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辽宁 » 正文

全球报道:抚顺投资五千余万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1-07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投资五千余万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大房子村木栅栏里的农家院。(新宾县委宣传部供图)11月5日,记者在新宾满族自治县木奇
原标题:投资五千余万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大房子村木栅栏里的农家院。(新宾县委宣传部供图)

11月5日,记者在新宾满族自治县木奇镇大房子村采访,行走在村内,只见群山环抱间,两排满族风情的农家乐小院依街而建,面积5000平方米的特色民居青砖黑瓦白墙面,景点和商铺设置满文和汉文牌匾,桥梁和街道上也都有满族文化元素,木栅栏里的农家院不断有笑声飘散出来……

“大房子村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一条可供复制的道路。这几年,我们明确了‘以旅促农、以旅助农、以旅富农’的发展目标,正在促进大房子村由单一型农家乐向综合体验性产品的升级转化。”新宾县旅游局局长江艳梅说,大房子村人均耕地不足0.08公顷,“地薄人穷”成为长期难以破除的顽疾。近年来,依托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近1/5的人家办起了农家乐,年收入多则十余万元,少则七八万元,大房子村也从一个典型的穷山村蜕变成一个乡村旅游发展示范村。目前,大房子村全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6000万元。

今年3月,国家民委命名全国717个村寨为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其中,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新宾镇蓝旗朝鲜族村和新宾满族自治县木奇镇大房子村被选中。至此,抚顺市共有6个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从2009年开始建设至今,这些村子面貌日新月异,较为成熟的村子业已成为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支点。

2009年,抚顺市启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工作以来,结合百乡万户惠民工程、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等具体工作,当地改变的不仅是“面子”,更是“里子”。

民居风貌改造常被人们简称为“穿衣戴帽”,即在原有民居的基础上,坚持保护、开发和利用并重的原则,结合本村实际,一户一图、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由政府出资改造。完成改造后,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建设成熟的村寨则可以直接发展旅游业,化民族民居为旅游民居。2010年以前,新宾县永陵镇赫图阿拉村的民居和东北其他农村地区的建筑没有区别,2010年启动民居风貌改造后,房屋变样了,红、绿、黑为主色调的垂花门、月亮门回归了,满族庭院意境出现在一个个小院里。

选址之初,抚顺市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还充分考虑到景区距离、交通路段、旅游资源等因素。建设中根据特色打造,许多村寨的居民都吃上了“旅游饭”。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及其辐射到的周边地区中,通过村寨建设,自来水改造、特色巷道、设施农业、环境整治等问题得到解决,拓宽、维修了村道、巷道,通电、通水、通路率达到100%;抚顺市民委与各地政府共同合作,扶持发展种鸡养殖、野生黄精驯化、黑木耳种植、蓝莓、香菇等项目,调整产业结构,带动了周边普通农户增收致富。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抚顺市共投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000余万元,并整合其他渠道资金约4000余万元,全部用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直接受益各族群众7000人。2016年,专门用于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的资金达580万元。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