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山东 » 正文

全球报道:检漏工,为水管听诊把脉(故事·百姓影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7-17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图为陈晨(右)在和队友一起听漏。李 军摄午夜的济南,没了白天的喧嚣。不过,越是安静,就越到了一群人忙碌的时候。“环境噪音

图为陈晨(右)在和队友一起听漏。

李 军摄

午夜的济南,没了白天的喧嚣。不过,越是安静,就越到了一群人忙碌的时候。

“环境噪音小,更容易听出地下水网的问题。”济南水务集团普利市政管网公司检漏中心副主任陈晨说。这是一支17人的队伍,却保障着千家万户的供水安全。

检漏基本靠听,工作基本靠走

23点10分,将仪器设备清点整理后,陈晨的团队上车,出发。

来到重点勘查路段,沿着马路下看不见的自来水管道, 队员们开始了当天的“暴走”。他们的日常就是“检漏基本靠听,工作基本靠走”。

所谓检漏,不是“捡漏”,而是检查并及时发现自来水管道的“漏点”。只见队员们大多手持一个大约两米长的寻漏杆,这杆由金属制成,其中一头包着一层塑胶圈,用来聚拢声音,隔绝干扰。队员们把耳朵贴在胶圈一端,另一头裸露的金属则直接戳在井盖上。

还有一位队员,头戴大耳机,腰挎检漏仪,手持探头,每走几步,就停下来仔细听耳机里传来的声音。

在寂静的夜晚,队员们用脚步丈量着这座城市的地下管网,济南全市的自来水管网基本上6个月就可以巡查一遍。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步行后,陈晨在一个井盖附近有了发现。在队员的帮助下,他掀开井盖,将金属杆伸进去接触到自来水管,身体趴在地上仔细倾听。“这种杂音就像听收音机时,突然跳出干扰信号一般,必须仔细辨别,要不很容易淹没在环境噪声中,也可能造成误判。”陈晨说。

即便有了高科技设备,经验依然重要

这时候,就轮到一些更加高科技的设备登场了。

巡线仪、相关仪等设备被队员们从抢修车上搬了出来,这些设备可以帮助他们更加精准地确定管线走向和漏点。队员们将相关仪的两个接收器分别放在两处自来水检查井口处,队员张毅在中间操作接收器,几秒钟后就能测定出漏点的大致方位,误差通常在两米左右。随后,又从抢修车上搬下发电机和电钻,在确定的漏点上标注、钻孔。

每天,这些高科技设备记录下的数据还将保存下来,技术人员会利用相关软件进行分析,找出疑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巡查。

陈晨介绍:“我们的工作流程,可以简单概括为‘一掀二看三听四测点’,每到一个区域,先要掀开一些水表井查看有无漏水,还要在管线上听声音,最后确定漏点,钻孔、标记。”

如今科技发达了,为何还需如此辛苦寻找漏点?张毅说,地下管网十分复杂。按用途划分,不仅有自来水管道,还有暖气管道、天然气管道、污水管道等。按材质划分,则有水泥管、铸铁、PR、PVC等,加上历史原因造成的管道不合理建设,单纯依靠高科技设备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听漏队员的经验仍然十分重要。

作为从业20多年的老队员,陈晨早已总结出不少门道:“听漏工作需对地下管线的实际走向、材质、管径、埋深、水压及使用年限了如指掌。按照传音效果来说,最好听的还是铸铁管,漏水的声音是哧哧的声音,最不好听的是水泥管,声音很短促沉闷。”

除了常规的夜班听漏工作,检漏中心最大的挑战,是突发事故的考验。

2016年冬天,检漏中心接到热电公司来电,一个路口的蒸汽管道井室内流入大量清水,时至傍晚时分,室外温度降至零下10摄氏度,当滚烫的蒸汽管道遇到冰冷的自来水,随时都有“爆管”的可能,情况非常危险。在陈晨的带领下,经过连续7个小时的工作,队员们终于在凌晨时分,在距离原事故点的1公里外,找到了漏水点。“找到漏点那一刻,第一反应是如释重负,随之而来的,是强烈的成就感,觉得再苦再累都值了。”陈晨说。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