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初降,在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新政镇新政村的文化活动广场前,村里舞蹈队的黎族老乡陆续赶来,一同在富有黎族民族特色的音乐中跳舞。
小山村有了自己的舞蹈队,贫困县也能打造“富文化”。这是近年来海南保亭县拓路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缩影。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保亭自2013年启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以来,公共文化事业投入超过9000万元,在乡、村两级完成全县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62个村级(社区)文体活动室、农家书屋等建设。2016年,保亭县被授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荣誉称号,也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贫困县。
山窝窝建起文化站
今年暑假,位于保亭数字文化馆一楼的教室里十分热闹。“有了数字文化馆提供教学和活动场地,孩子们的暑假也更加丰富多彩了。”美术老师黄民说道。今年,黄民开办了简笔画和素描两个培训班,分别面向4—7岁和9—17岁的孩子。“这些培训课程都是免费的,很多对绘画有兴趣的孩子都会过来,家长们也十分支持。”
2016年4月,保亭数字文化馆建成并对外免费开放,成为海南省建成使用的第一个数字文化馆。除了提供绘画、国标舞等培训课程,数字文化馆的“硬科技”也让广大群众倍感新鲜。数字文化馆内设有书法、音乐、舞蹈、摄影、自助互动等教学体验区,通过通俗易懂的教学指南和动手操作,普通人都能轻松上手。
保亭数字文化馆与科技公司合作,以“互联网+公共文化”理念打造了“中央课堂”,将数字文化馆与各乡镇文化馆和村级文化室联通,以远程视频连线等形式提供优质文化服务,将公共文化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为了进一步提高文化馆和图书馆的服务效果,保亭还积极构建“总分馆体系”,即以县图书馆、文化馆为总馆,乡镇文化站为分馆,村级(社区)文化室、农家书屋为流通服务点,将相隔甚远的公共文化设施“连起来”“转起来”。目前,保亭已建成62个文体活动室和农家书屋,不仅实现全县60个村全覆盖,还实现100%的达标率。
村里来了文化协管员
“我们舞蹈队的村民个个能歌善舞,上回参加镇里的农民文艺汇演,单我们村就出了2个节目!”
保亭县新政村文化协管员黄振介绍村里的农民舞蹈队,言语中流露着明显的自豪。平日里,黄振还是村里舞蹈队的领队兼教练,负责舞蹈队的日常训练以及节目编排。“每天晚上舞蹈队都会安排训练,一般出去参加汇演时人数有限制,很多队员都争着参加,有时候只能轮流上了。”
“保亭县有的乡镇下辖十几个村,稍远的村距离乡镇中心有15公里,让村民翻山越岭来参加文体活动,既不方便,也不现实。”保亭县文体局局长吴凌云说道。
为解决群众文化服务的“散点困境”,保亭聘用60名农村文化协管员以充实基层文化队伍,他们每年不仅参加县文体局组织的培训,还会组织当地村民外出参加歌舞比赛和交流学习活动。“每次出去比赛,镇里和村里都会提供服装和道具经费,还给我们提供交通保障。”黄振说。
除了发动农村文化协管员的带动作用,保亭县还建立起“县聘县管、乡村使用”的用人机制,通过人事和文化部门实施乡村文化从业人员招聘、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为每个乡镇文化站配备2—3名文化管理员。
传承人手把手传技艺
7月25日,晚上7点,在保亭黎族纺染织锦技艺传承馆里,周秋梅正和其他几位黎族妇女编织着带有黎族民族特色图案的布锦。今年已经50多岁的周秋梅席地而坐,腰间抵着织锦工具,一排一插,一摁一推,技艺娴熟。
周秋梅从14岁就开始接触这门手艺。如今在县里的传习所里,她作为织锦技艺的传承人,已经成为附近黎族妇女继承这门手艺的“导师”,甚至还吸引了不少来自省外的手工艺爱好者。“去年8月,我还教了一对来自北京的夫妇。他们在传承馆里学习织锦手艺,就住在镇上,前后一共待了两个多月。”周秋梅自信地介绍,她的学徒从7岁到40多岁的人都有。
除了定期在传习所传授技艺,周秋梅每周还会去当地新星中学、青少年活动中心和保亭职业中学教学。在保亭,黎族织锦和竹木器乐等已被纳入县职业学校的常设专业和选修课程。截至目前,黎族织锦技艺班、竹木器乐班已有近百名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
目前,黎族传统纺染织锦技艺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项目名录。而早在2008年,保亭县就颁布实施了海南省第一个“非遗”保护法规——《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近年来,保亭县通过建立传习所、举办培训班、组织比赛等形式支持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
去年7月,保亭县举办“槟榔谷杯”非遗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大赛共征集到200多份作品。这些获奖作品由专门的团队进行打样和批量生产,开发成非遗文创产品,满足前来保亭旅行度假的游客“把‘非遗’带回家”的愿望。
《 人民日报 》( 2017年09月26日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