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云南 » 正文

全球报道:千年梯田长出“新农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1-12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千年梯田长出“新农业”(聚焦现代农业新体系)“梯田是咱的命根子,不种不行!”云南省元阳县新街镇大鱼塘村年过六旬的
原标题:千年梯田长出“新农业”(聚焦现代农业新体系)

“梯田是咱的命根子,不种不行!”云南省元阳县新街镇大鱼塘村年过六旬的卢正学道出了无奈,家里田少,种稻不赚钱,孩子们进城后不愿回来,往后谁来种田?

这也是哈尼梯田的尴尬。1300多年来,这里的百姓把山川开垦成生态农业奇观,“森林—村寨—梯田—水系”融为一体。然而,如今的哈尼梯田,既面临“谁来种地”考验,也面临生态保护压力,怎么换个种法?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推广“一水多用、一田多收、粮渔共作”,让古老的土地焕发生机。

“粮渔共作”转方式,一亩地产生几亩效益

大鱼塘村海拔高,村民只能种一季水稻。卢正学家里十口人,仅有一亩多地,他说:“一年能打500斤米,自己吃都不够,家里主要收入靠两个儿子在外打工。”

村里人种的是红米,偶尔也在田中放养些鲤鱼,“放多少鱼,基本看心情”。元阳县农业局水产站站长李梅告诉记者,哈尼人在梯田养鱼、养鸭古已有之,只是数量较少,主要自给自足。

哈尼梯田的命运不仅关系村里人的生计,更关系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传承。“总有一天我干不动了,孩子们也不愿种,到时候别说哈尼古歌、哈尼舞蹈,就是想找说哈尼话的人也难了。”卢正学说。

改变传统种植方式。政府推动,龙头企业、科研单位参与,2016年6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与中海渔业公司联手,进行了“稻鳅共作”示范试验。泥鳅市场价格较高,可以与水稻同步生长,其排泄物能补充稻田养分,一亩地产生几亩效益。

大鱼塘村村民李正福,如今把田流转给了呼山众创农业开发公司,一年每亩地租金1200元。除了租金,他还可以到基地上班,每月收入2000元。

“如果只种稻肯定亏钱,目前基地流转260亩水田,主要用于做稻鱼鸭共作,基本盈亏平衡。”呼山众创公司大鱼塘基地负责人张卫说。

元阳县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在新街、牛角寨、马街等乡镇实施“稻鱼鸭”综合种养基地2.8万亩,初步形成“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养殖户”的“稻渔共作”综合开发模式,在有效保护哈尼梯田生态系统的同时,亩产收益大幅提升。经测产,示范区亩产值达1万元,辐射带动区亩产值8030元,一水多用、一田多收,实现了“百斤粮、百斤鱼、千枚蛋、万产值”的综合效益。

“保住了哈尼梯田,才能吸引更多游客,旅游业发展起来,更多村民就可以本地就业,而到了插秧、收割季节,村民又可以成为基地工人,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哈尼农耕文化、哈尼古歌等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传承。”李梅说。

新型主体当“车头”,老梯田变身万元田

发展立体农业,离不开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带动。

大鱼塘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对接。公司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收购,每公斤红米按7元保底价收购,打造梯田经济。

“不管是鱼还是鸭,养多少、怎么养,都需要科技。”卢正学说,少了产值低,多了可能导致鱼鸭生病。关键时候,技术员上门指导,养鱼的稻田中间开了水沟,现在一亩地放养十来斤鱼苗,亩产量30公斤以上。

想养鸭的农户,公司免费提供鸭苗,鸭蛋高价回收。锦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新街镇养殖场副总经理白冰说:“对公司来说,能节省养殖成本,分担风险,带着农户一起发展,实现双赢。”

产业如何黏住更多农户?元阳县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在“龙头+合作社+基地+农户”的链条中,发挥村两委作用。白冰说,比如免费送鸭苗,许多农户都想多多益善,给谁家、给多少,还得看能力,这些情况村干部最熟。另外,上项目前先培训,发放麻鸭时,还会随机提问养殖户。

红米也要增值。元阳县成立有机红米专业合作社,与种植户签订订单,种植优质品种。2016年,全县优质红米种植面积达9.01万亩,产量达3.15万吨,产值达1.89亿元,带动了10.4万农民增收。

新型主体带动,立体农业打造成循环产业。在梯田里,水稻的叶子、碎稻谷、田间的小虫变成鱼鸭的“大餐”,鱼鸭粪便成了水稻生长的肥料,种养全过程实现了绿色无污染。

李梅给记者算了笔账:红米亩产量只有七八百斤,但每公斤能卖7元,一亩能收入2800元;每亩梯田养30只鸭子,一年鲜鸭蛋收入近9000元,养鱼每亩能收入3200元。综合算下来,减去成本,梯田的亩产上万元。

守着梯田能致富,许多村民都回来种田了,去年牛角寨乡实现了脱贫摘帽。贫困户和政民说,“家里8口人种10亩梯田,种田加上就近务工,生活越来越有奔头啦!”

全产业链升值,梯田经济迈向可持续

“梯田无法机耕,还是需要人力,梯田种稻,始终面临种植成本高的难题。”张卫认为,从经营的角度看,要想留住梯田种稻,必须让梯田经济也有高收益。

张卫认为,年轻人不愿种地、不会种地的趋势很难逆转,未来种地的人越来越少,如何保证梯田都有人种?

“适度规模经营是一条可行之路,现在是四个人耕作一亩地,未来可能平均一个人耕作四五十亩地,耕作面积大了,成本就能有效控制。”张卫介绍,目前基地260亩地只有两个上班的农业工人,农忙时临时聘用周边劳力。根据合同,聘用劳力,优先雇用村中贫困户。

张卫说,随着人均种植规模的扩大,农业工人的收入随之提高。不过,这也意味着农业企业的支出增加。“企业要算经济账,想要赢利,必须提高农业效率。”张卫认为,提高单位面积产值,既要靠提高产量,也要靠提升价格。“前者需要靠科技,后者需要创新营销方式。”

“红米品种如果不行,亩产就上不去;稻田中养鲤鱼还是泥鳅,是单养还是混养,这些都需要科技支撑。”张卫说。

记者在呼山众创公司的基地看到,不同梯田里养殖着鲤鱼、泥鳅、本地螺蛳等品种,进行养殖实验。“立体养殖不仅要看效益,也要看生态,不能对梯田这一文化遗产造成不良影响,这需要进行科学规划,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

“去年基地销售额2000万元,今年预计能到3000万元。”元阳县粮食购销有限公司总经理沈鸿文告诉记者,“红米卖得好了,自然就有人愿意种地了。”

为了确保米源、打造品牌,元阳县粮食购销有限公司探索了“公司+协会”的方式。沈鸿文说:“公司利用品牌效应提高附加值,协会联系农户,确保米源。通过示范带动以及部分合作社等基层组织入股,产业得到了发展,贫困群众得到了帮扶。”

水稻景观与乡村休闲旅游相结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以前红米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现在随着梯田游越来越热,外地游客来得多,红米价格不断提高。”在张卫看来,梯田红米仍有升值空间。“今后还要加强营销,推动绿色发展,通过品牌建设、绿色有机认证等方式,提高红米的附加值,让梯田经济更加可持续。”

《 人民日报 》( 2017年11月12日 11 版)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