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河北 » 正文

全球报道:区域经济潮涌 专家献智河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9-25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区域经济潮涌 专家献智河北阅读提示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建设雄安新区、筹办2022年冬奥会……面对系列重
原标题:区域经济潮涌 专家献智河北

阅读提示

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建设雄安新区、筹办2022年冬奥会……

面对系列重大机遇,河北可以借鉴哪些智慧?

9月20日,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保定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专家们齐聚一堂,探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逻辑,总结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经验带来的新启示。

人才决定区域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推广支持创新相关改革举措的通知》,提出在京津冀、上海、广东(珠三角)、辽宁沈阳等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内,推广涉及四个方面共13项支持创新相关改革举措。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开始推动以来,这已经不是第一个推动三地人才合作的利好政策。

今年4月份,京津冀三地共同开展了“2017年京津冀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计划”。7月份,京津冀三地共同发布了《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2017-2030年)》。这是我国首个跨区域的人才规划,也是首个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人才专项规划。

京津冀协同发展自生态、交通和产业先行之后,人才领域的合作尤其是促进三地人才创新创业的步伐一直在加快。这样的政策推出,背后遵循的是一种什么样的逻辑?

“上世纪80年代区域经济发展以要素驱动为主,90年代中后期以投资驱动为主,现在我们要转向创新驱动。”9月20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区域经济学家杨开忠在保定举行的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上说,“区域经济发展的逻辑,有了新的变化。”

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变化?

在杨开忠看来,在要素驱动阶段,区域经济发展强调的是要素禀赋。比如国内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而当创新驱动成为国家战略,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倚仗创新动力时,谁掌握了创新驱动的关键,谁就拥有了发展优势。

那么创新驱动的关键在哪里?

杨开忠认为,人才和企业是创新的微观基础。人才和企业选择去哪里,哪里才会有创新的动力和载体。以创新驱动推动区域发展,关键要看当地对人才和企业的吸引能力有多强。

“在创新经济中,投资和企业都是追逐人才的。人才区位选择,决定区域繁荣。”杨开忠举例说,武汉、成都、重庆,以及上海、北京等一线或者新一线城市现在追逐的焦点已经转向了人才。

既然如此,那么人才的区位选择决定于哪些因素?

“要在全球竞争中集聚人才,我们必须以不断地提高我们地方品质为关键。”他进一步解释称,好的地方品质除满足住房要求外,还应该在自然环境和建筑环境方面做好规划和建设。此外,要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众创空间、社会保障等方面。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则补充认为,打造高品质环境,以前公共卫生或者污染等是关键要素,随着城市重工业的退出,电力、天然气的普及,人们更为看重的将是数字基础设施。“这将是城市发展的主要要素。”

合作关键是分工

就京津冀协同发展,皮萨里德斯重点从全球视角分享了他眼中的“波士华”经验。

“波士顿-华盛顿城市带”(简称波士华BosWash),是世界上首个被认可的,也是目前实力最强的城市群。它几乎囊括了美国东北部所有的大城市及部分南部城市,该区面积不到美国国土面积的1.5%,却集中了15%的人口。

皮萨里德斯介绍说,“波士华”城市层级结构犹如一座大金字塔,塔尖是纽约,第二层是波士顿、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4大城市,再下面则是围绕在前面5座核心城市周围的40多个中小城市。美国东北部城市群在世界城市中的地位以及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得益于城市群内的区域分工格局。

纽约作为全美乃至全世界的金融与商贸中心,有着最为发达的商业和生产服务业,为“波士华”提供多种重要的服务。

波士顿集中了高科技、金融、教育、医疗服务、建筑和运输服务业,其中高科技和教育是波士顿最具特色和优势的产业,沿波士顿128号公路形成了与“硅谷”齐名的高科技聚集地。通过其卓越的医疗服务和高等学府(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波士顿已经成为全球智力、技术与政治思想的中心。

首都华盛顿不仅是美国的政治中心,还影响着国际经济,全球性的金融机构,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美洲发展银行的总部均位于华盛顿。

从发展历程来看,外向型经济是“波士华”的主要驱动力量。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沿海地区一些主要的港口城市,如纽约、费城、波士顿、巴尔的摩迅速发展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并且以其巨大的技术经济能量向腹地进行辐射和扩散,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集聚和城市绵延。

“现在京津冀不是一个单一的超大城市,希望能够在不同区域之间找到专门的分工。”皮萨里德斯提出,“经济集聚是非常重要的,京津冀之间的经济集聚和互补式的分工还要进一步加强。”

皮萨里德斯认为,北京有非常高的研发水平、高科技产业和教育水平。而天津有非常好的道路、港口等设施和现代工业。但是河北现在仍然还是传统的重工业为主,北京向河北进行产业转移,谋求更好分工合作是大势所趋。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

当地时间9月16日,2017年中国·塞浦路斯一带一路战略暨首届中塞文化艺术交流展在塞浦路斯第三大城市拉纳卡市文化厅惊艳亮相。身在中国的皮萨里德斯在紧张的行程中,仍非常关注这个消息。“‘一带一路’是个非常宏大的计划,目前做得已经非常令人振奋!”

