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村民正在采摘香菇。本报通讯员 王顼 摄
时值初冬,寒意渐浓。望着大棚里一排排的“致富伞”——正等待收获的香菇,百花湖镇哪嘎村村支书钟世奇的心里却是暖烘烘的。
哪嘎村是观山湖区最偏远的山村,由于交通闭塞、基础设施滞后,全村214户631名村民大多靠天吃饭,外出务工人员众多,属于典型的“空壳村”。
“输血”扶贫不是长远之计,“不等不靠”方可摘掉“穷帽”。为了彻底挖掉“穷根”,今年以来,乘着“三变”改革的东风,哪嘎村在前期摸索林下蛋鸡养殖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村集体的产业“版图”。
“我们贵州人特别喜欢吃火锅,香菇作为配菜很受欢迎,尤其是冬天,价格又好,销量也大。”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对市场的考察,钟世奇决定带领村民种植冬菇。
单打独斗难成气候。以往的发展经验告诉钟世奇,必须转变发展思路和模式才能壮大产业。“现在全市上下都在搞‘三变’改革,我们村当然不能错过这个发展机会。”
据了解,哪嘎村的食用菌种植项目采取“党支部+合作社+低收入户+产业”的模式,成立了贵阳市观山湖区林森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无条件吸纳16户低收入户参与,还发动村民通过土地入股,目前已有30余户村民参加了合作社。
说干就干。在区、镇两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6月中旬,村支两委带领合作社农户开始平整土地、建设大棚,“想到年底能分红,平时打工还能拿工资,村民们都干劲十足。”村委委员吴芳秀说,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香菇大棚在9月底完成了搭建。站在村头望去,年初还生长着油菜花的土地上,如今整齐排列着20个大大小小的菌棚。
随着天气转凉,种植冬菇的时节到了。10月初,钟世奇带领村干部到55公里外的白云区牛场乡购买菌棒。由于路程较远,再加上装卸菌棒,来回一次都要花费近7个小时的时间。为了抢抓种植时机,即使天公不作美,大家依然齐心协力,风雨兼程。留在村里的干部群众也没有闲着,平整土地、清理大棚样样都不落下。
基础设施已然铺就,补齐技术短板是关键。为给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哪嘎村与菌棒售卖方达成合作意向,由售卖方对村子里选出的年轻人进行技术培训,低收入户李春菊就是其中一个。
“在此之前我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家庭妇女,在家里负责家务和带孩子,现在跟着师傅学习食用菌种植技术,每天都能领到80元工资。”谈起产业发展带来的改变,李春菊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10月12日,第一批菌棒正式入棚。一周后,首批种植的香菇开始陆续“绽放”。一朵朵香菇,如同一把把致富的“小伞”,承载着村民的喜悦和希望。
截至目前,哪嘎村已经完成5万根菌棒的种植计划。钟世奇算了一笔账:不到一个月,哪嘎村已经采摘香菇近万斤,收益超30000元,效益比种植传统作物高了几倍。
“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我们村将把大扶贫和‘三变’改革相结合,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在脱贫致富的进程中,不让一个老百姓掉队。”钟世奇说,食用菌种植的初步成功给全村都打了一剂“强心针”,感觉更有奔头。(罗飞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