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张文才
9月3号至5号,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中国厦门举行。此前8月召开的金砖机制经贸部长会议取得八项重要经贸合作成果,为此次会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全球局势错综复杂,地缘性政治问题突出,以及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趋势抬头的背景下,此次会议有何意义?此次会晤又将如何开启“金砖+”黄金十年?金砖机制如何解决资金层面的问题?为此,凤凰财经专访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张文才。
在赴亚行担任副行长之前,张文才曾任财政部对外财经交流办公室主任和国际司副司长,负责包括金砖国家等机制下重大国际事务的政策对话与合作事宜。采访中他在“一带一路”倡议深化背景下,从亚洲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路径以及亚行、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又名金砖银行)合作共赢的角度解读了“金砖+”。
有了“一带一路”,金砖机制是否不再重要?
自2009年中、俄、印、巴四国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首次举行正式会晤以来,金砖国家峰会已经举行八次。作为最具潜力的多边经济合作机制之一,峰会加强了金砖国家之间的金融和经贸联系,为构建新的世界经济格局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今年峰会将定调“金砖机制下一个十年走向”,所以受到格外关注。
今年5月份,首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金砖精神与“一带一路”建设理念不谋而合,金砖成员俄罗斯和印度目前都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蓝图规划中,而且此次召开峰会的地点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有分析认为,金砖国家合作与“一带一路”的倡议相结合是大势所趋。但也有观点认为,有了“一带一路”,金砖合作机制将逐渐淡化或者金砖机制意义会越来越不明显。
张文才认为,“金砖国家机制是由金砖五国建立的新兴市场国家间合作机制,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未来国际经济发展与合作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更加宏大,范围更广。我觉得两者之间不存在谁替代谁的问题,两者侧重点也不完全一样。两者之间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发展中的新兴经济体致力于推动全球经济合作,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寻求世界经济新的增长动力,以实现全球经济的强劲、可持续、平衡与包容性增长。”
谈到对未来金砖机制的发展前景,张文才认为,“目前进展很好,未来潜力很大。金砖国家机制的意义在于加强新兴与发展中大国就全球经济重大问题的政策沟通与协调,让这些国家有效参与到全球经济治理的改革中,比如在参与二十国集团、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者其他国际机构磋商的时候能够有更大的话语权。这一机制也利于通过深化五国间的务实合作,实现共同发展。金砖国家各方要把现有合作做实、做深;同时,各方还要再进一步探讨新的合作领域。非常期待今年在中国召开的这次峰会能够推动金砖国家合作迈向新的台阶。”
亚行、亚投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不存在竞争关系
今年2月亚行发布报告预测,2016年到2030年,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将超过26万亿美元,年均1.7万亿美元。张文才认为,“亚行、亚投行以及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之间不存在竞争和取代关系,而是合作和互补关系。如果有竞争的话,也是比谁能向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提供更快的服务,提供更多的服务,这其实是一种良性的合作关系。”
张文才认为,亚太地区在基础设施发展方面总的资金需求是巨大的,很多项目的投资很大,三大银行可以搞联合融资,亚行与亚投行在巴基斯坦、格鲁吉亚、孟加拉等好几个项目上都成功地开展了联合融资。2016年,亚投行正式批准的首个联合融资项目就是和亚行合作的,项目是位于巴基斯坦境内、连接旁遮普省绍尔果德与哈内瓦尔的64公里长高速公路。目前,亚行也在与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探讨开展项目联合融资。
今年5月份召开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期间,中方除了和有关国家政府签定了合作协议,还和六大国际组织包括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欧洲投资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签订了相关的合作备忘录。
