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近日,由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省森林工业总局联合主办的2017森林生态旅游学术论坛在亚布力召开。围绕“全域旅游背景下森林生态旅游发展”这一主题,来自国内和省内的专家学者提建议、献良策,为我省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建设全国一流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夏季健康养老基地和全域旅游示范区问诊把脉。
补齐“短板”形成完整系统
“森林旅游应该是以森林为主体吸引物,公益性为主,全民参与,使游憩者获得休养、教育,经营者获得收入的游憩活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旅游学院院长、国家林业局森林旅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钟永德博士说:“在全世界范围内以森林游为代表的野外活动早已蔚然成风,在美国,林业收入的75%来自森林旅游。反观在我国拥有全国顶尖森林景观资源的黑龙江,这一比例还很低,究其原因是我们的设施、装备还处于落后状态,没有形成体系,成熟的森林旅游需要森林游览、娱乐、自然教育、度假、露营、养生等一套完整的系统,在休憩、娱乐外还能让大家知道森林的价值及其对于国家的意义。现在很多业内人士都在谈森林的养老功能,可远离城镇的医疗设施与医疗资源单方面谈养老,只能是一厢情愿,很难真正打动有此需求的游客。”
江苏省林业科学院专家张纪林也指出,旅游供给侧需要结构化创新,单纯的自然体验访客下降速度快,优化要素配置包括吃、住、行、穿、游、购多个环节。旅游活动和商业板块互动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抓好“互联网+”提升服务质量
黑龙江大学教授、省科顾委旅游组副组长崔玉范说:“现代旅游市场营销已经演化为一门深刻的学问,这背后体现的是市场供求关系的此消彼长。2010年以后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遍地开花,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少景区游客不足,难以为继,旅游市场彻底进入供过于求阶段。这时候就需要旅游经营者清醒地看到自身的长处和不足,细分市场需求,打造独特品牌。”崔玉范说:“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的作用不可忽视,‘互联网+’旅游创建的智慧旅游服务平台,一方面可以为旅游者提供包括旅游前的行程规划、咨询、预定;旅游中的景区导航、语音导游、购物、餐饮、住宿、交通;旅游后的意见反馈、服务评价,售后服务。同样为旅游管理部门和经营者实现智慧管理,内容涵盖旅游预测预警、景区电子门票、监控管理、运营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旅游产品开发等。”
崔玉范还指出,经营者要抓住旅游淡季这个“黄金时间”加强培训,建立智库。同时他提醒,“画大饼”、“下诱饵”的景区托管现象,必须给予足够警惕。
发展全域旅游破解松散难题
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吴相利指出:“森林具有亲近自然、观光体验、健康养生、保健医疗、度假、科普文化等综合旅游价值。可以说森林旅游市场前景广阔,但市场潜力并不能保证每一个森林生态旅游项目都能获得成功,过热发展甚至可能导致一些项目失败。纵观当前国内的森林旅游市场,存在品牌不靓、缺乏突出主题和中心、旺季短、收益低、机制不灵活、产业关联差、市场定位模糊等问题,繁星满天却形不成星斗格局,孤立分散难成优质品牌。我们的旅游产品必须有特色,要根据自身发展水平进行创新。”
省森工总局副局长马椿平介绍,我省生态旅游资源60%以上在森工林区,发展全域旅游正是破解松散难题的“金钥匙”,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结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记者那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