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陕西 » 正文

全球报道:陕西宝鸡近5万贫困户靠旅游摘穷帽 好风景里有好日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7-23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50%的贫困人口集中在山区,经济基础薄弱,生态保护压力大,选择何种脱贫产业,啃下“硬骨头”,是陕西省宝鸡市脱贫攻坚面临的课

50%的贫困人口集中在山区,经济基础薄弱,生态保护压力大,选择何种脱贫产业,啃下“硬骨头”,是陕西省宝鸡市脱贫攻坚面临的课题。

正因为多山,当地缺钱缺物不缺好风景。宝鸡市北部乔山、南部秦岭、西部关山气候宜人、风光秀丽。厚植优势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当地推动脱贫攻坚的有效方式。全市通过编制规划,争取发展资金,坚持生态保护、旅游开发和脱贫攻坚协同发展。“十二五”以来集中打造60多个乡村旅游村,其中90%是扶贫攻坚重点村,形成了“建一处景点、引一批企业、活一带经济、富一方百姓”的局面,4万多贫困人口摘穷帽、改穷业、拔穷根。

“领头雁”带着干,贫困户“快步走”

发展乡村旅游门槛不低,不少贫困户“不敢干”“干不了”。43岁的袁喜荣是陈仓区香泉镇南峪村贫困户。过去,全家住在三间毛坯房,靠几亩田维持生计。他想参与乡村旅游,可不懂经营,更担心市场风险。

针对这种情况,南峪村探索了能人帮扶带动,让村里能人和贫困户结成对子,一对一指导。贫困户从被“推着走”逐渐变成主动“快步走”。如今,在村里能人袁涛帮扶下,袁喜荣的生活大变样。他在大水川景区工地打工,每月能有2000多元收入;把自家小院改造成农家乐,生意火爆。“能人不仅教给我技术、经营理念,更帮助我树立脱贫信心,让我彻底换掉了穷思想。”袁喜荣说。

当地探索多种利益联结模式,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好风景带来的红利。市、县政府牵头,采取贫困户“带资入股、收益分红”的方式,选择实力强的旅游企业、合作社作为入股企业,确保贫困户实现稳收益、无风险。育才集团是当地的旅游龙头企业,香泉镇政府和育才集团、贫困户签订三方协议,贫困户以旅游扶贫项目资金入股大水川景区开发,每户入股1万元,育才集团连续5年每年给贫困户分红2100元。

香泉镇党委书记王小伟说:“乡村旅游成为镇里的主导产业,让贫困群众看到致富希望,下一步我们准备引导贫困户深度参与产业发展。”

三产融合紧密,群众收入上台阶

以乡村旅游为支点,当地创新“旅游+手工加工”“旅游+文化”等新形式,促进一二三产业紧密融合,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

民宿雨后春笋般涌现。2015年,眉县槐芽镇闫家堡村引进关中民俗体验项目“庵岭古城”,闫家堡村按照“村庄景区化、设施旅馆化”的标准,将传统民居改造为现代民宿,带动全村开办农家乐86户,2016年13户36人顺利脱贫。

景区“提篮小卖”解决农产品卖难。过去经常滞销的苞谷、洋芋、土鸡蛋、土蜂蜜,如今变得紧俏起来。南峪村村主任袁自成说:“往年山里采的湿花椒没人要,现在游客到村民家里一斤10块抢着买,土鸡蛋卖到1块一个。游客多了,村民的土特产不愁卖。”

为乡村旅游注入文化内涵,把景点打造成乡愁的代言人。黄柏塬景区依托大秦岭自然保护区,突出陕南特色,规范农家乐菜品、住宿,让游客体验到独特的乡土文化。大水川景区利用西山民俗资源,深入挖掘西山文化,开发出西山菜系“九品十三花”,组织当地群众演出西山小调,引导游客住农户炕头,吃农家饭菜,发展体验式旅游。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