资料显示,中国是亚行的第三大股东,是亚投行的第一大股东。2016年亚行的贷款规模已经突破了170亿美元,同年亚投行发放的贷款总额达到17.3亿美元,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则在所有成员国中批准了7个项目,共发放了15亿美元的贷款。
今年,亚投行经过扩容,成员已达到80个,超过亚行现在成员数量。这是否会对亚行形成冲击?张文才说,“亚行在国际上和亚太地区都享有比较高的声誉,我接触的许多国家对亚行在亚洲发展和减贫方面作出的贡献给予高度的赞赏。所以我觉得亚行在地区内、在整个全球发展方面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亚投行的成立不会冲击到亚行的影响力,只是为其增加了一个新的合作伙伴。大家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借力来共同促进亚洲发展。”
张文才认为,亚行经过50多年的发展,在机构设计、相关业务政策制定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亚投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可学习这些经验,同时亚行也应积极向新的国际机构学习一些新的创新做法。“我们可以互相学习借鉴,事实上两个新银行从成立到现在已经向亚行、世界银行借鉴了很多经验。不能因为亚行是日本、美国为主的,另两个新银行是由中国为主或由金砖国家创建,彼此就不能合作了。”
谈到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未来的发展路径,张文才认为新开发银行应先立足中国、印度、南非、巴西和俄罗斯五国,确定五国重点领域、部门的投资项目,把五国的项目规划做好。“作为一支新的力量,非常期待看到它的创新机制,新在哪儿,将发挥什么作用。如何与现有机构加强沟通,找好定位,体现特色,并不断壮大自己,这可能是新开发银行当前和今后需要着力解决的事情。”
亚行与中国的合作富有成效
中国已加入亚行31年。从1986年到2016年的三十年间,亚行一共贷款给中国约200多个项目,总计援助是340亿美元。亚行自成立以来对外援助共约2500多亿美元,来支持许多发展中成员的项目,中国占比达到13.6%。三十年来中国和亚行开展了非常富有成效的合作。
目前亚行在中国的项目涉及交通、能源以及城市供水等基础设施、农业和水资源的管理、教育、以及养老体系等领域,包括京津冀三地空气污染防治以及长江经济带相关的发展项目,此外还支持中国与周边东南亚或者中亚国家间的区域合作等。“2016年亚行向中国提供了近十八亿美元的主权贷款。另外,亚行还向中国提供非主权贷款。”张文才说。
据张文才介绍,未来亚行将支持中国实现更加包容性的发展;支持中国参与区域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支持相关机构和治理方面的建设;支持中国私人部门的发展。
在亚行贷款项目风险方面的管控上,张文才谈到,“针对私人部门项目,亚行有自己的风险管理办公室,会对不同项目作出相应的风险评级,而贷款也有相应的风险定价。一般而言主权贷款由主权国家政府借入或提供主权担保,风险不大,我们会通过对国别的经济分析、借助主权评级和债务评估来甄别和判断国别风险。”
对于近期IMF发布报告警示中国债务风险的问题,张文才说到,“我对中国债务问题不存在担忧,我觉得中国有能力管理好债务问题,对亚行的贷款借得起也还得起。多年来中国一直是亚行最好的客户之一,中国项目执行得很好。”
采访快要结束时,张文才还对当前贸易保护主义以及逆全球化趋势抬头发表看法。他认为,“推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仍然是主流的共识,不管是哪一个国家,哪一部分人群怎么去反对全球化,推出何种保护措施,主流的共识还是推进贸易投资的便利化和自由化,推进全球经济金融的合作,包括推动区域的合作。”
近年来出现的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分离主义在内的“逆全球化”,甚至是“去全球化”现象,不仅影响了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合作,也导致全球贸易增长遇阻。根据全球贸易增长报告,1990-2007年全球国际贸易增长6.9%,2008-2015年平均增长约3.1%。过去一年,全球贸易增长降为1.2%,不到金融危机前10年平均贸易年增长率6.7%水平的一半。2017年WTO也将贸易增长由2.8%下调至1.7%。贸易对GDP的创造效应大大下降。而如此低迷的全球贸易增速在过去50年里仅遇到5次,分别是1975年、1982年、1983年、2001年和2009年(正好对应着经济危机期间),然而这一次却是连续4年低于3%的水平。
张文才建议,每个国家都要跟相关的主要贸易伙伴进行磋商,采取措施扩大双边贸易规模。在双边层面如遇到相关的贸易摩擦等问题时,两国政府首先要进行对话与协商,尽可能管控好冲突或者摩擦;同时,各国要致力于促进双边、区域与全球贸易的便利化与自由化,加强各种自由贸易安排间的政策协调。亚太地区有一些非常有潜力的合作倡议,比如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或者亚太自贸区倡议等,各方应加强磋商力度,力争能够及早达成共识,以有利于推进亚太地区贸易投资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