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杭州湾大湾区,未来怎么建

   2017-10-13 人民网1550
核心提示:原标题:杭州湾大湾区,未来怎么建湾区经济正变成“网红”词汇,成为未来的“增长极”和“发动机”。近日,在宁波举办的第二届杭
原标题:杭州湾大湾区,未来怎么建

湾区经济正变成“网红”词汇,成为未来的“增长极”和“发动机”。近日,在宁波举办的第二届杭州湾湾区论坛上,来自浙江省内及上海的专家大咖,一起探讨“杭州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级大湾区后将迎来的机遇与挑战”,为推动杭州湾经济区的发展建言献策。

发展杭州湾湾区经济,需要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在当天的论坛中,大咖的观点颇为类似。其中,湾区要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都被大咖们摆在了相当重要的位置。

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盛世豪认为,杭州湾区面临的发展机遇很多,世界级城市群初具雏形,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加快建设,是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节点枢纽……他认为杭州湾湾区要建设四大体系:自然生态体系、区域创新体系、综合交通体系、人文生活生产体系。

省政府咨询委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刘亭则对湾区经济热进行了冷思考:传统工业化社会的湾区经济主要是大规模的工业制造、大范围的国际贸易,“如果按照这个路径走下去可能是一个陷阱,事实上东京湾等的转型升级压力是很大的。”

刘亭认为,杭州湾湾区更应关注以旧金山湾为代表的新兴信息化社会下的湾区经济模式:高密度的创新经济集聚,高能量的创新经济辐射;基于信息网络和信息传播的创新活动的活跃。

在刘亭看来,注重“生态宜居”也是杭州湾湾区要特别注重的。“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论坛中,专家们纷纷提出,建设好杭州、宁波两大门户,是发展杭州湾湾区经济的重点。

“湾区经济是区域经济协同治理的新方式,是宁波再崛起的必由之路。”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院院长何万篷建议,宁波在湾区经济中,要增加跨湾通道,形成闭环网状,如杭州湾第二通道、环杭州湾高铁;鼓励成立跨界部门,通过跨地域、跨资本,引领县域经济向都市经济跨越,如发起成立杭州湾商会;谋划更多战略协同,如宁波“一带一路”综试区与上海“一带一路”桥头堡的协同,宁波“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和上海全球科创中心的协同等。

何万篷还建议,宁波要利用自身优势,创设“一带一路”大学,为沿线国家的高官、高管和高级知识分子提供服务,深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宁波发展规划研究院专家张水清说,宁波需要“北上拥湾”和上海“南下临海”、杭州“东进向湾”三大区域战略互为融合、互为支撑,推动泛杭州湾城市群融合升级。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1558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