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溪河风光。(垫江县高安镇政府供图)
已成旅游胜地的长寿湖,其8成水源,来自于一条名叫“龙溪”的河流——全长170公里的龙溪河发源于梁平,途经垫江,然后汇入长寿湖,流域面积3280平方公里。
在过去长达20年的时间里,这条河被严重污染。经过治理,如今一江碧水重回山水间。
成功治理污染,流域相关区县放了哪些“大招”?
垫江辖区河流治污,具有一定代表性。
“六彩河”焕然一新
龙溪河曾被称为“六彩河”。这一称呼,来自于《中国环境报》1999年5月4日的一则报道。
由于沿河两岸造纸厂、啤酒厂、化肥厂等工业废水污染,加上沿河集镇生活污水直排,龙溪河因注入了各种颜色的污染物而成为“六彩河”。
此后,通过关闭污染企业、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等,龙溪河污染得到一定程度好转。但截污不完善、截污标准偏低以及工农业污染等问题仍比较突出。
2011年,由于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龙溪河的垫江周嘉、金华、普顺段大面积滋生水葫芦。
“过去两岸生活垃圾很多,每逢工厂排放污水,河面上会漂起翻着白肚皮的鱼。”垫江县高安镇兴盛社区居民刘世容说,污染严重的那几年,居民们根本不愿去河边走,连路过都要掩住口鼻。
不过,今天的龙溪河,面貌已焕然一新。在垫江县高安镇,龙溪河已成了两岸居民休闲、散步的首选场所;堤边的绿树与河水相映成趣,蔚然成景,河边不时有垂钓的居民。
“水清了,钓鱼的人也多起来了。”高安镇兴盛社区居民梅小琼告诉记者,过去她和丈夫在镇上开餐馆为生。后来,随着龙溪河的水质一天天变好,来河边钓鱼的人也多了,从中嗅到商机的她便转行开了个渔具店,生意不错。
“经过整治,龙溪河的确大为改观了。”在重庆水务集团工作的垫江籍工作人员吴涛说。
3条措施+1口沼气池
一江碧水重回人间,源于一系列治污行动的“组合拳”。
2010年9月,《龙溪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被市政府批准,垫江段龙溪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正式启动。
行政资源密集往河流治污领域调度。垫江县政府先后针对河流治污出台了10多个配套文件,涵盖治理手段、经费筹措、干部考核等各方面。县人大连续3年开展环保执法,县政协多次组织调研。
垫江主要从三个方面对龙溪河进行治理:首先是杜绝沿河城镇的污染物排放进入河流。在此后几年里,该县先后在县城和相关乡镇投建了19个污水处理厂,目前已经建成投用了16个。与之相配套,总长43公里的城镇排污管道业已建成,此外尚有100多公里排污管道正在建设中。这些排污设施建成后,龙溪河垫江沿河城镇的污水,“一滴也不会排到龙溪河中”。
第二条措施是治理工农业污染。近年来,垫江对354家工业企业、97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进行了污染整治;解除投肥养鱼承包合同116份;关停或搬迁115个禁养区畜禽养殖场。通过这些措施,垫江有效地减少了污染源头。
第三条措施,是对已污染的龙溪河水体进行整治。垫江在全县范围内持续开展了河道清漂、垃圾清运等8个专项行动,并建立了常态化管理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垫江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中,通过推广使用沼气,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双赢。垫江全县所有乡镇(街道办)实施以“一池三改”(每户建一口沼气池,同步改造厨房、厕所和圈舍)为内容的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以来,到2016年底,全县沼气池总量已达30000余口,年产沼气2000多万立方米,每年能提供10万余吨有机绿色沼肥。沼气的使用,既避免了农业污染物的直接排放,又为农户提供了清洁能源,可谓“一箭双雕”。
“河长制”带来长治久安
河流治污,非一朝一夕。
2016年,龙溪河六剑滩出界断面水质为Ⅳ类,入界断面梁平区半截桥水质为Ⅴ类,垫江县辖区内水质得到有效改善。而2017年1~3月检测数据显示,龙溪河六剑滩出界断面水质为Ⅴ类,半截桥入界断面水质为Ⅳ类,垫江辖区内水质有恶化趋势。
怎么办?
治理龙溪河,必须有更大的力度和更长久的机制。同时,必须以龙溪河为点,把对河流污染的治理,放大到全县的水网体系治理。
2017年5月4日,垫江县启动保护母亲河行动暨全面推进“河长制”活动,要求确保龙溪河干流(垫江段)水质不低于来水水质,其他河流达到水功能区水质目标的河流长度只增不减。
按照“河长制”要求,垫江县委书记担任总河长,为全县“河长制”的第一责任人;县长担任副总河长,负责全县“河长制”的实施工作;6名副县长担任县级河流河长,将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11条主要河流按流域相连或相近的原则划分为六大板块,全县26个乡镇(街道)按行政区域和流域分片划进不同板块,分别由6位副县长担任县级河流河长。
与“河长制”同步推进的,还有水污染防治工作。垫江县环保局将全县11条主要河流的170多个重点污染源在地图上精准标注,以便于让每一个河长都清楚自己负责的河段,主要污染源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垫江环保局局长何江介绍,为了彻底截断龙溪河污染源头,垫江县对龙溪河及其支流的涉水污染源进行了逐一摸排,排查出重点涉水污染源309个,并制作了污染源分布图,实行“挂图作战”,让每位河长都清楚自己的“责任田”。每解决一处污染源,就在图上“销号”一处,治污进展一目了然。
“截至7月5日,309个污染源已完成整治232个。”何江说,通过治理工业废水、畜禽养殖、实施中小河流整治、治理农村面源污染以及取缔肥水养鱼等一系列措施,龙溪河水质也得以明显提升。
记者手记>>>
上下游协作 破跨界治污难题
龙溪河从梁平云龙镇出区界,进入垫江县普顺镇。过去,两镇交界的一段河面,常年被厚厚的垃圾覆盖,谁都不愿主动去清理。
如今,双方建立起了联防联控机制,两个镇的专业清漂队每周主动清理河面垃圾。大型漂浮物则由市政部门负责处理,再也没有为垃圾清理“扯过皮”。
同样的情形,还出现在垫江县澄溪镇与长寿区海棠镇。连接两镇的,是龙溪河支流——打渔溪。为了共同治理这条溪流,垫江和长寿两区县建立了协调推进机制,共同编制了《重庆市打渔溪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2016-2020年)》,在生活污染治理、农业污染治理、内源污染治理和岸带生态修复等21个工程项目上,展开合作。
事实上,跨界河流治理难,难就难在上下游的协调配合。垫江治理龙溪河,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加强与上下游的协作。
2011年,垫江、梁平、长寿就建立了环境风险防范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在流域内全面开展联合执法、风险排查、应急处置等合作;2016年4月,三区县又共同完成了《重庆市龙溪河流域水体达标方案(2015-2017)》的编制,包括污染源防治工程、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监管能力建设工程和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移民工程五大类工程80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