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河北 » 邢台 » 正文

全球报道:负重前行护蓝天 ——河北省邢台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纪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9-22  来源:本地焦点
核心提示:“邢台的空气质量一年比一年好!”“邢台的蓝天越来越多,经常能看到西边的山,看到天上的飞机拉线了!” ……无论是邢台的市民

“邢台的空气质量一年比一年好!”

“邢台的蓝天越来越多,经常能看到西边的山,看到天上的飞机拉线了!”

……

无论是邢台的市民,还是来邢投资办厂的老板,无论是来邢调研的各级领导还是采访的新闻记者,无论省内外来邢参观考察的佳宾还是参加国际赛事的运动员,都对邢台向大气污染宣战的举措和发生的变化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点赞。

数据最有说服力。环保部发布的全国74个重点监测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显示:2013年邢台市在全国排倒数第一,2014年经过一年的努力退出全国倒数第一。2016年位列倒数第四,比上年上升两个位次,与2013年比,达标天数增加量、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减少量、PM2.5平均浓度减少量、重度污染及以上天数减少量等8个方面的指标改善幅度均为河北省第一。

治理工作广受褒奖。邢台市2014年以来连续三年在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考核中为优秀等次,2015年被评为河北省减排工作先进市、河北省环境保护目标管理优秀市,2016年被评为全省“利剑斩污”优秀单位。

邢台的治污成效有目共睹,但邢台的大气形势依然严峻,邢台依旧负重前行在护卫蓝天的征途上。

甩掉“黑帽子”

“邢台市全国倒数第一。”

2014年初,环保部2013年全国74个重点监测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结果一公布,就像一声惊雷,在邢台炸响。一时间,污染最重的城市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大街小巷议论的话题,成为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面对落后排名,市委、市政府痛定思痛,正视落后,不甘落后,把改善空气质量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举措向大气污染宣战,坚决甩掉重污染城市的“黑帽子”。

然而,甩掉“黑帽子”谈何容易!

邢台是“先天”性脆弱的环境制约城市。它地处太行山与华北平原的交界处,属于太行山前凹槽地区,南与邯郸市、北与省城石家庄均低20。太行山的阻挡作用,使处于低海拔、低地势,常年风速较小,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邢台市,很容易使污染物聚集,形成逆温和雾霾。

邢台是“后天”性产业结构偏重的城市。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和晋煤外运的重要通道,历史上形成了钢铁、煤炭、煤化工、水泥等重化工业和玻璃、冶金等特色明显的产业格局。城区周围有130多家重工业企业形成了“重化围城”,市区及周边“五星”县市年耗煤量1700多万吨,污染物排放相当集中。

邢台与排名相近的城市差距较大,增加了赶超的难度。

面对重重困难,市委、市政府不讲客观、不讲条件、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带领全市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以钉钉子的精神和绣花的功夫千方百计做好污染防治各项工作。

20144月,市委、市政府果断调整加强了市环保局领导班子。以司国亮为班长的新班子受命危难之时,勇挑治污重任,带领全市环保干部职工,发扬“较真工作,敢于担当,做到最好”的邢台环保精神,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部署和举措,找准污染症结、亮出利剑铁腕,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治污路径,情系蓝天碧水、无私奉献环保,为全市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作出了突出贡献。3年多来,市环保局获得各级荣誉称号52个(次),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个人。

市委、市政府将环境保护视为一项必须守好的底线,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把手”工程,市委书记、市长率先垂范,坚持对环境保护重点工作亲自部署、重要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督战。

市委常委会经常听取和研究环保工作,举旗定向,谋篇布局。2017年春节过后上班第一天,来邢履新不久的市委书记王会勇,主持召开的第一个会议就是大气污染防治专题调度会。今年以来,他对环保工作的讲话、批示就达百次之多。

市政府常务会议将环保工作列为固定议题,逢会必议、每议必决、有决必行。 市长董晓宇对环保重点工作始终坚持亲自谋划、亲历亲为,每一次基层调研都会关注和过问环保工作,及时帮助解决棘手问题。

在大气污染治理上,邢台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总指挥长、市长任指挥长的指挥部,实行了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具体负责,每10天召开一次会议,研判形势、研究对策,出台举措、解决问题,有力地推动了环保举措的落实。

