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发卡里还有2000多元,美发店突然关门了;去年办了张家政卡,今年就不让用了……近年来,类似“会员卡”、“储值卡”的预付费消费卡被越来越多的商家使用,但由于消费周期长,监督缺失,它已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问题。进入第四季度,华商报24小时新闻热线029—88880000接到关于“会员卡”、“储值卡”等方面的消费投诉明显增多。
市民投诉
案例一:洗车店家“撤摊”会员卡成“废卡”
西安市民吴女士为了方便,在超市外一家洗车店办了张会员卡,可没想到不到一年,洗车店就“撤摊”了。
“会员卡还有10次洗车的额度,现在卡上的电话也打不通了。”吴女士向华商报24小时新闻热线反映,称自己去年冬天在建东街华润万家超市外一家名为“思路莱”洗车店办了一张会员卡,共向店家付了398元,可洗15次车和免费打蜡。“我9月中下旬还去洗了一次车,10月初再去却发现店已经没了,当时搭的简易棚也拆掉了。”
吴女士说,去年冬天,她逛完超市刚出门,就有人给她手里发传单,向她推销会员卡有优惠,吴女士了解后觉得挺划算,且这里距离她家也近,比较方便,就办了一张卡,同时还登记了自己的名字、车牌和手机号。“没想到才用了5次店面就没有了,我问停车场的保安,他们都说不知道搬到哪里去了。”
“当时办卡时,销售人员说他们在太华路、咸宁路等别的地方也有店,前几天我还专门到太华路的店面去咨询,对方称他们与建东街的店面是产品联营,可以继续服务洗车,但每次需缴纳一定费用。”吴女士说。
从吴女士提供的会员卡正反面的照片中记者看到,除了介绍店面信息外,卡反面还列了4个持卡须知,还有一个服务电话。
10月25日下午3时许,华商报记者来到建东街华润万家咨询保安后得知,停车场东南角一配电房旁此前确实有一家洗车店,前几日已经拆掉了。随后,记者在配电房一侧墙上看到该洗车店的两个宣传牌,不过由于悬挂的时间较长,宣传牌面已泛白,很多字看不清。
“这个洗车店撤走有十几天了,具体啥原因我也不清楚,不过最近总有人在问我洗车店的信息。”附近一名商贩称。
10月27日上午,华商报记者多次拨打会员卡反面的服务电话,可始终未打通,总是提示正在通话中。
案例二:花四五千元办餐厅储值卡 换了“老板”就失效
卡里余额还剩近2000元,餐厅竟以“换了老板”为由,不接受客人使用之前的储值卡,这让市民王女士很气愤。
王女士称,去年在西安市北大街一家餐厅办理了一张储值卡,当时充了四五千元。由于工作单位就在附近,常跟同事去该餐厅吃饭。今年夏天,她发现该餐厅停业了,“服务人员说餐厅正在重新装修,暂停营业,建议我们恢复营业后再来消费。”
让刘女士没想到的是,10月中旬,她再次来到该餐厅时,想用储值卡结账时,服务员却称“没有查到储值卡信息”。“服务员还说他们换了老板,之前客人办的储值卡不能用了,我卡里还有将近2000元没消费呢,怎么能说作废就作废?”
王女士当即找到餐厅经理交涉,对方开始也称“查不到储值卡信息,换了老板后就不能用”,后来看王女士态度坚决且不肯让步,最终表示“查到了储值卡信息”,也承诺卡内余额可以继续消费。
尽管如此,王女士心里仍然很不舒服,“看来以后真不能办这类储值卡,说作废就作废,一点保障都没有。”
案例三:美发沙龙关门 想退卡找不到人
从今年9月至今,华商报记者陆续接到数名市民投诉,西安市小寨东路一家名为“韩国李勋美发沙龙”的美发店突然关门,让很多在该店消费了十多年的老顾客“措手不及”。
市民刘女士称,自己是这家美发店的老顾客,一直在这家办理会员卡,“今年8月份,我突然发现这家店关门了!”想到自己会员卡内还有1700元没有使用,刘女士尝试拨打该店老板的手机,但发现已成空号。
9月15日,华商报还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报道。
10月25日,刘女士称,前两天该店以前的一位店员联系到她,称现在有新老板接手了美发厅,以前会员卡内余额可以继续使用。
在该店办了会员卡的王女士则称,自己前两天发现这家店又开门营业了,“我想退卡,但店员说退卡不可能,只能继续用。搞不好哪天再关门,我找谁去?”
