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治理改造,海口市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风景优美,孩子们在草坪上玩耍。记者 张茂 摄
瓜熟蒂落,夙愿成真。
11月14日,海口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在5个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二,实现历史性突破。经过两年多的坚韧付出,椰城儿女不负众望,一举夺牌,终于和全国文明城市有了一个结实的“拥抱”。回首过去,从最初的慌乱迷茫,到现在的自信从容,海口人民直面问题、奋起直追,将一项项文明创建标准落细落小落实,走出了一条属于海口的文明创建之路。展望未来,新时代对文明城市创建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奋进新征程的过程中,海口将以更加浓墨重彩的笔触,书写文明筑城记,让文明之花在椰城绽放出更加光芒四射的魅力。
锁定目标
开启文明创建之路
全国文明城市是对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建设的全面检阅,是我国评价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的最高荣誉,这块“招牌”的含金量不言而喻。
“早在1998年,海口就提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口号。” 海口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双创”工作指挥部创文组组长吴清德说。
十几年间,海口从一个边陲小城蜕变为国际旅游岛中心城市。但在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同时,海口的城市管理却屡遭诟病、城市文明停滞不前,成为城市发展的短板。在此背景下,2015年7月31日,海口市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动员大会,再次锁定目标,开启“双创”模式,承诺用3年时间捧回两块金字招牌。
“慌乱、迷茫。”提起最初面对创文工作,海口市委副秘书长、“双创”工作指挥部综合协调组组长刘川海说,“大家都觉得创卫工作的标准是看得见的,好操作的。而关注市民文明素质、城市管理体制的创文工作则千头万绪,无从下手。”
同时,专家的话也给海口的干部泼了一盆冷水。“创建工作开始后,我们邀请全国的创文专家来海口进行指导。” 刘川海说,大家本以为海口的椰风海韵、优质空气会给专家们留下极好的印象。但专家们穿城而过的时候,却指出了海口的垃圾桶没有上盖,空气中有腐烂的味道,背街小巷坑洼油腻,占道摆摊等众多问题。
“和全国其他省会城市相比,海口基础设施欠账多,经济底子薄。”海口市“双创”工作指挥部专家指导组副组长邓中华说,当时没有一套完全适合海口的模式可以照搬,海口只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文明创建之路。
攻坚克难
用创建重塑城市口碑
走进海口“双创”工作指挥部,墙上挂着一张硕大的全国文明城市重点实地考察点位图。近千个和文明创建有关的文化服务中心、酒店、宾馆、汽车站等都被一一标注,并且用黄、蓝、红不同颜色的磁铁表明未达标、整改中、达标三种状态。
“这就是我们的作战图!” 邓中华说,两年多的时间,“双创”工作指挥部的工作人员早已把这些点位来来回回走了很多次,他自己更是磨破了4双鞋。
《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对城市文明创建制定了220多项测评指标。“海口要走出自己的文明创建之路,必须虚功实做,把这些指标进一步落细落小落实。”邓中华表示。
海口结合实际,制定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地考察城市社区点位标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地考察背街小巷点位标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地考察六小门店点位标准》等46项标准,为每项工作都勾画更精准更细致的行动路径。
文明创建是宏大课题,海口不断攻坚克难,直面一切问题。在此次“创建”工作中,海口通过20多项制度构建起“督考合一”奖惩体系,在干部队伍中引发强烈震动。大家发现,“双创”过后,干部中下基层、进社区的多了,想实招、干实事的多了。“‘双创’成为砥砺干部作风的磨刀石,在如今的扶贫攻坚、城市更新等更多战场上,到处可以看到干部职工的身影。” 刘川海说。
严管重罚也成为了加强城市管理的利器。海口不断加大执法的力度,率先成立全国第一支城市警察支队,采取“公安+城管”、“媒体+执法”等执法和监督曝光形式,加大对食品安全、医疗卫生、学习教育、交通秩序、社会治安、环境质量等方面突出问题的整治力度。两年来,共处罚各类违法违规行为92万宗,罚款9589万元。
只有坚持全民参与,才能让文明创建深入人心,释放出全社会的力量。“海口启动‘双创’后,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超过75%,赢得了群众的真心点赞。”海口市市长倪强说。
“双创”期间,海口以问题为导向,集中开展道路交通秩序、农贸市场、占道经营、违法建筑、水环境、环境卫生等18个专项整治行动,向全市人民交出了一本漂亮的“民生成绩单”,加深了市民群众对“双创”的了解,也让大家成为“双创”坚定的支持者。
“文明创建”工作逐步摸出了门道,路子越走越明晰。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海口通过“双创”给城市带来了经济建设、市容市貌、干部作风、群众观念、市民素质、社会治安六大明显转变,为城市塑造了口碑。
奋进新征程
文明创建永远在路上
城市是文明的创造物,文明是城市的发展归宿。城市对文明的追求永无止境,海口的文明创建永远在路上。
2017年4月,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张家港市召开,会议提出了文明城市创建的新内涵,即要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文明城市。“这为我们接下来的文明创建之路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海口市“双创”工作指挥部创文组副组长杨瑞金说。
未来的创建之路应该怎么走?海口已经开始摸索自己的道路。
省委常委、海口市委书记张琦要求,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海口接下来还要打造“双创”升级版、进行城市更新,不断提升城市品质,让市民有更多获得感。
邓中华表示,打造“”双创”升级版,可以从做靓形态文明、做实功能文明、做优素质文明上下功夫,深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综合施策,重点推进,全面提升城市文明水平。
形态文明,即城市给人的直观感觉。海口要继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确保优良空气环境质量在全国的领先位置;要加大生态修复力度,通过景观带改造,让海口透光见海、透绿见蓝;同时,推进城市更新速度,不断提升城市品位。
功能文明方面,要提升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海口将充分发挥“12345”政府服务热线和 “海口城市管家”平台“指挥棒”“绣花针”“连心桥”的作用,推行“12345+基层网格化”工作,解决问题,化解矛盾。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全面实现城市管理治理的安全有序常态长效,让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常创常新。
素质文明方面,海口将通过营造更加优良的环境,多措并举加强宣传教育,并依法严管重罚,引导市民更加文明自觉,同时,还将建立平台,创新志愿活动,让市民在活动中感受到文明氛围,潜移默化提升文明素养。
两年间,“全国文明城市”已经衍伸成海口的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不断清晰的文明坐标、不断深厚的人文精神,推动着这座城市踏上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