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导 读
开封的衰落,是因为中国政治中心由内陆向沿海转移。并且在几次转型改革中,都没能很好地定位。即使到了近几年,其十大产业集群依旧处于中低端,产品同质化、互相挖脚的恶性竞争仍未停止。未来的开封只有找准定位,与郑州明确区别开来,才有竞争力,否则将被吞并。
文/顾天杰
百万高净值粉丝一起玩赚投资,聪明人一起说实话、干实事。
这里的文章蕴含了二十年的心血,不看叶檀财经,怎么看懂市场?不进入叶檀财经檀香社,怎么战胜市场?
城市经济分析是《叶檀财经》的特点之一,如果按照十大看好的城市、十大卫星城投资,能抓住中国新兴城市群中的黑马。
每周一,我们分析城市,从6月26开始,我们陆续分析受到冷遇的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
截止2017年3月,全中国总计有334个地级行政区,其中有293个地级市、30个自治区、3个盟。《叶檀财经》将目光转向293个地级市,详细排查每个城市的性格、经济、文化与居民生活情况,除了GDP、消费、交通和人口等常规数据,更注重城市自身的深度挖掘,与周边中心/核心城的协调发展。
剔除已经写过的城市之后,剩余260个城市,面对庞大的任务,我们从交通规划、经济数据、人口流入以及城市性格四个方面进行比较。
汴河通开封兴 汴河废开封衰
汴河是隋唐时期的大运河,在当时开封甚至全国漕运中占有极重要地位,不仅是开封生命线,漕运通畅也维系着北宋开封城的繁盛。
说到开封,首先想到的是全盛时期的北宋,以及精美绝伦的《清明上河图》。
不过,对于一个吃货来说,最有吸引力的,恐怕还是《东京梦华录》中的各类美食。不仅有肉食、面食、饮料、下酒菜、水果、甜点、零食,甚至还有冷饮。
如果能穿越回北宋汴京,进一家酒楼,店小二会笑呵呵地问,客官想吃点啥。你托腮想了一会儿,说:紫苏鱼、洗手蟹、盘兔、炒蛤蜊、角炙腰子、葱泼兔、虾蕈、鸡蕈、胡饼、荔枝腰子、莲花鸭签。其实紫苏鱼不是鱼,而是用熟山药加上姜末、蘑菇汁等辅料,捏成鱼形状的一道素菜。到了三伏天,还有好多解暑饮食,比如麻饮鸡皮、细索凉粉、冰雪凉水、荔枝膏、沙糖绿豆甘草冰雪凉水等等。
开封特色 鲤鱼焙面
北宋是极为难得的商业发达的时代,关键是当时经商不被歧视,这在农业社会中简直是异数。
开封人口辐辏,最高时超过100万,以当时的开封城区面积,有人推算每平方公里超过2万人,跟上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的上海、广州差不多。不一样的是,仁宗之后街道两边都是商铺。没有发达的商业,开封不可能养活那么多人。当时的开封,跟当时东西方交汇、最发达的君士坦丁堡、巴格达并列。
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西方与日本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时期。
现在去开封,完全是一座新建的城市,曾经的古城在现在开封城的脚底。这座城市显示了沧海桑田,显示了黄河的威力。
经济跟着政治走
如果说洛阳的衰落,是随着中国经济中心由西向东迁移而消失。开封则是因为政治中心由内陆向沿海转移,而逐渐衰落。并且,在几次转型改革中,开封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定位。
1954年,河南省省会迁往郑州,标志着开封在河南省内的衰落。重要的企事业单位随省直行政机关一同西迁,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相应迁移至郑州,开封区位优势丧失。20世纪六七十年代,“郑、汴、洛”的格局一直没有打破,开封当了二十多年豫老二。 1984年郑州依靠省会体制优势,挖走开封下辖经济较好的五县:新密、登封、新郑、中牟、巩义,进一步加剧了开封的衰落。
神奇的是,开封的工业发展史,尤其是鼎盛时期,与洛阳惊人地相似。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作为河南省老工业基地,开封曾拥有8家中央直属企业,创造出诸多全省第一,例如河南第一台电视机、第一台电冰箱、第一根火腿肠、第一辆自行车和第一台缝纫机等。1970年至1985年,开封柴油机厂生产各类柴油机超过10万台,远销山东、河北、内蒙古、青海等地;开封机械厂生产的拖拉机先后获得省优质产品奖、国家机械工业部优质产品奖;1985年,开封生产的大型联合收割机远销22个省、市、自治区。
可惜到了90年代,当地企业改革滞后,最终在残酷的竞争中败下阵来。老国企经营思路陈旧,激励制度、研发制度跟不上市场节奏,人才也在流失,导致自有品牌逐渐销声匿迹,矛盾洗衣粉和中州拖拉机都是经典例子。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只要有产出就能有市场,但产品局限于中低端市场,结构单一,忽视企业形象,许多开封企业被兼并重组之后,自有品牌被雪藏,基本做起了代工,最终消亡。
全省17个地市中,开封不断下滑。1990年,郑州GDP超过100亿元,开封为45亿。1992年开封滑落全省谷底,经济增长速度全省倒数第一,国民生产总值全省倒数第四。
开封固有的交通优势也不复存在,曾经最繁忙的古运河汴河早成古迹,建国之后一直到现在大建高铁,开封成为铁路时代的边缘城市。京九铁路与陇海铁路交汇于商丘,京广铁路与陇海铁路交汇于郑州,开封在两者中间,却两头不讨好。
开封缺乏城市产业结构的长期规划。
20世纪50年代曾提出“玻璃城”, 20世纪60年代的“化工城、电子城”,20世纪70年代的“轻纺城”,20世纪80年代的“旅游城”,你倒说说,你到底是座什么城?
