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零时,南昌地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顺利启动。至此,全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现全覆盖,持续半个多世纪的“以药补医”政策在我省彻底终结。如今,一个月过去,新政策带来哪些变化?
综合改革惠及百姓
连日来,记者走访卫生计生管理部门和各大医院了解到,我省医改主要运营指标实现七降一升,达到了改革设计的预期。此次医改,我省明确公立医疗机构取消药品加成(不含中药饮品),其目标在于破除以药补医。近期,不少患者都感受到了药费的明显下降。
55岁的患者熊先生患糖尿病多年,最近一个月,他感受最明显的就是自己一直以来用的药物,价格降了不少。今年8月,他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开了两种药,包括2盒甘精胰岛素、5盒立普妥,累计费用为854.6元,9月医改后,同样的药品、相同的数量,总价降到646.24元。这样,每月的药费下降208.36元,降幅达到24.3%。
根据省卫生计生委10月12日公布的数据,南昌地区28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一个月以来,9月总诊疗人次比8月下降13.4%;9月出院人数比8月下降5.5%;9月总收入比8月减少3079.90万元;9月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为31.15%,比8月降低4.04%;9月百元医疗收入占比(不含药品收入)消耗卫生材料为30.99元,比8月降低0.8元;9月医疗服务收入(体现医务人员价值的项目)为27.81%,比8月提升了4.88%;9月门诊人均费用比8月下降了4.94元;9月住院人均费用比8月下降了65.68元。
部分医院门诊急诊压力仍较大
“今天排队取药时,感觉人似乎比以往少了。”10月12日,刚从省胸科医院取完药的一名男患者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就医体验。
推进分级诊疗是此次医改的目标之一。据省卫生计生委监测表明,一些普通病常见病逐步分流到基层医疗机构,大医院人满为患的长期“战时状态”有所松动,基层卫生服务的作用逐步发挥,符合分级诊疗制度的导向。
不过,记者采访中发现,对于部分医院的患者来说,医改政策对他们的影响仍然较有限。
医改后,省儿童医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门诊急诊量不仅没减少,而且还在增加。其中,节后上班第一天,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门诊大厅挤满了前来就诊的患者。据统计,当天门诊量达到了1.2万多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加。
对此,省卫生计生委体改处相关负责人说:“部分医院门诊急诊稍有增长,是在可控范围之内。”改革方案中提出的“完善分级诊疗政策体系,健全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逐步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有序分流三级医院门诊量”,不会一蹴而就,在具体实施中会有一个引导接受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