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省文化厅获悉,五年来,江西文化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呈现了新面貌。在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路上不断前行,全省每年平均购买演出9000余场,创建了赣州、新余、九江3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记者了解到,2014年开始,江西省在22个县(市、区)分两批开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试点工作,推动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跨越式发展。2015年12月,江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及配套的《江西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实施标准(2015-2020)》。为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江西省财政每年出资1.2亿元,用于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其中1千万元专门用于购买省直院团演出。五年来,全省每年平均购买演出9000余场,极大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广受群众好评,成为江西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一项惠民工程;每年组织开展“百姓大舞台”公益展演、赣鄱“群星奖”、“服务农民工”文化志愿行等1.2万余场群众文化活动,形成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江西省创建了赣州、新余、九江3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九江市文化亲民“八个一”工程、吉安市农村文化“星火”工程等6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2013年第五次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结果显示,全省上等级馆104个,其中一级馆40个,二级馆40个,三级馆24个,上等级率达93%。新余市、萍乡市等地一批市、县重点文化设施相继竣工。2017年底,江西将建成符合“五个一”建设标准的乡、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7000个,全省覆盖率达三分之一。(魏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