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华早报》9月26日文章,原题:研究称熊猫栖息地正在缩小且游客正加剧该问题 环境科学家告诫称,越来越多为亲眼目睹大熊猫而奔赴中国西南地区的游客,正加剧这种标志性动物栖息地的萎缩。
本周发表在英国《自然-生态学与进化》上的一项研究发现,过去40年间,大熊猫栖息地不但已缩小还变得更加支离破碎。1976年至2001年,整体栖息地缩减4.9%,而熊猫栖息的每个区域已平均减少24%。尽管相关保护努力已使2001年至2013年期间此类数据略有上升,仍不足以弥补缩小幅度。
由中美科学家开展的这项研究主要基于1976年至2013年的卫星和遥感数据。研究人员表示,此前的栖息地减少是由修路、伐木和地震所致,近年来的旅游业增长则导致该问题加剧。
为保护大熊猫,中国已大举投资、设立自然保护区、种植竹林、开展繁殖项目,并计划在2020年设立庞大的大熊猫国家公园,把数十个相互隔绝的熊猫栖息地连为一体。与此同时,越来越多游客正前往位于四川的保护区观看大熊猫,并为当地带来更多旅游收入。政府强调,该公园不但提供自然体验还具有教育游客的作用。但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专家表示,游客在公园里可能看不到任何野生大熊猫,而人类的存在或将损害这种动物。因为它们对任何干扰都异常敏感,一旦有人类进来就会离开。
中国的保护努力已使大熊猫数量有所反弹。但研究人员说此举并未考虑到栖息地减少威胁。目前在中国西南地区栖息的30个大熊猫种群中,有18个熊猫数量不足10只,这意味着它们面临灭绝的高风险,“当前,熊猫正面临来自栖息地支离破碎、种群隔绝、基础设施开发、旅游业和气候变化的严峻威胁。”专家表示,如何在旅游业和动物保护之间实现平衡,这是全球所有自然保护区面临的问题。但在研究旅游业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方面,中国依然落后。(作者Viola Zhou,丁雨晴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