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开创儿童绘画新技法 获评市级非遗
北碚复兴小学教师欧兴德教学近30年桃李满天下,学生作品屡屡获奖
欧兴德向学生教授儿童线描画。
在风景秀美、乡村气息浓厚的北碚复兴,经常看见他带领着一群孩子,背着画夹、手持画笔出没于老街巷道、田间村落、乡村集市……“不能让农村学生有美的缺失。”
他就是复兴小学教师欧兴德,6年党龄、近30年教育生涯。他用执着守护复兴地方传统美术文化,开创农村儿童线描画。因为他的推动,这一传统绘画技法成功申请“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
19岁开始为农村学生绘画引路
1988年,19岁的欧兴德从江北县师范学校美术班毕业,被分配到复兴小学。
教师难教、学生不学,当地老百姓将美术学科比喻为“副科”或“豆芽”学科。面对这样的现实,想到儿时自己也就读于农村小学,没机会接触到美术,造成了对美的缺失。而今作为专业美术教师,欧兴德知道,自己有责任让今天的学生不走自己的老路,于是他决定以自己所学,响应农村美术教育的需求。
欧兴德从茶杯、水果、铅笔盒到一间房、一棵树,开始了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蹒跚起步。但是在教学中,他发现学生的线描作品始终是乱的、花的,画得不好,学生们兴致不高。
结合传统创造小学美术新方法
要改变现状,必须要改革。欧兴德在心里默默地许下承诺:必须寻找一条真正适合农村儿童成长的美术教育路径,既不给农村家庭增加经济上的负担,又让学生掌握绘画技能技巧。
其后的数年间,他不断寻求教学上的创新,不断走访美术学院专家与当地民间艺人,查阅复兴镇志和江北县志等资料。终于,一项起源于清朝末年、有百余年历史的传统美术项目——复兴镇农村线描画引起了他的关注。
欧兴德将传统线描画与学生的线描画一对比,问题找到了,学生作品“乱”的根源是画面中重复和交叉的线。因受小学生年龄、生理特征和心理认知的影响,年仅几岁的小学生根本把握不好线条的重叠与交叉。而传统线描画以平行线画法为主,工整,易学。
其后的近十年时间里,欧兴德不断总结和反思,终于探究出了一种以平行线为儿童线描画表现语言的美术学习方法。对这一传统画法去繁就简,结合农村儿童的生活认识,总结归纳出117种儿童线描画图示,将高山小河、农村房屋、锄头背篓等生活味更浓的元素融入画中,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就被提起来了。
助推当地传统画法获市非遗
2010年,北碚区政府授予复兴小学为农村教育特色岗位“线描画艺术工作室”。作为工作室主持人,欧兴德进入北碚区高端人才流动站学习,冒着寒冬酷暑,早出晚归。
回校后,他每周组织一次工作室业务研讨学习活动,将学到的前沿教育理念毫无保留地传达给工作室研修教师。通过长期的传帮带和组织、引领美术教师团队参与市、区级课题研究,培养出了陈忠祥、肖一、牟佳和王世川4名区级美术骨干教师。
经过欧兴德20来年不断的努力,对这一传统画法创新改良,终于在2011年成功获评“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桃李满天下学生画作飞出国门
近30年的教学生涯,欧兴德桃李满天下。
最让他高兴的是,他教过的学生有不少人回到家乡,与他一起并肩教书育人。“还有不少学生远在北京上海等地,从事平面设计等与绘画相关的专业。”
他辅导的学生获国际国内各项大奖的有400余人次,其中13件入选“北京奥运会”国际儿童画展,28件作品亮相“中国上海世博会”,86件作品应邀到香港展览。
此外,学生们的作品还走出了国门,到国外展览,受到好评。其中有6件作品参加亚洲少儿绘画展,12件赴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交流。
浙江、贵州、云南、四川、西藏等20余个省市教育考察团到学校交流。同时,复兴小学还与香港、上海、广东等地60所中小学建立远程交流平台。
线描画是农村学校教育奇迹
欧兴德潜心研究出的农村儿童线描画,享有“天真寓平淡、素笔写乡情”的美誉,受到各级领导和专家的认可。
教育部教师司王定华司长认为,“该课程带动了学校的全面发展,促进了教育公平,缩小了城乡差距。”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田慧生院长认为,“农村儿童线描画校本课程的建构让人很感动、很震撼、很惊讶,我认为这是农村学校教育的奇迹。”
“现在农村都在开发,有很多农村常见的生产工具都在消失,我将在学校的空余地方,收集石磨、蓑衣、水车等承载农耕文化元素的物品,供学生们描摩。”欧兴德谈到了他的下一步打算,既要画出新农村建设的成就,也要注重保护和传承。“我要教孩子们绘画技巧,也要教他们用画纸,留住我们的乡愁,留住传统文化的根。”
十九大后农村教育将迎来春天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他认为,“有质量”三字,清晰指明了未来教育发展的一大着力点。
欧兴德欣喜地表示,教育从“广覆盖”向“有质量”迈进,既是百姓的新期待,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不能让农村学生有美的缺失”这一观念,就是有质量的教育在实际中的体现。
他认为,今后国家将更加重视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薄弱学校、贫困地区、困难群体倾斜。“相信未来,国家政策将会让琅琅书声遍布乡村,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本报记者 杨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