塞浦路斯是皮萨里德斯的故乡,他格外关注“一带一路”与塞浦路斯的关联。在研讨会对话环节中,甚至追问起河北钢铁集团战略总监李毅仁来,“河钢集团在塞浦路斯有项目吗?我们可以专门谈谈这件事。”

皮萨里德斯认为,“一带一路”能极大降低贸易成本,并让更多的货物由中国的运载方去承担,有很多船舶所运输的货物将能转到陆路上来,没有港口的国家将会有大的收获,中亚、中东欧地区会获得非常多的投资机遇,这对于欧洲和中国的发展也很好。

皮萨里德斯曾走访过中国的很多地方,比如深圳、武汉和新疆等地。在他看来,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在沿海地区,“一带一路”能使投资重点转向新疆、甘肃等西北地区。

皮萨里德斯进一步表示,“一带一路”引领的地区范围在进一步扩大,他甚至认为,“一带一路”在中国北部的通道,或者可以从京津冀地区起始。

这一观点得到了与会专家的认可。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陈甬军也认为,“一带一路”和雄安新区的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要紧密地结合起来。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马晓霖曾走过40多个国家,考察过“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的中外合作项目。在他看来,国内的优势产能不是落后的产能,很多国家目前仍缺乏钢筋、水泥等基本产品。

“而中国一些优势产业,包括钢铁、建筑、高铁等,实际上已经具备了参与世界资源配置的一种产业优势。”马晓霖认为,河北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政府推动很关键。“地方要着力经济的发展,就要参与全球化,鼓励企业走出去,要给企业做好服务。”

马晓霖建议,任何企业走出去,要在商言商,要尊重资本,透明运行,互利双赢。同时,也要充分调研,要全面评估眼前和长远风险,包括退出机制。

李毅仁结合河钢集团经验,介绍了企业依托“一带一路”大力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他表示,河钢集团这几年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推进产业链的全球布局。河钢集团“走出去”并非单纯资源国际化和市场的国际化,而是搭建了三个平台的基本格局,即全球的营销服务平台、全球的技术研发平台和全球钢铁制造平台。

与会专家表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可以有效解决河北产能化解的问题,还可以为整个河北产业转型升级谋取更大空间。(记者袁伟华)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皮萨里德斯:

京津冀协同发展将促进经济集聚融合

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在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上演讲。河北大学供图

人物简介: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1948年出生于塞浦路斯,目前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他最知名的学术成就是针对劳动力市场和宏观经济间交互作用的搜寻和匹配理论。由于其在这一方面的突出贡献,2010年他与另外两名经济学家分享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记者:经过这两天的会议和走访,您对河北有一个什么样的印象?

皮萨里德斯:这不是我第一次来河北。今年3月份,我参加了中国经济高端论坛河北之夜活动,当时与河北省的政府人士就建设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院事宜进行了会谈,双方达成合作共识。那时我对河北就有过一些了解。

我参观了雄安新区,我认为,这会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新区。

记者:您在演讲中提到了“波士华”(波士顿-华盛顿城市带,简称波士华BosWash)经验,您认为京津冀可以从中得到怎样的借鉴?

皮萨里德斯:我们从中可以发现京津冀和“波士华”地区有很多相似点。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一个中心,比如北京是行政中心,华盛顿也拥有行政中心的职能;天津有很好的基础设施,河北也是北方工业重镇,类似波士顿和费城地区。但是一个城市群在未来发展中需要一个多方位的配置,比如高等院校的建立、创新元素的聚集等等。

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在于要让区域内的城市之间形成优势互补,相信未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促进经济的集聚融合上将更有成效。

记者:此次研讨会上,您与河北大学进行合作意向备忘签约。您对双方合作有什么样的设想?

皮萨里德斯:我认为我们首先要对雄安新区建设全面调研,同时对河北工业信息做一些调研,最终将这些信息汇总,看看我们能否将这些与雄安新区的建设,与京津冀协同发展联系在一起。

记者:河北工业也在转型升级,同时也在着力解决好就业、再就业问题,作为研究劳动力与宏观经济关系的专家,您对此有什么建议?

皮萨里德斯: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但又是一个必须应对的问题。在去产能过程中,河北应采取有效措施,培育健康有序的劳动力市场,积极促进劳动力再就业。

政府应当通过培训原有的传统劳动力,使之学习新的技能,进而转变成经济转型升级后市场上所需的劳动者。

记者: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动,越来越多的河北企业也纷纷“走出去”,您对这些企业有什么样的建议?

皮萨里德斯:要鼓励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的60多个国家,有很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河北一定要把自身的发展与“一带一路”紧密联系起来。对企业,我建议要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了解。比如塞浦路斯曾是英国殖民地,在法律和制度上非常健全,在塞浦路斯建立公司很方便。(文/记者袁伟华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