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江西 » 正文

全球报道:菇农损失惨重 获赔17万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1-15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竹荪,有“菌中皇后”的美名,自古以来系珍馐美肴。因其栽培技术难度较大,市场行情不太稳定,目前江西省仅有紧邻福建的宜黄、黎

竹荪,有“菌中皇后”的美名,自古以来系珍馐美肴。因其栽培技术难度较大,市场行情不太稳定,目前江西省仅有紧邻福建的宜黄、黎川、南城、乐安等抚州县区及鹰潭几个县区有菇农从事竹荪种植。今年年初,已有十余年种植经历的于道明、袁秋生等7户菇农115亩竹荪首次遭遇菌种大面积死亡,损失达100余万元。死亡原因是菌种问题还是种植技术问题呢?菇农与菌种商各执一词。省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总队携鹰潭、抚州两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多次进行调查取证,始终未能查出“元凶”,10月上旬启动行政调解程序,促成菌种商补偿7户菇农17万元。

各执一词 首次启动行政调解

来自抚州、鹰潭不同县区的于道明、吴永忠等7户菇农向记者介绍,他们的竹荪种植技术基本是向福建菇农学的,目前已有十几年的种植经历,每年所用的菌种均从南城县菌种商雷明根的育种基地购买,一直以来安然无恙。今年,他们将购买的同一批次菌种下种数月后,均发现菌丝发黄萎缩,菌种大面积死亡,而雷明根未到现场技术指导,他们认为,菌种死亡的原因是菌种有质量问题。

雷明根则表示,他每年培育并销售菌种的数量达80余万包,客户数万人。十余年来,菌种大面积死亡的事他也是首次见到,而其他菇农却没有相同遭遇。据此看来,应是他们的种植技术造成菌种死亡。

省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总队总队长胡仲明表示,菇农与菌种商的观点都有一定道理,根据调查取证及专家分析,因菌种下种几个月后才发现死亡等现象,很难查清真正原因,无法做出科学裁定。因此,双方都应退让,共同承担损失。他说,双方均不具备科学种植及管护的技能,仅凭传统经验操作,都有一定的风险隐患。

“冷门”产业 难觅专家指导

于道明、吴永忠等7户菇农直言,就香菇、平菇、草菇、茶树菇等常见食用菌,当地相关部门经常组织科研专家前来传授技术,唯有竹荪种植成了“冷门”产业,十余年来,鲜见专家亲临指导。他们渴望能学习并掌握到科学栽培及管护等技能。

近年来,宜黄县的竹荪种植规模越来越大,面积达全省之最。该县农业局经作站站长熊怡文向记者介绍,该县规模化种植竹荪的历史约有15年,每年递增,当前已达8000余亩,涉及2000余农户,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大种植产业。他坦承,当地菇农也屡遭种植、管护等方面的险情,通常职能部门邀请合作社数名竹荪种植大户以“土专家”身份,集体献计献策,力求有效“排险”。

记者经多方咨询,了解到省农科院及江西农大均设有菌种研究机构,其中省农科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系国家级江西省食用菌工程技术专家服务基地。

省农科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张诚研究员、江西农大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陈明辉博士向记者表示,竹荪成长习性与其他食用菌不同,栽培料配方及种植技术有特别的讲究,其菌丝生长也慢。他们的专家团队主要针对香菇、平菇、茶树菇、草菇等大宗类食有菌,到各产地常态化开展科学栽培技能传授及指导活动。而竹荪市场价格波动大,如去年的竹荪干品价格每公斤为120至140元,今年则为每公斤200元,全省种植规模相对要少,平时未遇到竹荪种植户、合作社或相关职能部门向他们咨询,因此,他们几乎未针对竹荪种植、培育技术开展指导服务。他们表示,如果有需求,会配合地方政府为菇农提供科学技能指导服务。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