“功成不必在我”,环保重在设计。近年来,邢台市先后制定出台了《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三年行动纲要》等一系列环境治理规划,明确了环保治理的目标与任务。

201741,邢台市提前谋划、超前部署,与省同步出台了《邢台市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计划(2017——2020年)》《邢台市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等“1+1+19一揽子文件,明确了今后4年全市大气污染治理的目标、重点和措施,确立了打好“煤改气(电)”和取缔燃煤锅炉、整治散乱污企业、主城区及周边排放大户转型升级、城市精细化管理四大攻坚战。几个月来,四大攻坚战首战告捷,特别是取缔燃煤锅炉和整治“散乱污”企业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头。

邢台市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制定了《邢台市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明确了21个县市区党委、政府和34个市直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事项,明确了追责对象范围,建立了党政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终身追究制度。还逐级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市与县、县与乡镇层层签订责任状,层层传导压力,压实县市区政府属地责任、市直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形成了责任全覆盖、无缝隙,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环环相扣、层层落实的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

从事环保工作35年荣获河北省“美丽河北·最美蓝天卫士”的市环保党组成员齐有主对记者说,“这几年邢台环境保护力度之大、措施之硬、成效之好,前所未有。”

铁拳打“七寸”

常言道“打蛇打七寸”,是说对事物的处理要善于抓住要害和关键环节。邢台市在近几年的环境治理中,正是抓住了主要矛盾、抓住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才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工业企业燃煤污染是影响空气质量的罪魁祸首,邢台市便把企业达标排放作为向大气污染宣战的第一大战役。2014年年初,市委发出了“整治工业企业,实现达标排放”的动员令,当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时间表、确立了任务书、画出了路线图——“年底前全市工业企业全部实现达标排放”。

为了把“路线图”变成“施工图”,市环保局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每企必到、一户不落”的原则,对全市工业企业进行了地毯式、全覆盖的摸底调查,建立健全了全市大气污染企业台账档案,为全面决胜企业达标排放做了精心准备。

依据“整治力度加大、时间节点前移、提前完成奖励、逾期完不成追责”的原则,市政府出台了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方案,明确了具体治理项目、治理目标、完成时限等内容,多次召开县市区和重点企业调度会进行安排部署。市环保局发出《通知》明确提出,治理标准要严格按照国家和河北省最严格的排放标准、最先进的治理技术进行全面达标治理,提高了达标验收的“门槛”。

在企业达标治理中,市环保局成立了5个督导验收组,由县处级领导干部带队,逐企业、逐车间、逐条生产线对治理工程进行现场督导。对重点治理项目建立了督查台账,每周一督查、每月一汇总,对不能按时限完成任务的企业进行通报批评,对先进进行表扬。

在加强对企业进行监管的同时,市环保局坚持把政策服务、技术指导融入企业治理达标的全过程,抽调技术专家、业务骨干组成咨询服务组,对全市工业企业在治理中存在的政策性、技术性等问题进行指导服务,确保企业达标治理不走弯路、顺利开展。

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治理,到年底,全市2572家工业污染企业,1816家通过达标验收,自然停产621家,对没有按期完成达标治理任务的136家企业实施了关停或取缔。

在邢台市区周边农村,燃煤取暖是居民过冬的主要方式,耗煤量大,且大多是使用传统炉具直接排放,导致冬季污染物排放量加重。因此,邢台市委、市政府将“煤改气(电)”作为改善全市空气质量的重要工作和民心工程来抓。制定了《邢台市“一城五星”“煤改气(电)”工程实施方案》,建立了领导机构,确定了指导思想、制定了详细规划,明确了责任分工,完善了奖惩机制。

为加快“煤改气(电)”工作进程,市委书记王会勇先后作出10余次批示,要求“高位推动、明确任务、卡死责任、大力督导、做精做细”。市长董晓宇在每次由他主持的政府常务会上,都要听取“煤改气(电)”进展汇报,并做到了当场拍板、当即安排。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永会对“煤改气(电)”尤其是“冬病夏治”和寒冬取暖工作时常深入基层,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

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由主管领导牵头,市发改、环保、财政等部门参与的领导小组,抽调专门人员集中办公。强化督导考核,不断明察暗访,时时跟踪问效,对完不成任务的“一票否决”

