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重庆 » 正文

全球报道:重庆首例干细胞移植治疗慢粒患者与捐献者见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8-02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因血结缘成“母子” 13年后含泪相见重庆首例干细胞移植治疗慢粒患者与捐献者见面,感动很多人 两人相拥而泣 捐献者韩露 本组图片

因血结缘成“母子” 13年后含泪相见

重庆首例干细胞移植治疗慢粒患者与捐献者见面,感动很多人

两人相拥而泣

捐献者韩露 本组图片由首席记者 钟志兵 摄

13年前,她32岁,是一名白衣天使;他15岁,是一个充满稚气的初中生。为了救他,她捐出了自己的“生命种子”。13年后,她的“生命种子”在他的身体里发芽、开花,他也已经长大成人。8月1日,这一对因“血”结缘的陌生人,终于在13年后得以相见。他们都坚信,两人的“母子”情缘将一直延续下去……

“血缘”母子13后首次见面

“对不起,让您久等了。”昨晚7点左右,在重庆工商大学南岸校区启智楼内,27岁的小峰(化名)将自己一早准备好的鲜花,递到了救命恩人韩露的手中。两人像是久未见面的亲人,相拥而泣。13年了,这两个因血结缘的陌生人,在兜兜转转13年后,终于见面了。

慢慢的,小峰将韩露扶着坐下,这时候两个人都已经泪流满面。“谢谢,谢谢,谢谢你重新给了我生命。”小峰情绪很激动,他紧紧握住韩露的手,嘴唇都有些颤抖,不停地道谢。“看到你健健康康的,我就放心了。”韩露哭着说。这一幕,让现场的很多人都感动不已,纷纷红了眼睛。

邀请“妈妈”参加自己婚礼

昨日,见面后的两人像久未见面的亲人,有着说不完的话。“今后,我就是您的儿子。”得知韩露仍然是单身,小峰说,从今以后,他就把韩露当成自己的妈妈。不久后,他就会迎来自己的婚礼,他一定会邀请韩妈妈到场,见证自己的幸福。

昨日,小峰的父母也来到了现场,见到儿子的救命恩人,两人也非常高兴。“现在儿子更幸福了,因为多了一个妈妈疼,我很高兴。”小峰的母亲说,这些年来,儿子经常在他们面前提起韩露,他们一家人都心存感激,现在终于见面了,也圆了全家人的梦。

捐出“生命种子”点燃希望

两人究竟是什么关系?这还要回溯到13年前。

13年前,小峰只有15岁,是某实验中学初四年级(5+4模式的学校)学生。就在中考前,一向身体素质不错的他突然患上了感冒,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感冒仍无法痊愈。2004年2月27日,医生确诊小峰患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白血病的最佳方案就是进行干细胞移植,但要在无血缘关系的人群中找到与移植相关抗原完全相合的造血干细胞的几率,只有十万分之一。

经过多方努力,重庆市红十字会和新桥医院的专家们终于在中华骨髓库重庆分库中初选中了一位干细胞与小峰完全相符的捐献者韩露女士。当年,她是重庆牙科医院的一名护士。得知消息后,韩露非常乐意捐献出自己的“生命种子”,来挽救一个鲜活的生命。

随后,经过两次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韩露为小峰捐献了120毫升“生命种子”。2004年12月30日13:08,在新桥医院血液科层流病房,60毫升带有捐献者体温的造血干细胞缓缓地流进了小峰的体内。24分钟后,整个过程完成,小峰的生命之灯被再次点亮了……

奋战43天迎来生命奇迹

当年,为保证有足够的造血干细胞在体内“发芽”,小峰还要在层流病房接受近1个月的治疗。这期间,他将度过移植干细胞与自身身体间的双向排斥关、感染关等多道难关。为此,新桥医院成立了由血液科牵头,包括呼吸、放疗、消化、泌尿、神经、检验、营养等方面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进行24小时特级护理,随时应对突发状况,为小峰干细胞移植全程保驾护航。

期间,血液科制定了周密的治疗方案,借鉴国内外此前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经验,充分考虑移植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多种风险,提出了各项针对性处置方案。在医护人员的精心呵护下,就在“生命种子”移植后第43天,小峰顺利走出了新桥医院血液科层流病房。此时,他的血型已由过去的O型成功转换为捐助者的B型。据悉,这是我市首例干细胞移植治疗慢粒手术。

声音

受捐者:13年来从未放弃“寻亲”

“当血输入我身体的那一刻,您就是我的再生母亲。”昨日,小峰对韩露说,13年来,虽然双方一直未能见面,但在他心里,早已把她当成了自己的至亲。当年的那些报道,他都收藏在家。

“我时不时就会翻出来看,虽然上面没有她的照片,但她的样子我已经在心中勾勒了几千遍了。”小峰说,通过报纸,他知道捐献者是一名护士。为了了解更多关于她的消息,这些年,他和市红十字会联系得非常频繁。“我知道她性格开朗,喜欢旅游,喜欢摄影……”昨日,说起韩露,小峰一点都不陌生。因为这13年来,他无时不刻都记挂着这个“远方”的亲人。

知道韩露喜欢摄影,他就四处打听,为她选购最好的人像摄影类书籍。就算去泰国旅游,他也不忘为她买一条宝石项链,然后委托市红十字会转交给她。“因为当时导游说,这个宝石能给人带来幸福。”小峰说,当时他毫不犹豫地买了项链,虽然两人当时不能见面,但希望她能感受到自己的关心,希望她能一生幸福。

“后来我得知,我们双方是可以申请见面的。”小峰说,自从他知道这个消息后,就不断申请,希望能和韩露见面。这期间,他打了上百次电话,不断和市红十字会沟通,提出想和韩露见面的要求。

“从得知可以见面的那一刻起,我的心就没平静下来过。”小峰说,之前,自己已经想象了无数次见面的场景。终于,在经过多番努力后,重庆市红十字会向中华骨髓库的申请获批,两人终于迎来了迟来的见面。

捐赠者:只要他健健康康就好

“我不想给他造成困扰,只要知道他健健康康的,我就放心了。”韩露昨日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来,虽然自己内心很想和小峰见面,却不想打扰他的生活。她也一直默默地关注着小峰,到现在为止,她还留着当年的报纸,因为上面有一张小峰的照片。那是一张隔着玻璃、影像模糊的照片,也是唯一的照片。她很感动,这么多年来,小峰一直没有忘记她,还给她寄来书和礼物。

“这让我感觉自己有亲人,一点都不孤单。”韩露说,因为自己喜欢手工,她曾经用自己的羊绒衫和吸管折了25朵玫瑰花,委托市红十字会送给小峰。“我希望他的生命像玫瑰一样绽放,生活像玫瑰一样红火。”韩露说。

新闻背景

当年,牵线韩女士和小峰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市红十字会组宣部副部长陈榜霞介绍,按照国际惯例和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明文规定,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中的供患者双方一年内不能见面。即使一年之后他们想要见面,也必须在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国家管理中心即总库的安排下,才能谨慎地让双方接触。这是不能随意打破的原则。具体而言,就是避免在媒体上同时刊登供者和患者的照片,避免向供者或患者透露对方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这在相关法律上叫“互盲”。

中华骨髓库重庆市分库副主任、现任市红十字会组宣部副部长黄刚议则介绍:2003年,中华骨髓库重庆市分库建立,2009年在新桥医院设立了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采集中心。截至目前,共有4.7万志愿者提供了血样。新桥医院也先后两次组织近300人捐献了造血干细胞血样,并有两位护士实现了造血干细胞捐献。14年来,重庆骨髓库已有69人实现了造血干细胞捐献。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