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四川 » 正文

全球报道:成都或明年四月公布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标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1-11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成都最快明年4月公布标准成华区双桥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生进驻 成都晚报记者 林姝霏 摄影 王欢城市
原标题:成都最快明年4月公布标准

成华区双桥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生进驻 成都晚报记者 林姝霏 摄影 王欢

城市治理的核心是人,重心在社区。成都高品质推进城市社区发展治理,顺应特大城市治理需要,探索构建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城市治理体系,并在全国率先成立市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推动城市发展从产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从生产导向转向生活导向,不断提升特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按照《成都市社区发展治理“五大行动”三年计划》,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成都晚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成都市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正与国内专家合作,制定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的详尽标准,该标准最快将于明年4月对外发布,届时将为建设示范社区提供参考。

推行“街长制” 整治背街小巷

我市共有背街小巷4336条,需要整治的有3257条

主街干道是城市的“面子”,背街小巷是城市的“里子”。目前,我市共有背街小巷4336条,需要整治的有3257条。我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30条”中提出推行“街长制”,这可谓是整治背街小巷“乱象”的良方。作为武侯区首个“街长制”试点,望江路街道辖区38条街道的显眼位置,均公示了街长、包街干部、文明劝导员和保洁负责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手机24小时不关机,是对街长的基本要求。作为负责红瓦寺街的街长,汪建均的日常工作包括城市管理日常巡查、督促商家店铺履行“门前三包”、督促清理环境卫生“脏乱差”,整治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工地“乱象”、河道乱污和违规搭建等问题。为了保证市民能随时拨通电话投诉问题,汪建均每天都要保证手机电量充足,做到手机不离手。

我市街长队伍不断壮大。青羊区少城街道办辖区49条街巷,全部配备了街长进行日常巡查、劝导;在天府新区华阳街道锦江社区,7名街长专门为商铺商家服务;成华区创新“街长制”,设置城市管理服务站,每个街长带领1个工作小组;双流区不仅有街长,片区还有片长、巷道有巷长。全区片长、街长和巷长加起来超过200人。

开全国先河 设立市委社治委

统筹协调城乡社区治理原本涉及的40多个部门

目前,我市有城市社区788个、涉农社区1079个、村2471个,“条块分割、资源分散”是城乡社区治理长期存在的问题。为此,我市在全国首创,专门设立了一个负责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改革工作的职能部门——成都市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简称市委社治委)。另外,我市各区(市)县也将对应组建负责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的党委机构,各镇街明确机构推进落实,形成工作机构纵向的“三级网络”。

市委社治委采用联席会议、责任清单等工作方式,统筹协调原本涉及40多个部门的城乡社区治理工作。同时,探索建立个性化目标综合考核评价标准,重点促进社区权责对等,既还权赋能,又切实减负。

近日,成都市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的意见》明确,要推动社区职能归位,街道(乡镇)不再承担招商引资职能,并取消相应的考核指标。“此举将推动社区发展取向从以GDP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市委社治委负责人介绍,今后将突出街道(乡镇)统筹社区发展、组织公共服务、实施综合管理、优化营商环境、维护社会平安的主体责任。为社区“减负”的行动正在成都全域铺开。锦江区双桂路街道牛沙路社区党委书记郭昕对此感触颇深。几年前,成都市社区工作重心尚在招商引资上,绝大部分街道(乡镇)对社区都有经济指标考核任务,另外还要承担各类行政事务(有的社区要承担200余项),小区违章建筑也让社区介入处理,但社区工作人员没有执法权限,常常感到力不从心。随着锦江区率先在全市实施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将招商引资等经济职能从街道办事处剥离,情况发生了转变。“剥离了经济考核指标,社区能更好地为居民服务。现在,养老和托管需求都能在社区解决。”郭昕说,其所在社区设有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儿童托管班,还专门腾出房间改造成排练厅,供老年人唱歌、跳舞、时装秀。

细化“五大行动”

制定三年计划

切实解决一批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及城市品质提升密切相关的具体问题

近日,市委社治委针对成都市社区发展治理“五大行动”进行了细化,制定了《成都市社区发展治理“五大行动”三年计划》。根据总体目标,我市到2020年将切实解决一批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及城市品质提升密切相关的具体问题,使市民居住的生活环境更加美观、街区特质更加彰显、社区服务更加高效、基层社会更加和谐,社区居住舒适度、人文感知度、生活便捷度、公共安全度得到全面提高,建成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实现城市综合实力争先进位与人民生活品质改进提升相得益彰。

在实施老旧城区改造行动方面,到2020年,我市将全面完成棚户区改造4.68万户697万平方米、改造88个城中村项目20738户、改造老旧院落1820个。

实施背街小巷整治行动方面,要求以中心城区、郊区新城城市建成区以及国家级和省级重点镇、旅游场镇为重点,整治背街小巷“乱象”,切实解决背街小巷“脏乱差”问题,畅通街区街巷“微循环”,实现街区留白增绿。

实施特色街区创建行动,以建设小街区规制为目标,从城市空间尺度上针对社区建筑功能、密度、高度、体量、色彩建立设计导则,打造特色乡镇街区,进一步彰显“老成都、蜀都味、国际范”的独特韵味,打造精品开放街区200条。

实施社区服务提升行动,要求坚持以“服务居民、服务企业”为导向,创新服务机制,不断提升社区服务供给能力、质量和效率,特别是在实施“互联网+”社区便民服务计划上,要建设信息服务终端设备和一体化信息服务站,打造一批示范点。

实施平安社区创建行动,要求推动政府、社会、市民共商共建共享,用新发展理念凝聚城市精神,培育“向上、向善、向美”的社区精神。

专/家/访/谈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

研究所副研究员肖林:

成都社区发展治理

遵循了新发展理念

成都市委作出的推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的决定,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了中央对城市工作和城乡社区治理的新部署和新要求。

成都社区发展治理改革探索的鲜明特点是,把城市与社区、发展和治理更为紧密地结合起来,找准了城市发展定位,遵循了新发展理念。成都提出“建设和谐宜居生活城市”的目标,视“生活城市”为城市发展的“最高境界和最持久的竞争优势”。这一部署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城市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统筹起来,把乐业和宜居统一起来。

其次,成都以城市发展引领社区发展,以社区治理夯实城市治理。在“生活城市”总目标指引下,提出建设品质社区、活力社区、美丽社区、人文社区、和谐社区的具体目标和举措;从城乡社区发展微观层面落实城市发展的持续性和宜居性,以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夯实城市治理基础。

再者,成都以党组织建设为关键,努力探索基层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新路径。在城市层面,专门设立了市委社治委,负责统筹指导、资源整合、协调推进、督促落实;在社区层面,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主线,不断完善“一核多元、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机制。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