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的课可有意思了。”
“我上节课在黄老师的课堂上讲了一个故事呢。”
“我上节课在黄老师的课堂上唱了一首歌,名叫《小螺号》。”
日前,镇远县江古镇中心小学4年级2班,原本害羞的同学们说起他们的语文老师黄俊琼,顿时活跃起来。
江古镇山背村地处大山深处,黄俊琼生于这里,长于这里。从她记事起,村子只有一条土石山路弯曲延伸山外,村里的人通过这条路与外界联系。
1992年,黄俊琼从天柱民族师范学校毕业后,为了守候一方希望,又回到了山背村,在山背小学教书,“我深知这片贫穷的土地需要一名师范类专业的老师,我理应回到家乡为孩子们讲课。”
这份守候一守就是25年,或许就是一辈子。
黄俊琼刚回到山背小学,有6位老师、200多名学生、老旧的房子、破旧的书桌。而这一切,对于本来可以留在县城工作的黄俊琼来说,却十分亲切与熟悉。
山背小学的四周是起伏绵延的山峦,这延绵不断的大山中,还“藏”着白果小学、江古小学等几所乡村小学,之前,黄俊琼就辗转在这几个乡村小学任教。
学校没有水喝,她就和老师们一起走30分钟的山路为孩子们挑水;路不好,她就和老师们用马车将孩子们的教科书拉回学校;孩子们没有课外书,她自己攒着钱,坐着手扶拖拉机到县城给孩子们买……
在偏远的乡村,学生辍学是普遍现象。为了不让学生辍学,黄俊琼经常为学生垫付学费。有时候垫着垫着,没有了生活费,她就跟丈夫要,跟朋友借。“看着学生因为学费辍学,很心痛。其实收获最多的是我,每逢过节,都会收到很多学生的祝福,这份幸福是无以言表的。”说起这件事,黄俊琼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在乡村,因为学生们能够接触到课外书的机会很少,从小没有很好的阅读习惯,黄俊琼就想方设法引导和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举办讲故事比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设置图书角,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制作多媒体课件,丰富了学生的视听。
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她不断向科研型教师发展。2015年10月,她负责研究的省级课题《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通过省教科院验收。
除了孩子们的学习,黄俊琼也关注孩子们是否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黄老师对待我家孙女,真是像妈妈一样的好啊。”杨慧兰的爷爷逢人就说黄老师的好。杨慧兰是黄俊琼现任教班级的一名学生,今年10岁的她与家中80岁的老爷爷相依为命。黄俊琼了解这一情况后,经常去她家里辅导功课,对她关爱有加。半年时间,杨慧兰的性格从内向变得活泼开朗,成绩也上了一个台阶。
在江古镇中心小学有300余名留守儿童,黄俊琼和同事们把这些孩子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既当老师,又当“爹娘”,给孩子们辅导学习,也照顾他们的生活。
“回首25年来的工作历程,充满了酸甜苦辣。尽管教育之路艰难而漫长,但我相信,付出总有收获,只要我们全身心地献出自己的爱,定能收获一路鲜花和美景,撑起教育这一片蓝天。”黄俊琼说。
黄俊琼数十载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黄姐姐”到“黄妈妈”,把一批又一批的孩子送出大山。她走得最多的是崎岖山路,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教好深山里的孩子。曾多次被省、州、县、乡评为优秀教师,被县、乡评为“两基”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等。
黄俊琼正在给孩子们上课。(余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