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江西 » 正文

全球报道:绿色崛起意正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0-12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长假,到鹰潭旅游的人们切身感受到“一部手机玩转鹰潭”的神奇:随着鹰潭市全域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和电子地图的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长假,到鹰潭旅游的人们切身感受到“一部手机玩转鹰潭”的神奇:随着鹰潭市全域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和电子地图的上线使用,数百家景区景点、星级酒店、农家乐、特色餐饮、旅游商品店的信息实现“一手掌握”,游客可以轻松在手机上完成下单、导游、订车、定购等交易。

这是我省发布的首家整合全市相关旅游产品的官方电子商务平台,也是我省完善智慧旅游服务体系改革的一次全新尝试。现实没有辜负这番苦心:刚刚过去的长假,我省接待游客突破6078.2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68.56亿元,在已公布数据的省(区、市)中,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均位居全国第四,其中,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5.97%。

高歌猛进、快速发展的旅游产业,是我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实践者、见证者。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对江西工作重要要求,团结带领全省人民朝着兴赣富民的目标吹响激荡人心的集结号,发展的步子迈得铿锵扎实,发展的态势呈现量质齐升的喜人局面,绿色崛起的美景绽放在赣鄱大地每一个角落。

(一)

去年,当庐山设市的消息传开,世人为之瞩目。“一山多治”的局面得以改变,人们对“大庐山”旅游前景充满期待。

这是几代人的遗憾。长期以来,庐山处于一山多治、条块分割的状况,各地在旅游管理上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在资源开发上重复建设、标准不一;在旅游营销上自弹自唱、互争客源。一座清秀绝伦的名山,旅游资源被切割,发展竞争力被削弱,引得四方叹息。

改变庐山“一山多治”窘境,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省也是呼声不绝。各种区划调整设想版本素有流传,但囿于种种因素,设想未能落地,改革一再延期。

在这段历史被终结的时刻,人们不会忘记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不会忘记省委、省政府的改革担当。

纵观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领域、各行业发展,无不凝聚着省委、省政府善于破局、敢于改革、重于实干的责任担当。

——面对经济下行阴霾持续笼罩、企业经营成本水涨船高的局势,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找准企业“痛点”,把降成本、优环境作为推进我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牛鼻子”工程来抓。每年五六百亿元真金白银大礼包,100条降成本翔实措施,以专项行动帮助企业降成本,这样的举措在我省尚属首次。省领导率先示范,深入企业园区,当起了政策宣传员、问题协调员。这场降成本优环境的“攻坚战”,降低了企业负担,推动了企业发展,创造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江西经验。

——在钢铁去产能这场重大经济战役中,江西拿出了“五年任务、一年完成”的骄人成绩,钢铁去产能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2016年,我省全年退出粗钢产能433万吨、生铁产能50万吨,将2016至2020年期间全省退出钢铁产能的五年任务于2016年一年内提前完成。同时,积极帮助企业谋划退出后的转型转产,在去产能过程中共安置职工3605人,化解债务1.54亿元。

——当人们惊叹于“江西银行”“江西航空”等一个个新鲜事物横空出世的时候,大家意识到,这是省委、省政府把脉发展新动态、抢抓发展新机遇的谋篇布局。回顾江西银行的组建工作,历时长达8年,过程充满曲折。2015年12月15日,在这个我省第一家省级法人银行掀开“红盖头”的时刻,江西金融人多年来的夙愿得以实现,江西银行开始朝着有市场影响力、社会公众认可、国内一流的省级城市商业银行阔步迈进。江西航空的出现,则意味着我省终于拥有了本土航空公司。

——很多人不曾留意,大家口中的“江西省旅游局”是什么时候变成“江西省旅发委”的,“江西省金融办”是什么时候开始进入公众视野的。细加了解不难发现,这是省委、省政府着眼于理顺管理体制、助推行业发展的破冰之举。相比于旅游局,旅发委有了更多的综合协调职能,旅游产业发展变旅游部门“一马拉车”为“众马拉车”;作为全国第5个进行“局改委”体制改革的省份,我省建设旅游强省的决心和雄心可见一斑。金融办的成立,也为我省做大金融总量、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奠定了体制基础。

透过渐次铺开的改革举措,我们看到,一个个影响发展的桎梏被打破,一条条破浪前行的航道被打通,一组组全面飘红的数据在书写。江西的崛起步伐,更加矫健而轻盈。

(二)

国庆期间,江西人的朋友圈被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刷屏: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入落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施方案〉的意见》,提出有步骤、分阶段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实现“一年开好局、两年有变化、四年见成效”的目标。

《意见》全文背后,展现出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重要要求、担负起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这个重大责任的坚定决心,推动江西绿色发展的路径更加明晰,绿色发展的节奏更加明确,绿色发展的前景更加明朗。

熟悉省情的人们知道,去年8月,我省与福建、贵州一道,被纳入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被赋予探索形成可在全国复制推广成功经验的重任。

