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培石长江出境断面位于重庆、湖北交界处,这里的水质监测结果,直观体现重庆水环境保护工作的好坏——
29项监测为重庆水环境保护“打分”
11月17日,巫山县培石长江出境断面取样点,监测人员正进行水质监测。记者 谢智强 摄
11月17日清晨,一艘标有“重庆环境监测”字样的快艇,驶离了长江巫山港9号码头。船上是巫山县生态环境监测站的6名监测人员,他们此行是前往巫山培石长江出境断面进行水质监测。
“每个月一次水质监测、两次巡查,有时候还要进行应急水质监测。”巫山县生态环境监测站站长吴光应告诉参加“重庆环保世纪行”采访活动的重庆日报记者,巫山培石长江出境断面是重庆与湖北交界断面,这里的水质监测结果,将直观体现重庆水环境保护工作的好坏。
监测29项指标,需14份样品
船行40分钟后,吴光应一行来到了长江与支流边域溪交汇处的江面。
“在巫山培石长江出境断面有5个水质监测采样点,这是其中的一个。”巫山县生态环境监测站监测人员刘敏介绍,在巫山全境有20个水质监测断面、40多个水质采样点,他们每个月都要一一完成采样监测。
打水、采样、分装、记录……起伏不定的船上,监测人员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系列操作。
看似简单的取样,其实大有讲究,比如表层水采样深度应该在水深0.5米处,而深层水采样则要用铅坠将采样桶带入水下150米深处进行采样。
刘敏从事这项工作已有整整8年时间。“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109项分析方法优化,我们要监测29项指标,需14份样品。”她告诉重庆日报记者,有些指标如PH值、溶解氧等需要在现场监测完成,而大部分指标则需要回到实验室检测后才能得出结果。
水质监测为水环境治理提供依据
在完成现场监测部分的工作后,刘敏和同事将其余水样精细分装并贴上标签,标签上标明监测项目、采样时间、采样地点、采样人等信息。
完成水样采集后他们会将水样送回岸上的实验室,水样的检测结果可为水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只有定期进行水源采样,才能掌握水质的情况和变化,保障三峡库区水质安全。”吴光应介绍,为了提高监测的精准度,近年来重庆市级财政拨款100多万元为巫山县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添置了11套仪器设备。新设备投用后,巫山县生态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指标范围从之前的29项增加到了61项。
“现在自动化仪器监测数据比以前手工操作精准得多,一周左右就可得出详细的水质监测结果。”吴光应告诉重庆日报记者,监测数据可直观反映长江重庆段出境水质状况,能够为重庆水环境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重庆日报记者从市环保局获悉,为了加强区县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能力建设,提高每月对长江干流、重庆三峡库区36条一级支流回水区及其上游(72个断面)水质监测的精准度,我市不断加大投入,在三峡库区回水区一级支流建设了10个浮标式水质自动监测站。巫山培石长江出境断面也将在年底前建成浮标式水质自动监测站,代替目前的人工采样监测。
巫山近年建成乡镇污水处理设施30座
“巫山培石长江出境断面水质监测的29项指标,是重庆水环境保护工作的‘成绩单’。与此同时,巫山又承担着守护好重庆水环境质量‘最后一道防线’的重任。”巫山县环保局副局长刘晓霭介绍,近年来,巫山强化水污染防治,累计投入4亿元,建成了30座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新增管网46.59千米,日均处理量达到3.62万吨,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
此外,巫山按照“垃圾不出境、清漂不碍航、作业保安全”的目标,坚持日巡查、日报告制度,在大溪、曲尺、培石等重点沿江乡镇,聘请监督员时刻监控漂浮物及库岸生活垃圾。
今年1月至10月,巫山累计出动清漂船只1450艘次、作业人员4350人次,清理处置干支流水域垃圾14500吨。
同时,巫山对船舶码头污染物严格监管,加大水上加油站及附近水域通航秩序巡查和维护,全力保障境内水域通航环境。
截至目前,长江干流巫山段总体水质保持上游来水水质,符合国家Ⅱ类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主要次级河流满足水域功能要求。
本报记者 陈维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