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成都市规划局获悉,根据前期公开征求意见,进行修改后的《成都市“中优”规划优化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已于日前通过市规委会审查,下一步将逐步实施。按照《方案》,成都市将主要以五环路为界的“中优”规划范围,期望通过各种调控手段,将“中优”区域规划人口密度从1.58万人/平方公里调减为1.36万人/平方公里,达到1155万,满足1160万的极限配置。
优化城市空间形态 借鉴上海等地经验 大力降低容积率
成都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容积率过高是导致交通拥堵、城市形态较差、特色不突出的主要原因,因此借鉴天津、上海的规划管理,应大力降低容积率。为此,规划将从降低开发强度、降低建筑尺度、降低人口密度三个方面来优化城市空间形态。
根据规划,“中优”区域的三类分区形态,将实行平均容积率和最高容积率双向控制。以住宅为例,核心区的住宅最高容积率不超过2.5,一般地区不超过2.0,特别地区控制在1.5以内。
根据测算,“中优”区域内通过调减容积率,将调减规划人口150万人。而通过各种手段的调节,“中优”区域内总共调减规划人口185万人,调减后的规划人口约为1155万,规划人口密度从1.58万人/平方公里调减为1.36万人/平方公里。
“中优”区域内城市建筑尺度也将受到管控。临主要滨河地区、历史文化片区、主要临山地区、主要公园、环城生态区地块内50米以内建筑高度应不超过24米,50米以外高层建筑之间高差比不宜小于25%。同时,加强建筑形体的控制,30亩以上建设用地内建设项目,高层建筑之间高差比不宜小于25%。
疏解非核心区功能 今年预计调迁批发市场、物流仓储57个
根据规划,将强化“中优”区域“五中心一枢纽”的核心功能,打造现代服务业增长极核,提升产业层次。在疏解非核心区功能方面,将调迁一般性制造业、调迁部分批发市场及仓储物流,近期主要针对绕城以内区域进行调迁;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逐步调迁中等职业教育,近期主要针对绕城以内区域进行调迁;推动医疗资源均衡配置。
据悉,“中优”区域2017年预计调迁批发市场、物流仓储共57个。“中优”区域还将对现有产业业态进行优化,商业、办公类建设项目要严格按照规划用地性质及规划许可开发、建设、销售、使用,严禁擅自改变为居住用途。而疏解出的用地,40%用地引入新兴业态,作为现代服务业用地,60%用地补充公共服务设施及绿地。
保护特色风貌片区 18片城市特色风貌片区 将“修旧如旧”
《方案》显示,“中优”区域将塑造特色、完善配套、改善交通、提升环境、彰显文化等层面,提高城市品质。根据规划,“中优”区域将分片区确定风貌特色,保护典型反映成都市文化特色的18片城市特色风貌片区,保护片区整体风貌,改造建筑“修旧如旧”,原则上不应新增高层建筑,另外,将保护86条特色风貌街道。
改善交通方面,将通过增加“街巷”进一步强化路网功能,形成外通内畅的道路系统,实现“街区制”,使城区路网密度达到10公里/平方公里。同时,在入城主要通道周边,结合环城生态区周边地铁站点,增加“P+R”停车场,减少主城区机动车交通量。
“中优”区域还将突出文化特质,提升打造浣花溪、少城等文化片区。其中,浣花溪片区将以“千诗草堂地·百水浣花溪”为总体定位,建设传承中国盛唐杜诗文化的高地和体验自然与城市共生的成都生态环境地标;少城片区则以“千年老成都,活力新少城”为总体定位,建设旧城更新的社区活力典范等。
据悉,“中优”区域2017年预计改造老旧院落649个;改造棚户区53个;建设小游园、微绿地128个;打造特色街道52条、改造重要地段37处;打通断头路、堵点81处。成都晚报记者 滕杨
“中优”城市空间形态优化
降低
开发强度
降低
建筑尺度
降低
人口密度
通过调减容积率
等多种手段
调节人口密度
1.58
万人/平方公里
调减
1.36
万人/平方公里
关于住宅容积率
核心区
最高
不超过2.5
一般地区
不超过
2.0
特别地区
控制在
1.5以内
关于疏解非核心区功能
将调迁一般性制造业、调迁部分批发市场及仓储物流
疏解出的用地
60%
补充公共服务设施及绿地
40%
引入新兴业态,作为现代服务业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