熟悉省情的人们也知道,长期以来,我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接力探索实践。尤其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我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殷切嘱托,举全省之力、集各方之智,不断探索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路,思路越来越清,举措越来越实。

绿色发展在永续坚守中底色更深。我省建立了“三条红线”制度:在生态保护红线上,划定生态保护红线5.5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3.1%,是全国第3个正式发布生态保护红线的省市;在耕地保护红线上,完成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的论证审核,并将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结果,列为市县政府主要领导考核内容;在水资源管理红线上,修订并实施《江西省水资源条例》,严格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江西的发展,始终要保持绿的颜色、高的“颜值”、美的“气质”。

绿色发展在不断创新中成色更足。生态文明建设领跑者姿态初现:率先在全国实施全流域生态补偿,与广东省签署协议共同推进东江跨流域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建立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五级“河长制”;17个县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在全国率先实现国家园林城市设区市全覆盖;完成生态移民9.6万人,推动2万名伐木工转变为生态“护林员”。守护好绿水青山,江西在“破”与“立”的转换间,拿出了令人信服的答案。

在应对“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问题上,江西因势而定、乘势而上,在发展绿色产业的考卷中取得了不俗成绩。

早在几年前,南昌就成为“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和国家“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城市,在国内LED产业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我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高光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技术,打破美国、日本技术垄断,更为打造“南昌光谷”增添了底气、提供了后劲。核心技术在手,南昌已形成硅衬底LED产业集群雏形,朝着千亿产业目标奋勇前行。

短短几年时间再造一个百亿产业集群,使得“江西造”触摸屏占全球市场三成份额,这是江西绿色产业生机勃发的又一个生动例证。这得益于我省着眼于各地引进的在行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触控制造企业,具有前瞻性地抓住了移动智能终端转型升级的机遇。当前,我省正集力扬优成势,实现从造“屏”到造“产业链”的转变。

在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新路的实践中,省委、省政府守护绿水青山的定力、转换金山银山的智慧体现得淋漓尽致。人们眼前,一条绿色崛起的路线图正越绘越美丽,一条绿色崛起的康庄道正越走越宽广。

(三)

对于有志于到江西一展身手的人才而言,9月底成立的江西省人才创新创业引导基金,无异于一场及时雨。

这个旨在吸引、培育和支持高端人才或优秀人才团队在江西省内实施创新创业类项目的基金,切中的正是对人才创新创业项目“风投不敢投、银行不敢贷”的关键环节。首期预计总规模7.5亿元的基金集群,正频频召唤着各路高端人才入赣施展抱负、展现才华。

求贤若渴的真切、海纳百川的真诚,源于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创新江西建设的高度自觉和坚定执着。

作为内陆省份,解决高端人才队伍和高端科研平台短缺的问题,是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无法避开的工作。有目共睹的是,过去的5年,无疑是我省科技发展、创新发展高歌猛进的5年,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奖项量质齐升,尤其是南昌大学江风益教授领衔完成的“硅衬底高光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项目,是201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中唯一的一等奖;科技进步综合水平在全国位次前移4位,上升至第22位,区域创新能力上升至第19位,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

解码所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对阻碍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改变,尤其值得点赞。

紧抓“激励”和“松绑”这两个关键词,从2015年《关于鼓励省属独立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试点办法》的“赣八条”,到2016年全新升级版的《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若干规定》“赣十条”,我省在深化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分配权改革上的态度鲜明,就是要以更为灵活的人事和收益分配措施,鼓励全省科技人员创业创新及进行成果转化。

紧抓“拓展”和“对接”这两个关键词,我省全面推进科技机构、政策、项目、服务、人才、金融、知识产权“七入园”,实施科技特派团富民强县工程,171个科技特派团对接89个县(市、区)41个产业,有效解决了农村科技服务经济发展“最后一公里”问题。科技创新不止是文件上的路径指导,更成为村民致富的科学引擎。

把人才引进来,让人才干起来,把成果用起来。正是因为坚持优先谋划科技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如今,我省科技创新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形成了创新驱动发展强磁场。

在东华理工大学,海归博士陈焕文创立的“质谱科学与仪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获得科技部认定,成为我省首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心研发的“3分钟检测牛奶是否合格,1秒钟确定三聚氰胺有无超标”的质谱检测新技术,被誉为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分析化学研究领域。8月底,这个中心在赣州开设分中心,将联合赣州高新区开展直接质谱在稀土与钨检测分析方面的研究,为地方经济发展建功立业。

科技创新的力量,正引导我省新经济业态或露出“小荷尖尖角”,或强筋壮骨图腾飞,帮助传统产业实现改造升级、浴火重生。也正是在创新这根魔法棒的点石成金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开展,我省新旧动能加速接续转换。

江西发展,在创新这个第一动力的推动下,正拥抱又一个春天。

本报记者 张武明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键词: 绿色崛起意正浓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