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云南 » 正文

全球报道:苗族服饰制作手工艺曾濒临失传 云南“五彩霓裳”在传承中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1-08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苗族服饰制作手工艺曾濒临失传 云南“五彩霓裳”在传承中发展秋日午后,30岁的苗族妇女杨学菊正忙着在院子里撕麻皮、纺
原标题:苗族服饰制作手工艺曾濒临失传 云南“五彩霓裳”在传承中发展

秋日午后,30岁的苗族妇女杨学菊正忙着在院子里撕麻皮、纺麻线,为制作苗族服饰精心准备着。“一定要拥有一套美丽的盛装。”她说。

杨学菊是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耈街彝族苗族乡土皮太村村民。她所说的苗族盛装由包头、上衣、披肩等大小18件套组成,被形象地称为“十八一朵花”,也因其色彩斑斓得名“五彩霓裳”。

尽管从小就开始学习制作苗族服饰,如今杨学菊依然需要在婆婆的指导下才能完成所有工序。“过去有段时间由于缺乏制作的麻原料,苗族服饰制作手工艺濒临失传。”她一边纺织一边说。

土皮太村党总支书记段开荣介绍道,随着2006年昌宁苗族服饰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昌宁县积极争取麻原料种植项目。2014年起,耈街乡每年种植100亩麻原料,分布于土皮太村和打平村的7个苗族聚居村民小组,每亩补助种植户500元。

“近年来,县乡还通过建设传习所、开展培训等措施保护传承苗族服饰。”耈街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王苏强介绍,“十二五”以来,昌宁苗族服饰共获中央专项保护资金115万元、各级各类资金350余万元。(林碧锋)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