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吉林 » 正文

全球报道:吉林市丰满区旺起镇灾后重建记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1-20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废墟上,托起明天的希望初冬,气温骤降。吉林市丰满区旺起镇两佳子村的郝立新自打住进镇政府盖的新房,每天都是一脸笑意
原标题:废墟上,托起明天的希望

初冬,气温骤降。吉林市丰满区旺起镇两佳子村的郝立新自打住进镇政府盖的新房,每天都是一脸笑意:这么快就住上暖和和的新房,食杂店也重新开张了,这是他4个月前家被大水冲毁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今年7月13日、7月19日、8月2日,旺起镇连续3次遭受洪水侵袭,全镇百余户房屋倒塌,900余户房屋过水受损,82.5公里道路、60座桥涵3次被洪水冲毁,126.7公里河道、46公里灌溉渠道损坏……灾情过后,在各级各部门的帮助下,旺起镇全力投入灾后重建工作,各项工作迅速推进。

合力建家园,打造新旺起。废墟上,暖流从四面八方涌来,吊车林立,机器轰鸣,清淤、修桥、铺路、建房……洪水退去,另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特殊“战役”在松花湖畔的旺起镇悄然打响——

9月4日上午,第十一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第4个展览日。省委书记巴音朝鲁来到文化旅游馆“多彩吉林文化”展区的吉林日报“中央厨房”指挥中心,与在旺起镇采访灾后重建的前方记者现场连线,了解当地灾后重建情况……温暖而关切的话语,透过大屏幕,化作汩汩暖流,传递到旺起镇灾后重建一线。

10月6日,省长刘国中来到旺起镇和丰家园小区实地察看受灾群众集中安置楼的施工进度,要求入冬前务必完成建设、及早入住。时隔20多天,他再次来到这里看望,此时集中安置楼已经建成,室内设施齐全、暖意融融,大家争相诉说喜迁新居的喜悦心情……

永不消逝的“抗洪精神”——

灾后重建,紧锣密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大水无情,可以冲垮堤坝,但冲不垮重建家园的信心。

“8月20日前,做的是应急抢险工作,随后我们迅速开展灾后重建。最让人感动的是,洪水虽然退去,可‘抗洪精神’仍在,党员干部冲在灾后重建第一线,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目前,路基、桥梁、涵洞已全部建完……”施工现场,工人正在修复桥梁涵洞,旺起镇党委书记李春江望着远处忙碌的吊车和施工人员,向记者介绍着灾后重建的情况。

采访中,村民讲述最多的是,洪水面前,党员干部当先锋,成为老百姓的主心骨。建设村67岁的邱文先虽然不是党员,但他出的“义务工”最多。看到记者,他动情地说:“党员个个冲在前面!俺们6座桥冲断了,他们第一时间给修上了。2万多米长的农田道路冲毁了,他们二话不说,昼夜抢修,党员都是好样的!”

“抗洪精神”,永不消逝。抓好水毁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旺起镇灾后重建工作的重中之重:

道路要畅通——开展旺小线、四摩线、丰满屯至民主屯村路、建设村村路4条主要线路共53公里路基、路肩、涵洞、护砌等维修工作,现已全部进场施工,11月15日完工;

桥梁要修复——建设青背桥、摩天桥、四方桥、丰满屯五社桥等26座桥梁工作,已全部进场,正在按设计进度进行施工,11月15日完工;

河道清淤要彻底——全镇出动各类机械设备171台,全面清理镇域内主要河道以及灌溉渠道;

打通田间作业路——修建水毁田间作业路,保障群众秋季及时收粮,镇政府提供涵管、机械设备,由各村组织群众开展灾后自建……

目前全镇灾后水毁基础设施恢复重建项目已近尾声,正等待竣工验收。

一定要让百姓温暖过冬——

灾后重建,马不停蹄,68户受灾群众领到新建楼房钥匙

把百姓冷暖放在心头,让他们入冬前搬进温暖的住房,这不仅是旺起镇党委、政府对受灾群众的庄严承诺,更是他们用实际行动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生动写照。

10月20日,对于旺起镇两佳子村的郝立新来说,注定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他与全镇其他67户倒房户领取了新楼房的钥匙——这意味着在即将到来的冬天里,他们一家三口再无后顾之忧。

楼前彩带飘飞,地下堆满物资。作为受灾群众安置楼,位于旺起杨家村的和丰家园小区,一时成为当地亮丽的风景。村民一提起这里,笑容满面,竖大拇指,仿佛有说不完的话、唠不完的嗑:“镇里不但给买了米、面、粮、油和被褥,连牙具、香皂、手巾都给备齐了,你说俺这心里能不暖和吗?”

