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早晨6时,陈云坤准时醒来。一个小时后,他就出现在官渡区辖区的王旗营蔬菜批发市场——这里每天蔬菜交易量接近3000吨,昆明市80%的蔬菜批发环节就在这里完成,服务全市近500万人口。
很快,来自建水的洋丝瓜、通海的大白菜、宜良的豆尖、嵩明的韭菜等40个蔬菜品种就被抽样到市场农残检测实验室里。在这个市场做了6年农残检测工作的陈云坤,有条不紊地进行样品提取、切片称重、加缓冲液等各道检测工序。11时之前,所有样品检测完毕,陈云坤迅速将检测结果在公示栏和LED电子屏上进行了公示,并做好台账登记和上报工作。
“农残检测实打实严格走流程,群众看到市场里每天更新和公示的农残检测记录,心里更踏实了。”昆明市食药监局副局长张云海告诉记者,近年来,昆明市不断夯实食品安全工作基础,建立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监管体系,检测能力不断提升。其中,市食品药品检验所食品检(监)测二期工程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证审评,食品全项检测能力达65%。全市建立了8个市(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86个乡镇(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236个产地及乡镇检验检疫点,建成昆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与追溯平台,市肉菜流通追溯平台优化升级项目启动实施,监管效率进一步提高。全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达26家,覆盖所有县(市区)。
据悉,为了让消费者放心消费、安心消费,昆明市近年完成了600家餐饮企业的“明厨亮灶”创建工作,市民可以通过透明玻璃窗、视频显示或智能终端看到厨房里的加工制作环节、证照及量化分级公示等内容,参与到餐饮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督共治当中。启动了“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工作,建成了昆明市食品药品投诉举报中心,畅通投诉举报渠道。
“十二五”期间,全市没有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去年,昆明市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三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试点城市,在全国首家实行创建工作市委书记和市长“双组长负责制”,在省内率先出台了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组织开展了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农村食品安全、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食品添加剂、网络订餐等30多项整治活动,实现了上合马拉松、南博会、药交会等重要会议活动食品安全“零事故”目标。目前,全市已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县(区)”2个、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区)6个、“地方政府对本行政区域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负责试点”工作通过验收,在2016年省对市食品安全工作考核中被评为A级,有效保障了全市人民“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