带着“为蓝而为的责任担当,唯蓝而慰的民生情怀”,市委、市政府为了不增加居民生活负担,决定“煤改气(电)”初装费及壁挂炉费用由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统筹安排,每户居民补贴3000元。

2016年,邢台市向上级争取专项资金3.3亿元,其中1.78亿元用于“煤改气(电)”工程改造。各县市区也本着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的原则,积极筹措资金,尽最大努力对居民给予补贴。

眼下,全市“煤改气(电)”工程正在按计划紧锣密鼓地进行,到年底前将全部完成2017年计划改造21.8万户的目标。届时,自2015年启动“煤改气(电)”以来,全市完成改造总户数将达到30.3万户。

邢台市将取缔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列入到大气污染治理的一项重点工作。2017年初,出台了《邢台市燃煤锅炉治理专项实施方案》。当时,燃煤锅炉大多仍在使用,而且每一台锅炉后面都牵扯到诸多的矛盾和问题,“拆除”是板上钉钉的任务,但也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市委、市政府几经研究,最终确立了“疏堵结合、一个不落”的工作法。

堵,砸死责任,卡死源头。严格限制燃煤锅炉项目建设,禁止新上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同时,严控严查、清除存量。按照“烟囱倒地、锅炉移位、断水断电、清除原料”的标准,对全市现有的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全部进行拆除。

集中供热,及时跟进。力推供热管网外、天然气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实施天然气改造工程。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实行电、太阳能、地热能等热源替代方式,确保每一台拆除的锅炉都有可靠的清洁热源作保证。

对燃煤锅炉拆除到位的,按每蒸吨3万元的标准进行补贴,对率先拆除完成的县市区,及时兑现奖补,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鞭打”约谈、通报后进者,建立健全工作台账,天天报进度、日日搞统计,工作进展周周通报,适时在媒体曝光。期间,对进度较慢的5个县市区进行了约谈。在全市形成了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

截至627日,全市2384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淘汰到位,比省要求时间提前4个月,在全省第一个完成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清零。

取缔“散乱污”企业,是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重头戏。邢台市把整治“散乱污”企业视为一项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的“硬招”, 下猛药、治沉疴、用重典,铁了心地要打赢这场硬仗。

2017年初,决战“散乱污”企业方案议定后,市环保局对全市“散乱污”企业进行了3次全面、细致的摸排,做到了心中有数。按照“关停取缔一批、整合搬迁一批、整治改造一批”要求,分类治理,一企一策,对每一家企业都明确了整治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整治时限,确保整治到位。

重拳出击,雷霆霹雳。全市连续3次开展了“散乱污”企业集中取缔行动,2次召开现场会,市直有关部门和县市区密切配合。期间,市环保局组织开展了环保“垂改”以来力度最大、投入人力物力最多、效果最好的2次“风暴行动”集中执法检查,促进了治污工作的开展。

邢台市在对“散乱污”企业取缔的同时,市政府还根据实际情况对“散乱污”企业拆除给予适当奖补,并竭尽全力帮助企业解决职工就业问题,确保了企业顺利稳妥整治。20176月底前,邢台市对5459家“散乱污”企业全部进行了整治并做到了“两断三清”,即断水、断电、清除原料、清除产品、清除设备,完成率达100%,进度位居全省第二。

“脸黑”天才蓝

“脸黑”天才蓝——这是邢台在铁腕治污、“黑脸”执法中形成的共识,更是他们坚实行动的真实写照。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邢台市委、市政府在大气污染治理上最讲认真,率先当“黑脸”。2016年4月,邢台市出台《邢台市大气环境质量奖惩办法》(试行),分两个考核平台,每季度将县市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由低到高进行排名,对排名后两位(另一平台后三位)的县市区扣缴生态补偿金各50万元。对连续两个季度扣缴生态补偿金并且环境指标下降的,由市委、市政府对县市区党委、政府相关负责人进行约谈。到今年第二季度,共对6个县市区进行约谈,对18个县市区共扣缴生态补偿金950万元。

今年,又对奖惩办法进行了修订,从7月1日起,将过去每季改成每月排名奖惩,扣缴生态补偿金由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被称为邢台历史上最严、带有“钢牙利齿”的惩罚制度。

