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江西 » 正文

全球报道:“生态疮疤”再现满目青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9-22  来源:搜狐
核心提示:赣州素有稀土王国的美誉,早在20世纪70年代,这里就开始稀土矿开采。由于开采工艺落后,造成稀土矿山生态环境遭严重破坏,一座座

赣州素有稀土王国的美誉,早在20世纪70年代,这里就开始稀土矿开采。由于开采工艺落后,造成稀土矿山生态环境遭严重破坏,一座座破损严重的矿山成了“生态疮疤”。

根据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和省政府制定的整改方案,赣州市以最严的标准、最硬的措施、最大的力度开启了稀土矿山的环境综合治理之路,建立了督察调度机制,实行挂账督办、跟踪问效、及时上报,争取早日还稀土矿山满目青绿。

12个权属矿山生产全部停产

2016年12月底,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最终确定,开采区的12个权属矿山车间完成停产,留存在车间的硫酸铵、碳酸铵等原材料也全部清理并运送下山,发电机组除保留必要的生活用电外全部封存并全部断电,所有矿山处于彻底停产状态。

该公司专门成立矿山环保整治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对所有采场、车间工艺池等相关生产设施进行查缺补漏和全面整改。对防渗能力不合格的工艺池重新铺设防渗膜,确保生产用水不渗漏、不外排,在所有采场和生产车间完善清污分流、废水回收利用、防止水土流失、噪声污染和施工扬尘等措施,确保不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建立完善相关日常监测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环境污染问题。

3.6亿元项目奖补资金将用于矿山生态环境治理

在定南县岭北镇杨眉村废弃稀土矿上,苎麻、红麻、汉麻等绿色植物繁茂地生长着,这里的植被覆盖率在95%以上。在山顶极目远望,绿色的群山和片片农田延绵到天际。谁能想到,这片郁郁葱葱的地方曾因开采稀土几乎寸草不生。

定南县与广州一家企业合作引进中山大学的技术,在杨眉村开展废弃稀土矿山综合治理示范项目,项目总投资69万元,占地130亩。通过施加改良剂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微生物区系活性和酶活性,降低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从而达到植被恢复甚至作物长期生长的目的。种植的麻类作物有生长快、繁殖容易、耐酸碱、耐干旱等特点,有提高改善土壤肥力,降低雨水侵蚀力,减少水土流失的功能。

经过几年的对比论证试验,这种采用地形整修、土壤改良,播种植被的工艺治理资金投入小,治理效果较好,成为重点推广的技术工艺。目前,废弃稀土矿山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已被纳入赣州市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工程,并获得奖补资金预算7425.65万元。

赣州还将以流域为单元,在龙南足洞矿区和定南岭北矿区历史遗留废弃开采区下游适当的地方,建设9个流域尾水收集利用处理站,用以处理这两个矿区内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40多年采用铵法浸矿工艺的稀土矿山氨氮持续析出造成地表水水质超标问题。

先期开展的龙南关西小流域尾水收集利用处理站招标工作于去年10月启动,经两次公开招标流标后,采用竞争性谈判确定了承建单位,建设采用BOT模式,现已开建,今年11月将建成试运营。其他8个尾水收集利用处理站立项工作也已完成。据了解,9个站的建设项目已纳入赣州市山水林田湖项目,并获项目奖补资金预算28593.09万元。

7项专利开启开采稀土的绿色之路

“再出发,就不能走老路了。”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因氨氮开采稀土的老工艺带来的地表水氨氮超标问题很难从工程上予以解决,为此,该公司积极研究和探索,成功研发并试验离子型稀土绿色无铵开采提取工艺。

这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的新工艺,采用硫酸镁、钠盐体系作为浸矿剂,替代传统硫铵-碳铵浸矿工艺,生产过程中不引入氨氮,可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离子型稀土矿山废水氨氮超标及残留问题,实现离子型稀土资源的绿色开采和高效利用,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已完成离子型稀土无铵浸矿、母液富集、沉淀除杂的新工艺理论论证和现场试验,取得了较理想的成果,同时申请了7项专利。

通过在定南县矿山试验车间开展的离子型稀土绿色无铵开采提取工艺适用性综合试验,并委托独立第三方对无铵开采试验项目进行数据监测、环境影响分析评价并出具监测报告认为:浸矿及回收过程中未对地表水、地下水水质现状产生改变;土壤监测项目均小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Ⅱ级标准;矿区周围现状中浸矿活动未引入超标污染因子。(记者 郑 颖)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