10月26日下午,华商报记者来到小寨东路,该店位于翠华路十字东侧,店铺门头招牌上的店名已被去除,只剩“美发沙龙”四个字。店内有几名顾客正在染发、烫发。
当记者询问该店之前是不是“韩国李勋美发沙龙”时,一位坐在收银台的男店员说:“现在已经不是了,换了老板。”
记者又咨询以前办理的会员卡能不能继续使用,该店员说:“可以用啊,比如你消费了100元,可以在卡里扣除50元,然后你再交50元现金。”
当记者问会员卡内余额能否退款时,一位女店员说:“不行,要退只能找以前的老板。”店员还表示,之前老板的联系方式他们都不清楚。
案例四:卡内余额没用完 游乐场关店不营业
“储值卡使用期没到,游乐场就关门了,太气人了。”近日,西安市民李女士向华商报投诉道。李女士称,她两年前在南稍门中贸广场内的乐宝王国办理了一张储值卡,共充值1000元,目前卡内还有500多元。今年9月初,带孩子去玩时,发现里面正在装修,等到10月6日再次去时,看到里面已经装修完毕正在营业,就向店员提出将卡延期。“可是店员却说,一切都是电脑系统控制没法延,我提出退卡要求也被对方拒绝。”
随后,李女士又到广场1层服务台反映此事,发现服务台旁边立了一个提示,内容是该游乐场未及时缴纳相关费用,建议消费者向其经营者联系,或者向消协反映。
李女士说:“最近我再去时发现该游乐场关门了。之前给孩子在别的游乐场也办了张卡,后来那个游乐场因种种原因关闭,但其负责人称可以随时带孩子去其他的店玩。我建议市民办卡消费时尽量选择大店面,有保障。”
10月25日下午4时许,华商报记者来到该游乐场,发现店外卷闸门紧闭,透过一旁的围栏看到场内一片漆黑,游乐设施及办公电脑都在里面。
随后,记者来到广场1层服务台,看到了李女士所说的提示,通过咨询服务台的工作人员了解到,该店已经关闭。工作人员称,他们虽没有权利要求游乐场给消费者退卡,但会继续与其联系,督促其尽快给决各位消费者退卡,同时建议消费者可以向消协等有部门进行举报和申诉。“我们这有该游乐场人员的电话,你可以联系一下,看能否尽快退卡。”一名工作人员称。
10月27日,李女士多次拨打服务台提供的手机号,均无人接听。当日,记者也尝试拨打还是无人接听。
数据
预付卡消费投诉逐年攀升 美容美发、健身行业是重灾区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全国预付卡消费投诉年均增长35.7%;2015年达到2.93万件,投诉主要集中在美容美发、健身等行业,投诉量分别占33.9%、27.3%。
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则指出,有关部门估算,2014年国内预付卡销售规模为9068.8亿元,其中约一半发卡行为未纳入监管。
从趋势看,备案企业数量也有所下降,中国商业联合会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国已有3648家发卡企业备案,相比2014年备案企业数量下降19.7%。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数据显示,2015年预付卡发卡机构合计发卡2.59亿张,金额761.43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8.37%和2.77%。数亿张的预付卡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多用途预付卡能够跨地区、跨法人、跨行业使用,涉及衣食住行,如可以在大型百货商场以及超市、餐饮、健身、体检、医疗、美容等众多签约商户消费。
此外,单用途预付卡除了商务部《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中提到的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之外,还有类似单用途健身卡、医疗卡、体检卡、教育卡等等,这些均游离于法规监管之外。
原因
商家为啥爱让顾客办储值卡消费?
一位从事美发行业近7年的人士告诉华商报记者,让顾客办理各种形式的储值卡、预售卡,对商家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圈钱”办法,“举个例子,很多人为了价格划算享受优惠,就花两三千元办了健身卡,去个几次坚持不下来就放弃了;又或者大家在餐厅办了储值卡,消费完后剩了点钱,可能也就是很少的十几二十元,如果办卡数量大,这笔钱就是不小的数字,这些钱可都归商家了。”
一位洗车行负责人也称,让顾客办理会员卡,是为了“留客”,“没有哪个老板光想圈钱不想把生意做好的,大家都想留住客人,办会员卡就是最好的办法之一,只要你卡里有余额,或可以给办卡客人合适的优惠,就能留住客人,让人持续在你店里消费。”
维权
遭遇储值卡消费问题 如何维权?
华商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预付卡消费主要容易产生三种问题:消费者办卡后,因客观原因不愿再进行该类消费服务时,申请消卡退费十分困难;消费者办卡后,商家办卡时承诺的优惠条件往往并不能完全兑现;消费者办卡后,遇上商家“跑路”。
遭遇预付卡消费纠纷,该如何维权?
华商报记者了解到,根据商务部《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中规定,企业在发售预付卡时,需要备案,如果不备案,消费者可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
许多消费者认为,遇到预付卡消费问题,只要拨打12315就能解决,其实不然。10月27日,华商报记者从西安市消协了解到,遇到类似问题时,如果商家还在,可以拨打12315或向消协投诉,由消协进行调解处理。但如果遇到商家“消失”,消协无法找到被诉方,自然就无法通过调解等方式帮消费者维权。在这种情况下,建议消费者到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报案,或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解决。
律师
办卡价格过低或者期限过短的要谨慎消费
有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如果想办储值卡等预付消费卡时,一定要谨慎,细看合同条款,通过体验课程、查看证件等方式,判断商家的履约能力,慎防被商家圈钱后跑路的陷阱。
即使对于有经营资质和信誉较好的商家,也不应掉以轻心,应注重留存消费合同、缴费凭证等相关证据,以备维权之需。消费者遇上不能兑现承诺的商家时,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个人权益,更要善于及时发现问题,保留事实证据。
陕西一叶律师事务所律师徐睿国也表示,首先,要搞清楚消费者办的卡是期卡还是次卡。如果是期卡就要看看期限是否在使用期期内,如果在使用期内,有两种解决途径:一种是可以去消费者协会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另一种是通过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解决。
“建议消费者在办理各种年卡、季卡时要注意店铺的知名度、价格等相关资料,知名度一般的就要谨慎办理,对于价格过低或者期限过短的要谨慎消费,否则容易造成店家后续的履行不能。”徐睿国称。
徐睿国还表示,针对案例三的情况,如果目前营业店铺的店名及工商登记没有重新变更的话,应该承担之前老板的债权和债务。
华商报记者 马群 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