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甘肃农业在地域特色农业发展上取得显著成绩,奠定了甘肃作为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大省地位。但当前,国内外产业经济环境正在经历快速深刻的变化,就农业发展而言,需要充分认清新形势,全盘统筹谋划甘肃农业发展。面向未来,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挑战将会更加严峻,因此,加快我省地域特色农业发展,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项选择的配套组合。
一、以农业品牌体系为抓手,实现地域特色农业促进政策精准化设计
地域特色农业是甘肃农业的共性特色,但不同产业链间千差万别又不断动态调整,对此,需要确立“农业品牌体系”这一个总思路。以农业品牌体系为抓手,实现地域特色农业促进政策精准化设计,需要拟定系统完整的对策体系:一是按农业品牌体系构成拟定总的政策纲领,发挥整体统领作用;二是在省级层次建立农业品牌体系促进领导机制,负责谋划、规划与组织实施、监督协调全省农业品牌体系培育促进政策体系;三是按农业品牌类型分别拟定全省分项专业促进发展规划与对应政策。四是在县级建立地域特色农业品牌体系建设实施执行与多主体协商发展机制,结合县域实际,充分动员多元主体积极性,高效精准落实省上总体谋划与政策实施。
二、强化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创新与推广应用,夯实农业品牌体系建设基础
围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链的发展需求,强化机械化、智能化创新与推广应用,主要从四个角度夯实农业品牌体系建设基础:一是满足农业机械操作解决劳力不足对特色农业基地建设的制约问题;二是农业智能化、机电化操作技术推动农业生产工厂化、环境可控化模式升级发展,同时满足农业生产标准化要求;三是农业智能化操作技术与现代物联网技术对接,满足特色优势农产品特别是高端品质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与保障;四是拉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生产与服务主体企业化、规模化发展,为农业品牌体系建设提供坚实的社会化服务支撑。
三、围绕特色优势产业链竞争力提升,促进农业经营主体配套协调发展
近年来,随着农业发展环境的深刻变迁,支撑特色农业产业链的经营主体谱带结构也在调整变化。首先,农村电商发展正在改善农户与农民合作社的市场竞争环境,使它们的小微农产品品牌有了直销或众筹发展空间。其次,农业合作联社与家庭农场发展适逢其时,为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第三,“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模式(比如玉米制种基地)、农村电商村级服务基地建设和农村土地确权与依法流转对村级股份合作、村级协会合作等农村集体经济主体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第四,部分特色农业产业链的资本化、规模化、企业化发展对龙头企业规模化、多角化发展提供了强大需求。最后,农业科技与生产资料社会化服务主体正在向公益服务与企业化经营转变。
四、围绕农业服务功能创新拓展,仔细谋划田园综合体的规划与发展
随着农业服务功能创新拓展问题日益凸显,立足三产融合实现农业创新发展成为一个时代方向与全新特征。在这方面,需要做好三项谋划与体制机制设计工作:首先是把田园综合体(休闲农庄)规划建设与旅游、文化创新发展从战略上联系起来,进行总体统筹谋划,才能为农业大省的一批相关产业经济向“服务化”形态转变提供根本保障。其次是在省级层面建立跨部门统筹谋划工作机制,发挥部门联动、集优集强作用。第三是建立县域三产融合发展工作机制,立足全域旅游、三产融合、统筹规划与多元主体协同发展理念和机制,做好规划、落实主体参与发展方式,特别是利用PPP投入机制,确定先进、特色、创新与融合发展的田园综合体规划、管理与建设工作体系。最后是以村域为基础,依托地域特异环境与文化底蕴,规划开发与建设田园综合体营运单元。
五、适应农业资本化趋势,建立省级普惠金融体制机制
当前,中国农业迎来了日益依赖资本投入与资本经营的农业资本化创新发展新阶段。这种历史性转变要求为其配套一个强大的良性循环融资支持与杠杆机制。这就是面向农业以及农村与农民融资需求的省级普惠金融体制机制。这主要包括三个环节:一是建立稳定的省级普惠金融母基金,作为撬动商业金融机构市场化融资的核心支撑。这需要争取中央支持,加上省级筹措,建立一个稳定的母基金,作为未来农业创新发展投资需求的公益性滚动扶持资源,根本改变以往依赖一次性财政投入机制的筹资与滚动扶持困难。二是建立省级普惠金融母基金与商业金融支农融资联动机制,以一定的杠杆率拉动商业金融机构按可比较的市场利率向农业与农村开发项目提供融资。三是立足农业经营主体,利用大数据算法技术,建立信息化的县域“三农”主体征信服务系统,支撑农村普惠金融信用风险控制基础信息需求,同时,通过创新完善农村信用风险综合应对机制,使日益充裕的城乡社会金融资源与千百万农村经营主体的频繁融资需求实现历史性对位结合,从而帮助农业资本化发展全新进程顺利展开。
六、面向创新驱动发展需求,建立省级产学研创新推广联盟
经过30年市场化发展,县以下经营主体的市场化转型基本完成,然而与之相对应的县级以上涉农机构的条块分割体制机制并未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多头关联、“多龙治水”,使得涉农政策碎片化问题日益突出。其中一个相对单纯、又十分的关键环节就是涉农产业研究教学与推广机构相互严重脱节,不能有效发挥优势集成服务功能。为此,我们建议:在省一级建立涉农科教机构的产学研创新推广联盟,以应对地域特色农业产业竞争力提升以及县域经济服务化转型的庞大科技与智力服务需求。
(作者系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