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四川 » 正文

全球报道:城市空间新布局 构筑成都发展“本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1-04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城市空间新布局 构筑成都发展“本底”城市发展空间布局是城市发展的“本底”。按照《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
原标题:城市空间新布局 构筑成都发展“本底”

城市发展空间布局是城市发展的“本底”。按照《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我市将构建“一心两翼一区三轴多中心”的网络化市域空间结构,并构建“两山、两网、两环、六片”的生态格局。

龙泉山绿意盎然,未来将成为城市中央绿心 本报资料图片

关键词 一心两翼一区三轴多中心

规划网络化市域空间结构

何谓“一心两翼一区三轴多中心”的网络化市域空间结构?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一心”指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两翼”为中心城区和东部城市新区。其中中心城区为11个市辖区以及高新区和天府新区直管区城区;东部城市新区包括龙泉山东侧空港新城、简州新城、淮州新城、简阳城区四个产业新城。“一区”指龙门山生态涵养区。“三轴”指南北城市中轴、东西城市轴线、龙泉山东侧新城发展轴。8个区域中心城构成“多中心”。

一心

按照规划,龙泉山将由生态屏障提升为“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的城市中央绿心,承载生态保育、休闲旅游、体育健身、文化展示、高端服务以及对外交往功能,形成两翼共享的世界级品质城市绿心和国际化城市会客厅,带动城市品质提升。

两翼

推进中心城区品质升级,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功能核心区。

完善城市中心体系,推动中心城区品质提升和功能升级——规划形成由“2个主中心,3个综合型副中心,8个专业型副中心,多个片区中心”构成的多级中心体系,提升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提升城市服务品质。

优化用地布局和结构,形成组团式城市布局——严格控制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总量,提高中心城区用地集约化水平,至2035年,规划城市建设用地总规模为1334平方千米。延续扇叶状组团布局,合理调控城市用地结构,有序推动城市各项建设。

高水平规划建设东部城市新区,培育国家中心城市功能新极核。

预控生态格局,形成山水融城的空间布局——突出生态环境保护,严格划定和管控生态空间,串联城市绿道和慢行网络,建设水城相融、蓝绿互映的生态宜居之城;注重城市特色营造,依托自然山水资源,融入成都传统营城理念,强调规整秩序与自由灵动相结合的布局模式;强功能布局引导,各组团紧凑布局。

坚持用最先进的理念规划建设管理东部城市新区——高标准规划建设交通市政基础设施体系,构建以东部城市新区为交通枢纽门户的对外综合交通体系;适度超前建设一批精品力作,提升城市魅力,统筹考虑城市整体风貌、文化传承与保护,加强建筑设计系统引导;坚持建管并举,创新城市综合管理体制,努力使未来东部城市新区成为没有“城市病”的城区。

一区

龙门山生态涵养区是成都、成渝乃至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也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敏感区域,将保障生态安全作为主要任务,坚持绿色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发展示范区、展现历史文化和美丽自然山水的典范区。

坚持生态保育、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并重,加强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野生动物栖息地、风沙防护区的保护,切实控制水土流失,强化小流域综合治理。

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民生活改善相协调、与山区乡镇生态化发展相促进,发挥自然山水优势和民俗文化特色,促进山区特色生态农业与旅游休闲服务融合发展。

强化城乡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共同责任,将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作为促进山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重点支持水资源保护、生态保育建设、污染治理、危村险村搬迁安置、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提升,切实改善乡村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三轴

东西城市轴线是成渝发展主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成都文创核心功能以及商业休闲、商务办公等服务功能为主的综合发展轴。

南北城市中轴是成德绵眉乐发展主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成都金融中心、科技中心、对外交往中心核心功能以及商业商务、行政办公、文化体育、会议会展等服务功能为主的综合发展轴。

龙泉山东侧新城发展轴是四川省龙泉山东侧现代产业带发展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串联各新城城市中心,以商业商务、行政办公、文化体育等服务功能为主的综合发展轴。

关键词 两山、两网、两环、六片

提高生态质量和稳定性

规划方案提出,以底定城,锚固全域的绿色空间底线。在市域内构建“两山、两网、两环、六片”的生态格局,包括龙门山和龙泉山、岷江水系网和沱江水系网、环城生态区和环二绕生态环以及六片生态绿隔区。涉及生态格局的区域需要加强保护其生态功能。以生态格局为前提,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硬约束,按照“三生统筹”“多规合一”的原则,划定市域生态、农业、城镇空间。

以气定形,划定城市的通风廊道界限。结合生态绿隔区、环城生态区和城市内部的道路、河流、公园绿地划定城市通风廊道,严格管控通风廊道范围内的开发建设和空间形态。

加强龙门山、龙泉山生态保育和生态修复。加快生态移民,加强规划建设管控,实施森林抚育和低效林改造,推进植被退化区域和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提升水土保持和生态服务能力,强化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功能。

保护河湖湿地,建设宜居水岸。对岷江、沱江水系27条主要河流进行保护,开展河湖湿地生态修复,建设宜居水岸。大力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加强小流域水环境治理,提升水质,加快亲水驳岸生态化改造,提升滨水岸线环境。

加强林盘保护和开发利用。保护川西特色林盘。保护特色林盘的完整形态,包括其生态环境以及川西传统风貌建筑。充分挖掘林盘文化的乡土特色和人文价值。

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以龙门山、龙泉山、六片生态区为基础,依托岷江水网、沱江水网、环城生态区、环二绕生态环的网络化联通,构建覆盖市域的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加强环城生态区和兴隆湖区域保护。环城生态区生态要形成多样水面(河渠、湿地、水田、湖泊等)、森林、公园景区及广袤农田构成的生态系统。兴隆湖区域重点加强河、湖、湿地水生态保护和修复,打造城市海绵体,建设城市生态区。

加强世界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生态空间保护。依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风景名胜区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保护世界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饮用水源保护区。

温馨提示

市民可以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共绘美好成都”进行意见表达,也可以在成都规划公众平台http://www.cdgh.gov.cn/进行留言;还可以到成都市规划馆了解规划方案,提出意见。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