邢台环保执法部门在执法监管上,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勇于当“黑脸”。2014年4月23日晚,邢台市环保、公安、纪检等部门联合编队,收掉手机、封锁消息、全程录像,采取不定时间、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直接督查的方式,对建滔(河北)焦化有限公司进行了突击夜查。经监测,该公司二期熄焦塔补水中挥发酚、COD、氨氮和氰化物浓度高达69mg/L6680mg/L162mg/L0.515mg/L,分别是国家标准的138倍、44.5倍、6.48倍和2.58倍。其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熄焦后直接转移到大气中,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市环保局对该公司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立案处罚,开出了邢台市环保史上最大罚单。

2014430,根据市委常委决定,市环保局将建滔(河北)焦化公司违法排污案移交市公安局环安支队。经该支队侦查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犯罪后,3人被刑事拘留,5人分别被判处6个月至一年的有期徒刑。在全省率先实施了“污染入刑”,极大地震慑了违法排污行为。

邢台市环保执法人员,严格执法,不徇私情,拒绝说情,不畏恐吓,他们“宁肯现在得罪人,也绝不将来当罪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奋战在护卫蓝天的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深入开展环境执法大练兵、“零点行动”、“利剑斩污”“雷霆行动”等专项执法行动和日常监管随机抽查行动,始终保持对环境违法企业的高压态势。今年以来,市环保局认真落实新《环保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环保法律法规,充分运用限产、停产,查封、扣押等法律手段,大力开展各项环保执法专项行动。全市环保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24463人次,检查企业11110家,责令整改622家,停产限产470家,关停取缔1822家,立案处罚398起,查封扣押137起,移送公安37起,行政拘留44人,移送司法机关涉嫌环境犯罪13起,已刑事拘留6人,问责32起,问责34人,有力地打击了违法行为。

创新执法是“黑脸”执法的升级版。在环保执法上,邢台不断创新思维模式和执法方式。坚持向创新要效率,向创新要效益,向创新要公平,向创新要威力。“三化”执法就是他们的一大创新成果:联合突查常态化。改变以往执法力量单一、时间规律固定的方式,成立了公安环安支队、环保法庭和环保检察处,构建了环保、公安、法庭、检察“四位一体”的环保执法格局。在执法时间上,打破常规,经常性地开展晨查、夜查行动,不间断执法、持续发力,不给环境违法者留下任何空间;异地执法互查化。市环保局牵头,整合各县市区环保执法力量,开展异地执法,避免“地方保护”“人情执法”,对县本级力量不敢管的企业、管不好的企业、管不动的企业进行检查,营造了更加高效、公正的执法环境;执法监测交叉化。坚持把执法与监测有机结合起来,检查前,通过监控平台,了解企业污染物实时排放数据,为精准执法提供有效参考。执法过程中,抽调监测技术人员全程参与,做好抽样检测等相关工作,为执法取证提供科学依据。

创新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邢台创新执法不断迈出新步伐。今年613日,市环保局组织开展了“风暴行动”集中执法检查,从各县市区环保分局抽调执法骨干、监测人员,与市公安局环安支队人员,采取混合编组、异地交叉执法形式,20个县市区100家企业进行执法检查。检查前,由市环保局选取的3名环保志愿者随即抽取检查对象,还选派纪检人员全程监督,特邀媒体、记者现场监督,每组暗设的监督员秘密监督。确保了执法检查公平公正、结果真实。省环保厅第六监察专员办公室副主任魏立强评价说:“这次风暴行动,无论是组织的严密程度,还是方式方法的创新,在全省都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开了全省环境执法的先河。”

8月24日,解剖式执法“风暴行动”又创出新亮点。执法范围由过去全市域变为上半年环境空气质量在全省较差的5个县,使重点更突出。执法形式由对全市20个县市区同时开展检查,变为对一个县全面集中检查,使检查更细实。执法领导由市环保局一家担任改为增加被检查县主管副县长共同担任,使领导更有力。执法结果由问题整改变为全面提升,使效果更明显。为今后环境执法提供了新的“执法样本”。

“两山”一起要

“再也不能以GDP论英雄了!”

