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增福乡积极探索把党支部建在产业上
八名党员引领五百贫困户脱贫
土鸡协会党支部书记、养殖大户杨小华(左一)上门了解养殖户的养殖情况。(受访者供图)
产于涪陵区增福乡的“增福土鸡”,凭借其骨小肉丰、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等特点,先后获得重庆市著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颇受市场青睐的绿色食品。然而此前由于没有统一标牌,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情况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到品牌发展。
2015年11月,增福土鸡协会在乡党委指导下,探索成立了以土鸡养殖为支撑的土鸡协会党支部。支部通过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围绕强化党建引领擦亮“增福土鸡”品牌,突出“再创业、新发展”推动土鸡业发展,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迄今,已帮助全乡近500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动力。
为贫困户提供“一条龙”帮扶
9月18日一早,家住增福乡黄龙村三组的陈江海照顾父母吃过早饭,赶紧把鸡棚里200多只土鸡赶到屋后的山林,接着将鸡棚清扫干净,又给食槽换上新鲜玉米粒和清水。
“这些都是协会党支部提供的鸡苗,估计再养3个月就能卖。”陈江海算了算,按今年每斤16块左右的收购价,这一棚鸡大概能给他带来1.2万元的收入。
43岁的陈江海曾是村里的建卡贫困户。由于父母年老多病,他无法外出打工,只能种地维生,日子过得窘迫。土鸡协会党支部成立后,将包括他在内的贫困户逐批纳入帮扶对象,提供包括送鸡苗、送技术、包收购的“一条龙”帮扶服务。
增福乡党委书记夏强伟告诉记者,支部8名党员每人都承诺重点帮扶3户贫困户,包括为其搭建鸡舍,每年免费供应部分鸡苗,免费提供疫苗注射和养殖技术支持。等到土鸡出栏,协会党支部书记、土鸡养殖大户杨小华就上门收购。
支部组织委员陈万林告诉记者,杨小华给贫困户的土鸡收购价比市场价高。今年初受H7N9禽流感影响,增福土鸡销售受到严重冲击。而杨小华坚持按约定价格收购所有土鸡,帮大家把损失降到了最低。
据了解,去年陈江海养了近200只土鸡,卖了1.5万元,顺利摘掉贫困户帽子。
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 壮大创业队伍
土鸡协会党支部成立后,不仅进一步助力打响了增福土鸡品牌,还发挥组织引领作用,把越来越多本土人才吸纳进创业队伍和党员队伍。28岁的河坝村姑娘夏银银就是其中一个。
夏银银曾在广州经营服装生意多年,回家探亲时发现增福土鸡市场很好,于是选择返乡创业。她成立了涪陵区沛菡土鸡养殖股份合作社,并加入了增福乡土鸡协会。
夏银银表示,为保证土鸡品质,协会党支部带领养殖户制定了自律规范——按“七统一”标准进行林下散养,养殖时间保证在6个月以上。党支部还积极为养殖户争取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和技术扶持。目前她的合作社已发展到50多名社员,养殖土鸡规模由4万余只增长到10万余只。真切感受到党组织凝聚力的夏银银,去年成为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
夏强伟说,在乡党委帮助下,协会党支部累计为39户养殖户争取项目资金410万元,用于标准化养殖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将9名村本土人才培养成了土鸡养殖技术推广员,还在协会会员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0余名。
更让人欣喜的是,土鸡协会党支部的示范带动,也激发了周边党支部党员的创业活力:同心村37名在家党员和返乡创业党员带动311户村民种植花椒,目前已投产750亩,年产值达500余万元;黄龙村党员创业示范户带领村民发展大棚蔬菜,现已建成大棚68个,种植红苕尖、黄瓜、冬瓜等各类有机蔬菜400亩。
延伸品牌销售链条
让群众稳定增收致富
这段时间,杨小华正在琢磨如何扩大增福土鸡的电商销售渠道:“我们将继续发挥支部引领作用,凝聚更多的年轻人、大学生共谋土鸡发展,通过开网店、建微店积极拓展销售渠道。目前正在设置配送中心,努力把生鲜物流这块做得更好。”
据了解,今年1-9月,全乡出栏增福土鸡40余万只,养殖户户均增收超5000元,其中498户贫困户户均养殖增福土鸡60余只、增收3000多元。
杨小华说,下一步协会党支部将对增福土鸡市场准入进一步严格把关,给出栏的每只鸡安装电子检测脚环,每个蛋进行编号,从源头上监控产品质量,建立从“农户到餐桌”的质量追踪体系,同时给出栏土鸡及土鸡蛋配上二维码,更好地延伸销售链条。
夏强伟表示,2019年南(川)—两(江新区)高速建成通车,增福乡到主城仅需30分钟车程。增福乡将继续推进抓党建促脱贫工作,进一步挖掘增福土鸡的品牌潜力,通过开发土鸡旅游食品、羽翼手工艺品、立体农业发展等旅游项目,积极谋划“农旅融合”的产业发展模式,促进当地群众稳定增收致富。本报记者 罗静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