3个月前,大水冲毁家园;3个月后,党和政府给受灾群众建好新居。“我们这是在与时间赛跑,天渐渐冷了,他们的家被冲毁了,我们苦点儿累点儿没啥,得把老百姓的心给捂热乎了,一定得让大伙儿有个新家!”谈起争分夺秒建新居,李春江的表情,凝重中露出几分欣慰。

他告诉记者,3次洪灾,共造成旺起镇77户房屋倒塌。建设安置楼,把受灾群众安置好,成为一项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在旺起村一社投入3500万元建设4栋受灾群众安置楼,该小区占地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005平方米,共计125套房屋;安置小区8月11日进场施工,8月31日主体封闭,瓷砖、洁具、地热等室内装修已全部完成;与68户倒房户签订完成安置协议,10月20日开展抽签分房工作。

据了解,目前28户居民已正式入住,还有23户正在进行精装修。旺起镇武装部部长金冠丞对记者说,镇里定期派工作人员去小区向居民了解情况,发现供水、供热、环境等难题,及时反馈,及时处理。与此同时,全镇417户房屋修缮工作也已全部完成。

“大水让我辛辛苦苦建起的家一瞬间没了,是党和政府又给我建起了新家。说句实在话,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关怀,就凭咱自己,不知啥时候能住上这么宽敞、温暖、明亮的新楼房!”同样在今年10月搬进新居的丰满屯民主村刘永福一番动情的话语,道出了所有入住村民的心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灾后重建,“根”上抓起,靠产业支撑,建立增收长效机制

修路建桥,建好新房,搬进新居,农民心里是暖了,可下一步该怎么办?这是摆在旺起镇党委、政府面前非常现实的课题。

灾后重建,必须从“根”上抓起。旺起镇认识到,靠产业支撑,变“输血”为“造血”,建立增收长效机制,方能事半功倍解决根本问题。

为保障明年春季能够正常生产、灌溉,他们今秋忙着修水渠。为保障农民能尽快将粮食运出去,他们打通了151公里的田间路;

为建立增收长效机制,一个月前,旺起镇举办了三场农业生产技术技能培训大会,请专家,教村民,学本领,谋富路;

为扶持有带动能力的种植、养殖大户,他们四处奔走,帮助协调资金和政策,进而引导村民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效益较好的特色农业,包装和推介一批产业项目;

……

来到建设村,一栋栋温室大棚映入眼帘。记者走进去,眼前是一排排火龙果,鲜亮粉红,娇艳欲滴。村书记刘辉告诉记者,今年虽然遭遇了3次洪水,损失较大,可村民灾后重建的劲头不减,争上产业和项目,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瞧,这是俺们种的火龙果,品质纯,市场价格得几十块钱一斤呢!”温暖的大棚里喜气洋洋,刘辉和村民争先恐后地向记者“推销”着建设村的“得意之作”。

“11月13日下午,我们再次召集全镇11个村书记开座谈会,就商量一件事: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谋划旺起镇未来几年的发展路径。”李春江告诉记者,这样的谋划会还要开几次,任务分下去,措施实,思路新,谋事细,目的只有一个:变“输血”为“造血”,打造村民增收长效机制!

新时代,新家园,新气象,新起点,新希望!

松花江畔,连续3次被洪水侵袭的旺起镇,正抖擞精神,从废墟中站立起来,不仅要重建家园,还要实现乡村振兴。旺起,正释放着崭新的生机和活力!(记者伊秀丽 张力军 翟劲涛)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