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区变景区 田园变公园 农房变客房 产品变商品
农旅融合铺展重庆美丽乡村新画卷
游客在万盛经开区青山湖尚古村“紫色花海”游玩。(本报资料图片) 特约摄影 曹永龙
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农旅融合激活了沉睡资源,拓展了农业空间,一幅幅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在巴渝大地上徐徐铺展。
上周末,主城市民王女士带着一家老小,自驾去了黔江区小南海镇现代特色水产生态养殖示范园。钓鱼休闲、采摘蔬果,尽情享受田园乐趣。
位于巴南区丰盛镇的“彩色森林”,是重庆邦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荒山种植的新造林,引进了欧洲红枫、日本红枫等30多种枫树,以及金叶皂角、金叶水沙等树木。四季不同的风情吸引了不少人前来露营、野炊,现在这里已成为有名的亲子农事体验基地,年接待游客达30万人次。
而在离重庆第一深谷——兰英大峡谷入口不到两公里的巫溪县通城镇长红村大兴沟,18栋红瓦青墙的巴渝民宿掩映在盛开的格桑花中。这18栋巴渝民宿于今年5月1日开门迎客,来此休闲度假的游客络绎不绝。当地有关负责人告诉重庆日报记者,民宿由重庆巴渝民宿公司与长红村村委会以及该村17家建卡贫困户合作修建,采取以地入股、以房联营的方式,收益按比例分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立足粮、猪、菜三大保供增收基础产业和柑橘、榨菜、草食牲畜、生态渔业、中药材、茶叶、调味品等特色产业,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道路,充分发挥农业的旅游观光、科普教育、康体养生、休闲娱乐等功能,大力培育乡村休闲旅游这一新兴产业。
据了解,我市已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县10个、示范点23个,中国美丽田园11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12个;市级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县17个、示范乡镇17个、示范点113个;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景区景点3000余个,发展农家乐2万余家、休闲果园及农庄7500多个。今年前三季度,全市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1.35亿人次,综合旅游收入380亿元。
市农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围绕“一核一环两带十大精品片区”的发展布局,打造主城“都市闲情”乡村旅游发展核、渝西“巴渝乡情”乡村旅游发展环、渝东北“山水真情”乡村旅游发展带和渝东南“民族风情”乡村旅游发展带,实施一批乡村旅游项目、推出一批乡村旅游产品、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培育一批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开发一批乡村旅游商品、办好一批乡村旅游节会。到2020年,力争打造100个特色旅游镇、1000个特色旅游村,培育1万家规模经营主体,年接待游客2亿人次以上,带动100万劳动力就业。
本报记者 向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