要是因为老家在宝鸡,在西安工作离家近。

实际上,杜川留在西安,花了很大功夫。2014年本科毕业的他,当时并未在西安找到一份理想工作,“很多企业并不接受没有经验的应届生。”故不得不前往深圳打拼。两年后,在深圳工作磨练了一身本领的他,才得以回到西安安定下来。

也是在同一年11月,身为吉林人的小李却选择了离开。小李2016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7月11日入职恒大集团西安有限公司,4个月后离职返乡。

小李说,当初之所以选择西安,是看中西安生活压力小,而且当时只找到这么一份工作。他的离开,是因为不能适应岗位。

对于西安,小李表示有很多古建筑令人流连,但他也感到西安有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不文明现象不少,“多次看到路边有大小便的。”此外还发生过几次丢失东西。

学新闻的安鑫是今年刚刚毕业,他坦言,所在专业目前真正就业的同学,不超过三分之一。一方面,所在学校知名度一般,另一个问题,“僧多粥少,就业岗位稀缺”。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老家不在陕西的同学往往会果断地选择离开,毫无留恋之意。

企业

看重有经验人才致应届生就业难

在西安微媒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春江看来,西安小微企业众多,而小微企业就更看重有经验的人才,看重他们的“即战力”。对于小微企业来说,培养应届生需要大量成本投入,往往是小微企业不愿承受也承受不起的。

张春江以所在的IT行业为例,培养一个应届生到可以胜任岗位,最短往往也要半年之久。如果选择一个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马上就可以有所产出。“如果你是企业,你会选择谁?”

张春江表示,大型企业有专门的实习岗,有的还有专门负责培养新人的工作人员,所以往往能接受批量地招聘应届生,也便于管理。但问题在于,很多大型企业的就业岗位都在省外,当这些企业进入校园招聘,也带走了不少应届生中的尖子人才。

基于以上两种情况,导致了西安高校众多,但人才流失严重,同时对其他二线城市人才也缺乏吸引力的现状。

观点

西安要优化环境 企业要转变观念

出生在陕北,刚刚从西南大学毕业的小孔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班级共有33人,已经就业的同学首选重庆,其次北京,没有一个来西安就业的。

小孔虽是陕西人,但他没有来西安工作的意愿。对于个中原因,小孔分析说,“西安在教育资源的均衡度、交通出行文明、市民待人文明方面都还有提升之处。因为工作在哪个城市,就意味着要接受这个城市的生活品质。如果大西安能在这些软件方面大有改进,相信会有越来越多年轻人愿意来这里。”

张春江则认为,企业要改进观念,为本地学子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让他们想要留在西安,也能够留在西安。他以自己企业实践举例说,“过去我们也是侧重招聘有经验的应聘者,但是后来发现,一来真正有能力的人才少;二来普遍薪水较高;三来这样的人才对企业环境、团队融合要求较高,容易流失。从前年底开始,我们尝试在学生毕业前一年介入,通过招实习生的方式培养人才,这样等他们毕业后就可以上岗了。通过一年多实践,效果很不错,也为我们积累了进一步发展的骨干人才。”

张春江表示,除了企业转变观念,另一方面,希望政府部门能牵线搭桥,学校也更多地向他们这样的小微企业开放。“实际上,我们招实习生,也是通过一些在学校工作的朋友的私人关系联系。希望有更多机会,能进入学校组织的校园实习。现在大量的学校校园实习是对接大企业,学生得到的锻炼未必充分。让学生更多地到小微企业锻炼,既能适应目前西安的市场现状,也能得到足够强度的锻炼,这样对学生和企业来说是双赢。”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任保平告诉记者,“我们现在都在讲人口增长多少,不讲人口流失多少。实际上,在近年来的人口流动中,西安是不占优势的。”基于此,任保平进一步分析说,“城市发展主要靠人。人的集聚对城市发展有很大带动作用。近年来很多城市之间人口流动量很大,特别是一线城市人口、人才在减少,这时它的经济发展就有危机了,这是为什么二线城市开打人才大战的根本原因。”

在任保平看来,西安要应对各地“抢人大战”需做两手准备:首先要大力发展产业,产业发展起来,有足够的企业了,有大量就业机会,人才就能留下来,上次市上开座谈会的时候,我就讲,大西安城市建设不光是要把城市骨架拉大,主要还得有产业。城市规模扩大,相当于长骨头;有产业、有企业以后,相当于长肉;然后让人才要素、文化要素发生作用后,相当于有智慧,才能长脑子。新产业没有起来,企业没有出来,就业机会少,陕西高校这么多的人才培养不能为本地做贡献,就是个麻烦问题。第二就是要借鉴其他城市,出台能留住大量人才的有效措施。好多人不留在西安的原因是收入水平低,在这种情况下,房价物价上涨,他的生活水平受影响,就不愿留在这里。所以我们要在住房、教育等多方面向人才多做倾斜,再加大力度,扩大覆盖面,如此,才能在人才竞争中身位领先。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