近年工业有所改善。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2014年完成1492.1亿元,比上年增长9.5%。GDP增速排名全省第四位,连续4年超过全省平均速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分别位居全省第一、第二和第三位,主要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
从近两年来看,开封GDP总量排名第12位左右,处于下游。但增速依旧保持上游,其2015和2016年GDP增速分别排名第三和第六。
中低端产业聚集
产业尚未从中低端突围。
根据开封统计局数据,2014年十大产业集群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为78.4%,对全市GDP贡献率为39.6%。2015年,全市产业聚集区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3.6%,依旧占据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71.4%。
各企业孤军作战。根据统计局数据,2014年十大产业集群营收超30亿的企业仅2家,10亿以上企业26家,没有中国500强企业和河南省100强企业。
集群内龙头企业自身同质化竞争明显,工业化、城镇化融合程度较低,带动力较弱,与产业链内其他企业合作并不紧密,只能孤军作战。粮食机械制造、化工等行业,虽然掌握部分行业标准制定权,却无法掌握定价权,几乎没有高附加值产品。
其中各行业分布为:新材料19家、光伏5家、生物医药21家、汽车及零部件35家、装备制造232家、纺织服装142家、木业192家、化工122家、食品229家、电子信息24家,超过200家的仅有装备制造和食品业,新材料、生物医药、光伏、电子信息四个集群规模以上企业少、规模小,主营收入均未超过50亿,无论从规模还是集群总量、效益,均与其他六个产业差距太大。开封十大集群与河南省的千亿元集群完全不是一个层级。
开封五一服装厂
从集群内看,上下游企业间缺乏有效沟通与协作,企业间关联度低,很大程度上只是数量汇合,空间聚集,没有形成真正的产业集群。各县区虽然都有主导产业,但不充分考虑区位、交通、资源等条件,主导产业甚至达到四五个,雷同现象普遍,重复性企业多,属于聚而不集、园区专而不优。既然大家做的东西差不多,就没有并购的必要,大家互挖墙脚。
开封市多数产业链条过短,上下游和外围配套企业脱节,无法形成市场竞争优势。纺织、化工、食品、光伏、木业等产业集群大多处于中低端和初级加工环节,距离完整的产业链还很远。
以后开封得靠郑州。现在郑汴经济带大兴基建,郑州人口、企业云集,等到郑州发展到一定程度开始外溢,到开封买房度假建企业,开封到时将成为郑州经济圈的一部分。
一手旅游好牌打烂了
开封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的宋文化。更涌现出包拯、杨家将、岳飞、王安石、张择端和蔡邕等名人大家。还是戏曲之乡、木版年画艺术之乡、盘鼓艺术之乡,却没能将旅游发展成支柱。
宋文化资源是开封旅游市场的主力。多年来开发建设了包公祠、宋都御街、清明上河图、翰园碑林、天波杨府、开封府等景点。
大家兴趣也挺大,根据开封旅游局和《汴梁晚报》数据显示,为期10天的2012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共接待游客152.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96亿元。
2013年,有“一河两街三秀”,2014年,有“一湖两巷三园九馆”。一句话,开封的旅游有两部分,一部分是让外地人梦回东京,另一部分是让当地人游乐。梦回东京是不大可能了,这是一座没有古建筑古风的古城。
清明上河园
不奇怪,旅游收入仍然不足。根据官方数据,2016年开封累计旅游接待5080.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98.6亿。尽管不断创新高,但和省内强市洛阳、省外强市西安、苏州和杭州相比,差距还很大。开封接待游客仅为洛阳的44.48%、西安的33.84%、杭州的36.98%。旅游总收入方面,开封大约为同时期洛阳收入的44%、西安的32%、杭州的9.5%。
在政府规划中反复提及的郑汴一体化,对于开封旅游业是双刃剑。一方面,两市直线距离仅40公里,两者的文化园区比邻而立,会对开封部分特色文化形成冲击,造成资源外流,同时也加强了两地交流,方便产品流通。
过去开封对自己的描述不统一、不系统,一会儿古城,一会儿工业城,古城不古,工业城重叠,只有找准城市定位,才能塑造品牌,提升竞争力。开封必须与郑州有明确的不同,否则,将被郑州并吞。
开封有个形象代言人,李清照,扶酒险韵填词,下棋书法无所不通,大相国寺淘宝,跟赵明诚是神仙眷侣,又加上了金石之好。她一生中最美好、最幸福的年华留在了开封。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这才是开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