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2013年的山东金融改革,令金融业在4年时间里成长为全省经济的支柱产业。截至去年底,全省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并力争在2020年达到6%。
“不要小看金融业这1个百分点的提升目标!”省金融办主任李永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山东经济走到了新旧动能转换“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金融将努力发挥引导、调节、融通的作用。
近日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强调了金融的重要性,惟有不断提升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才能奏响我省新旧动能转换大乐章。
走好金融一盘棋
金融业作为现代服务业,本身就具备新动能的特质,但这却一直是山东经济的短板。2013年山东大力实施金融改革,走出了一盘好棋。
点上突破,即提升济南、青岛、烟台等中心城市金融集聚度,打造金融创新高地和资本洼地,形成集聚辐射效应。截至目前,230家具有示范意义的财富金融机构在青岛落户,2017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青岛排第38位,60余项创新政策获得突破并进入实施阶段……财富管理“青岛效应”正日渐凸显。近日,济南市政府提出包括培育发展产业金融市场体系,着力打造产业金融特色板块等34条政策措施,计划到“十三五”末基本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金融中心。再加之烟台市提出打造区域性基金管理中心,山东金融业谋篇布局的脉络“呼之欲出”。
面上拓展,即着眼于广大县域和农村等薄弱环节,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地方金融组织。今年以来,我省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小额贷款公司、民间融资机构等地方金融组织开展投贷联动、资产证券化等创新业务,并大力发展政府性、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推动融资担保机构减量增资、做大做强。首开国内创新先河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改革试点也实现了提质扩面。
纵深延伸,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打造主板、中小板、新三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四板)的畅通机制,推动融资方式向直接融资转变。
科技金融是突破点
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就要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业要瞄准“四新”、“四化”的多样化金融需求,努力发挥金融优化资源配置作用,手段是什么?李永健说,存量要盘活,增量要优化,关键点都落在科技创新上。传统企业菱花集团的技术升级之路,是盘活存量的有力注脚。去年中,菱花集团欲对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技术进行升级改造。企业自筹2.8亿元后,仍面临3亿元的项目融资需求。中行济宁分行了解到这是一项“无废低耗”的闭路循环绿色制造技术后,按照菱花集团时间节点批复项目贷款3亿元,并在批复3天后根据项目进度投放了贷款2.7亿元,有力支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
“我省近两年大力发展科技金融,这不仅是服从、服务于新旧动能转换战略,也是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改革转型的突破点和主攻方向。”山东银监局局长陈颖说。
今年6月份,齐鲁银行围绕省科技厅推出的“山东省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计划”,拟对“创新行动计划”优秀企业单户企业最高提供500万元的授信支持,授信期限最长3年。去年10月,齐鲁股权交易中心增设“科技板”,大大促进了科技型企业股权质押融资的开展。
此外,山东还在国内率先推出省级政府引导基金,撬动了源源不断的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涌向创新型实体经济。截至6月末,省级政府股权投资引导基金19只、子基金46只,引导基金实际出资44.5亿元,基金认缴规模1451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31.5亿元。
记者从省金融办了解到,目前我省正加紧制定出台金融支持新旧动能转换的政策意见,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向制造业转型升级、高端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领域和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同时,设立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完善政银企保担风险补偿机制,推动种子基金、创投基金、私募基金、产业基金、并购基金等协调联动,逐步形成涵盖科技企业生命周期的系列化、专业化的配套金融服务体系。
去杠杆让企业轻装上阵
金融稳,经济稳。刚刚结束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也释放出信号,防风险、去杠杆将成为金融支持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任务之一。对此,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说,结合当前的金融形势,“去杠杆”的重点是降低实体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从而实现实体企业“降成本”。
日前,山东钢铁集团与工商银行签署了260亿元市场化债转股合作框架协议。至此,山东省属国企债转股规模达到1070亿元,山东国企去杠杆持续加速。山钢集团董事长侯军说,借助该方案,山钢负债率可下降近10个百分点,企业得以调整负债结构,优化长短期融资比例,实现轻装上阵。
对“去产能”有关的产能过剩重点行业、僵尸企业、已形成不良贷款及关注类贷款中的逾期、欠息等企业,我省大力推进组建债权委员会,形成银行业推动去产能、防风险的一致行动,这一模式令肥矿集团从百亿元重大金融债务重组中焕发生机,有效化解了区域性风险。截至去年末,辖区已组建债委会1138家,涉及授信额度3.12万亿元、贷款余额1.51万亿元,分别占辖区涉贷法人企业授信额和贷款余额的60.4%和41.3%。
围绕“去杠杆”,我省还大力拓宽直接融资渠道。上半年,全省直接融资实现2534.66亿元。其中,股票融资1151.76亿元,同比增长445.1%;债券融资1382.9亿元,同比减少44%。全省上市公司和“新三板”、区域股权市场挂牌企业分别新增13家、57家、318家,总量分别达到277家、612家、2699家。企业并购重组较为活跃,上半年全省上市公司实施并购重组81次,交易金额602.83亿元。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增至349家,基金认缴规模2538.5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