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陕西 » 正文

全球报道:陕西新增一张世界级“金名片” 汉中三堰申遗成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0-12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汉中三堰申遗成功汉中山河堰遗址墨西哥时间10月10日上午10点(北京时间10月10日23点),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召开的世界
原标题:汉中三堰申遗成功

汉中山河堰遗址

墨西哥时间10月10日上午10点(北京时间10月10日23点),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召开的世界灌排委员会执行大会上,由我国申报的宁夏引黄古灌区、陕西汉中三堰、福建黄鞠灌溉工程3处古代水利工程被确认成功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并授牌,这标志着汉水流域上产生了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继泾阳郑国渠之后我省第二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汉中三堰”,即山河堰、五门堰和杨填堰。山河堰,位于今天汉中市汉台区河东店镇褒河谷口,因褒水(褒河)又名山河水而得名,宋代《山河堰赋》记载是汉代相国酂侯(即萧何)、懿侯(即曹参)开创,是汉中历史上最早的水利灌溉工程,与关中的郑国渠、白公渠和四川的都江堰齐名于世。五门堰始建于王莽居摄年间(公元6—7年),位于城固县桔园镇湑水谷口,堰首与坝体均以条石堆砌,并列五洞以分流, 故称之“五门堰”。五门堰灌区建有“九洞八湃”及“三十六处水口”,其工程设计、建造技术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杨填堰,位于城固县北约10公里处的湑水河中游段左岸,相传为汉代萧何、曹参所修。后因宋代洋州知州杨从义做较大整修改造,灌溉洋县、城固2县农田,故名杨填堰。“汉中三堰”自创建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经过历朝历代修缮保护,至今仍在发挥着灌溉、防洪、抗旱、旅游等综合效益,它伴随着历史的传承形成了科学完善的灌溉制度和水文化,对汉中政治稳定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去年9月,汉中市启动了“汉中三堰”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作。今年6月,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专家组来到汉中,对山河堰、五门堰和杨填堰的灌溉体系、文化遗存、管理制度及保护现状等进行了实地考察,认为汉中盆地灌溉农业历史悠久,而“汉中三堰”则是其中的典型工程,其建造技术、管理机制蕴含着深厚的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曾对区域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具备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条件。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从2014年开始评选的世界遗产项目,旨在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在用古代灌溉工程,挖掘和宣传灌溉工程发展史及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学习古人可持续性灌溉的智慧,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农业文化遗产等并称为世界遗产。其遴选标准较为严格,必须满足建设年代在100年以上的灌排工程,在工程设计、建造技术等方面领先于其时代等。“汉中三堰”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成功,不仅使陕西新增一张世界级的历史文化“金名片”,也将开启我省古代水利灌溉工程保护开发利用新的篇章。

文/图 记者胡毅 通讯员 邬正鹏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