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江苏 » 正文

全球报道:南京雨花台区!精准对接,安置房变人才公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1-17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政府没花一分钱,不盖新大楼,就能解决数千名外来人才的安居问题——听起来像天方夜谭,却是全国首批12个住房租赁试点城市之一、

政府没花一分钱,不盖新大楼,就能解决数千名外来人才的安居问题——听起来像天方夜谭,却是全国首批12个住房租赁试点城市之一、南京市今年的一项创新实践。

整合资源,政府“穿针引线”

“就在这个社区里,有一个规模2000余套的人才公寓!”16日上午,南京雨花台区铁心桥街道春江新城新河苑大门口,新河社区党总支书记孙法春指着一排排住宅楼对记者说。

“这不是一个安置房小区么?”带着疑问,记者随他走进一期公寓的7栋112室。房间不大,两室一厅,但窗明几净,家具一新,搬运工人正将一张时尚的大平板电脑桌安放在卧室飘窗边。“明天开始,就有两名新房客入住,听说是软件公司的名牌大学研究生。”房东管娟笑着说,房子出租10年,从没遇过这么高学历的房客。

新河社区由5个拆迁安置小区组成,按2005年后的新拆迁政策,大部分居民拥有两套以上住房。据初步统计,社区7100多套房屋中,已租和可租的闲置住房超过2000套。

距离新河社区步行10分钟的路程,就是中国(南京)软件谷核心区。这里集聚企业近2000家、软件人才超20万,且年增2万人左右。一年前,软件谷管委会投资7亿多元,建设可容纳5000人规模的人才公寓,但仍是杯水车薪。软件谷公司负责人娄伟说,尽管“一房难求”,还要预留250套房源给未来落户的优质项目人才。优玛软件总经理张可彦告诉记者,现在招聘名校毕业生,对方第一句就问:“附近有没有房子住?”

一方找房心切,一方持房待租。雨花台区铁心桥街道敏锐发现这个“供需失衡”现象,主动做起“穿针引线”的活。今年3月起,街道决定以新河社区为试点进行“居住创新”,引导软件人才组团承租。铁心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娄杰说,街道辖区内安置房小区预计可供给6000多套房源,如果全部租给软件人才,相当于建起3个大型人才公寓!

精准对接,让房东房客都满意

“以前社区居民的闲置房屋都是简单装修甚至不装修,出租对象大多数是摊贩,人员构成复杂,环境脏乱差。”孙法春说, 他们接到过居民投诉,有的房子不足80平方米,却挤进10个人。沙发上、地上,到处都是“床”。

这样的环境,不可能有高层次人才愿意来住。铁心桥街道认为,引导居住创新,政府不能缺位,精准对接双方需求,“有形的手”必须发力。他们引入第三方机构——南京梁海房地产经纪公司运作、租赁空置住房。

“针对软件人才的特点,公司投资对居民房屋进行修缮、改造,再对外出租,租客拎包即可入住。”南京梁海房地产经纪公司经理蔡啟军介绍,公司拿到房屋后,不管租出与否都定期支付房租给房主;组建专门团队定期巡视房屋安全,每月两次对房屋进行保洁,人才入住可享受“民租房的成本,酒店公寓的服务”。今年5月以来,纳入居住创新管理的房屋共计103套,租客绝大多数都是软件谷企业员工。

房屋中介的投入如何收回、利润从何而来?以新河苑8栋1608室为例,以前租给外来务工人员,月租金只有2700元。第三方机构接手后,投入2万余元做软硬件装修,装上窗帘,铺上地板,新买家具,拉进百兆光纤。房屋焕然一新后,租金涨到3500元。房主张克霞每月到手租金较之前涨了100元,而且没有“空窗期”,旱涝保收;承租人、诚迈科技员工赵建兵对房屋设施和装修环境非常满意,扣去公司的租房补助,自己每月承担不到千元;第三方机构的利润来源,就是其中每月700元差价。

受益的不仅是以上三方。新河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姚明浩说,以前群租房现象屡禁不绝,给小区治安稳定、生活环境、物业费收缴、居民增收等方面带来诸多问题,百姓反映强烈。现在入住高层次人才,相关问题迎刃而解,社区档次大大提升。

园街共建,“两张皮”变“一张图”

“我们搞居住创新试点,实际上是探索‘园街共建’的新路径。”铁心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建设说。

南京近年按“经济职能向园区集中、社会职能向街道下沉”的模式,创新“园街共建”的体制机制。一个开发园区挂钩一个或多个街道。可实际运作下来,园区承担向街道财力“单向输血”的角色,街道对园区发展提升的作用较小。

要让功能园区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上发挥更大作用,让街道、社区在创新社会治理中更好发挥职能,就要找到双方的差异化优势,叠加互补。铁心桥街道是南京保障房集中区,保障房总面积达250万平方米。把街道空间融入园区发展,既拓宽本地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又引进人才“腾笼换凤,输液换血”,提升居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实现软件人才安居、社区居民收入有保障、周边业态优化的多赢效果。园街联动共建,“两张皮”变成“一张图”。

今年8月,南京出台《住房租赁试点工作方案》,鼓励设立专门的住房租赁机构,通过多渠道筹集房源,开展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住房租赁经营业务。以此为契机,铁心桥街道成立居住创新工作室,整合社会组织、物业人员等多方力量,开展综合环境治理,制订《租住公约》,引入高端消费业态,共同将“人才公寓”打造得更完善。(王世停)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