“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发展。”

“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一起要。”

深受大气污染之害的邢台人从沉痛的教训和高昂的代价中觉醒。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为引领,把治理大气污染、扭转落后局面作为机遇和重要抓手,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把一项项举措变成行动。

邢台市坚持走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新路,把大气污染治理与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统筹考虑,以治污的“减法”换取发展的“加法”。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机遇,瞄准建设国家新能源产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冀中南物流枢纽城市的目标定位,加速构建以先进装备制造业、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和虚拟现实、信息产业、大智移云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

源清则流洁。根治大气污染,必须改变偏重的产业结构。近年来,邢台市进一步提高项目准入门槛,严格执行环评、能评控制,严禁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项目上马,将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与污染减排挂钩,除对鼓励类项目实行“减一增一”政策外,对其他符合要求的新上项目均实行“减二增一”,切实把环境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益的经济环节中。对市区周边30公里范围内可能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14类建设项目一律不批,2015年以来,市环保局在环评审批时共否决对市区大气环境有较大影响的项目10余个。从源头上遏制新污染源的产生。

聚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邢台市坚定不移去产能。2013年至2016年,压减炼铁207万吨、炼钢204万吨,淘汰落后水泥196万吨、玻璃5970万重量箱。淘汰煤炭235万吨,关停全部9座石膏矿,产能264万吨。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煤化工、钢铁是邢台市的传统产业、优势产业,且环绕市区,企业排放直接关系到市区的大气质量。邢台市坚持从产业龙头抓起,引导企业走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努力推进高碳行业“低碳化”。中煤旭阳累计投入环保治理资金12.66亿元,实施环保项目57项,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清洁生产二级标准以上。今明两年计划投资10亿元,对现有装置实施彻底改造,排放达到特别限值。德龙钢铁公司从2014年至今,累计投入环保专项资金8.8亿元,对内外环境进行深度治理,排放大大优于比国家标准还要严格的京津冀大气排放标准,成为环保部认定的全国五个环保标杆钢铁企业中唯一的民营钢铁企业。

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邢台也是乡镇企业较早发育的地区之一,板材、铸造、线缆等一批县域特色产业发达,但散乱污问题也日益积累和凸显。在“散乱污”企业整治上,邢台市并没有搞“一刀切”,而是按照“疏堵结合”的思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做到关停取缔一批、整治改造一批、整合搬迁一批,推进产业“凤凰涅槃”、转型发展。南和县和邢台经济开发区是“小板材”的集中区,今年以来,南和县总投资2.6亿元,建设了天金工业园区,引进第三方机构建设运营,实行集中供热、集中治污,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目前,20余家规模以上高档板材、环保装饰、木结构制造企业入驻园区,形成了集群发展之势。邢台经济开发区在关停取缔的基础上,加快企业整合搬迁、入园生产,改进工艺、提档升级,打造现代化、环保型板材企业。启动建设了占地1980亩的建材园区,规划建设高标准厂房,引导企业转型入驻。特别是引进了香港世明国际有限公司,拟投资3.5亿元,建设生态家具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可达3亿元、上交税金1500万元,将有力带动板材业向高端化迈进。

积极寻找科技治污路径。建立了邢台市节能环保科技产业园,目前入驻企业30家,技术合作企业50余家,带动邢台开启了科技治污、产业替代、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无烟产业。今年8月份,邢台市成功举办了“首届旅游发展大会”,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建设了太行邢襄古镇、阿尔卡迪亚酒店、路罗游客服务中心等一批旅游项目和配套服务设施……全域旅游大格局已经形成,全市旅游企业达150家,4A景区达8家,旅游业成为全市重要支柱产业。同时,加速构建以高新技术、节能环保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 185个市重点在建项目中,高新技术产业和三产服务业项目占比达45.3%

通过加强环境治理,进一步提高了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了生态环保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明显:受到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环保部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全国先后有1547市(批次)来邢考察学习。2017年全省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调度会在邢台召开,推广了邢台全力打好“煤改气(电)”、取缔燃煤锅炉、整治“散乱污”企业三大战役的经验。经济工作稳中有进: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954.8亿元,同比增长7.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632.4亿元,同比增长5.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25.9亿元,同比增长11%;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94.4亿元,同比增长10.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11.5亿元,同比增长8.6%。今年上半年,邢台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2%,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两项指标增速全省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两项指标增速全省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省第三,创历年来全省最好排位……

随着环境治理深入推进和一批新业态、新项目的加快建设,邢台市产业结构正在嬗变,一个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的新邢台正在加速崛起!【马燕 贾如琢 朱李阳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