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瓦、人字梁、白粉墙,大红的对联悬挂门楣上……仲秋时节秋色正浓,走进南城县万坊镇大徐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处处村容整洁,家家洋溢着搬迁的喜庆与热闹。在国庆节前夕,村里5户7名贫困户兴高采烈搬入新居,开始了新的美好生活。
搬新家、住好房,以前一直是贫困户周二仂的梦想,可因为贫困,一直没有实现。“现在好了,有敞亮的房子住,水电到户,客厅、卧室、卫生间一应俱全,舒心舒适。”在夕阳的斜晖下,老人指着干净整洁、窗明几净的新房,一脸的幸福。
谈起几十年“忧居”生活与现在“优居”生活的比照,村里的贫困户朱国英甚为感慨:“以前我们这些人住在山里简陋不堪的旧板房,路不好走,下起雨来进出难。政府想得周到,帮助我们搬到现在安置点,这儿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出门做事、就医看病、小孩上学那都没得说……”
万坊镇大徐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不过是南城县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的一个缩影。如何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无房和居住危房贫困人口能够住上新房是扶贫攻坚“硬骨头”,该县按照“摸清家底、应搬尽搬”原则,采取户申请、村组评、乡镇审、县公告等程序锁定了213名易地搬迁对象,做到了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人定了,高标准、严要求实施是关键。该县坚持统筹规划、统一特色,在安置点选址上求优、求精、求细,让每处安置点全部靠近公路、村委会、新农村聚居点,全部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区、水淹区、生态脆弱区。在新居的建设上,则坚持“严控面积、超标无效”原则,引导搬迁户不求“高端大气上档次”,但求“舒适够用无压力”,把人均住房面积控制在25平方米以内。同时制定任务书、画好“路线图”,由村委会做业主负责承建,扶贫部门做主管负责验收,项目资金统一安排,降低建造成本,保证建筑质量,贫困户不承担任何费用,只负责拎包入住。万坊镇东港村殷家坪村小组贫困户朱银才搬进村口的安置点新居,十分高兴,对新居户型功能设置、房屋质量、房前屋后排水系统赞不绝口。
易地扶贫搬迁,搬得出、稳得住,让贫困户逐步能致富是关键,也是衡量易地搬迁成败的标准。该县将推动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就地稳定增收作为重点,把安置点建在产业链上,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搬迁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将有条件的搬迁群众吸收为农民合作社的会员,为有经营能力的搬迁户提供统一供种、统一农资、统一技术、统一品牌和统一营销服务,参与产业发展,实现持续增收。万坊镇大徐村贫困户周二仂年初在村干部牵线搭桥下,加入到当地的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月月有收入,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说到易地扶贫搬迁带来的实惠,老人竖起了大拇指。(陈玉欣 彭国正 记者 朱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