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航拍的黄沙头防风阻沙带。新华社记者 吴刚 摄
新华社西宁10月20日电(记者 央秀达珍 白玛央措)牧民周先加时常还会想起当年风沙肆虐、寸草不生,沙尘暴泛滥的黄沙头。而如今,从空中俯瞰,成片的沙柳、白杨在这里不断延伸,生机无限。
上世纪中期以前,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的黄沙头及木格滩周边沙漠化十分严重,蜿蜒的流动沙丘每年以5米至15米的速度向东南肆意扩展蔓延,直至吞噬近3000多亩草地、耕地。
沙漠的源头称为木格滩,藏语意为荒滩。这里曾经狂风裹挟着沙砾在空中飞舞,草木枯枝不一会儿就被掩埋在沙土中,每当沙丘推进一尺,土地上的绿色就少一分。
“以前每年都有沙尘暴,草场、公路经常被黄沙掩埋,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生产生活。”周先加说,为了生存,有些农牧民甚至举家迁徙,搬迁到山坡上居住。
据贵南县环保林业局局长仁增介绍,多年来,贵南县始终坚持“生态立县、生态兴县”发展战略,以“环木格滩生态圈治理为主线,四滩两沟一流域为重点”的防沙治沙总体思路,确立了以治理沙化土地为重点的生态治理措施。
“在治理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乔、灌、草结合,封、造、管并举’的综合治理措施。”仁增说,按照外围封育、边缘治理的思路,贵南县对外围荒漠区实行封禁保护,实施封沙育林,沿边流沙区实施工程治沙,连片营造防风阻沙林带,为黄沙头提供了一道牢固的绿色屏障。
据仁增介绍,近21年来,贵南县共治理沙漠化面积147万亩,其中,人工治沙造林102万亩,封沙育林草40万亩,工程固沙5万亩,完成退耕还林草28.6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由1996年前的2.6%提高到2013年底的14.24%,累计投资超过12亿元。
漫步在黄沙头,会看到许多针茅、早熟禾、懒草等野生植物,这些抗旱抗寒的高原植物再次生根遍布沙地。
2016年,贵南县环林局被评为“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而据了解,早在2008年,全国绿化委员会、人力资源保障部、国家林业局就授予贵南县“三北防护林建设突出贡献单位”。
“昔日的黄沙头已经变成了绿洲,夏天还有很多人来旅游,我们生意也很好。”在路边开酥油酸奶店的德吉措欣喜地介绍着这里的生态变化,牧人们的生活已然有了可喜的转变。
成片的绿茵林地、各式各样的商铺与成群转场的牛羊在黄沙头形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而曾经一度黄沙肆虐的沙漠也成为青藏高原上一座生机勃勃的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