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街遗址(红色框内为古代道路)
古代的成都作为繁荣时间最长的西南大都会,“百伎千工,东西鳞集”,尤以蜀锦、蜀绣、漆器、酿酒等百工技艺享誉天下。著名唐代诗人刘禹锡,在《浪淘沙》中以明快婉转的诗句,对锦绣成都进行了描绘:
浪淘沙
刘禹锡
濯锦江边两岸花,
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
将向中流匹晚霞。
唐代的护城河、十多米宽的城市主干道、最宽处达3.2米的城市主排水渠……昨日,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通报,今年7月至今,在鼓楼北一街原文化宫所在地发掘出唐代高骈筑罗城后修建的城市主干道和主排水渠,并能大概推测出唐代子城北城墙的方位。该发现有助于进一步厘清唐代成都的城市格局。
晚唐修建主排水渠
随后使用了数百年
史载隋文帝之子杨秀在成都筑城垣,后人称为“子城”,又名“少城”。唐僖宗时,成都城市布局发生重大变化,西川节度使高骈扩建“罗城”,并使郫江改道,新开清远江(今府河),改二江并流为 “两江抱城”,奠定了现代成都的城市格局。彼时的成都,“锦水东流绕锦城”,城外有二江,城内有金水河、解玉溪、摩诃池等,河岸亭台与市井街坊相连,构成了秀丽的唐城风貌。
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发掘研究二部主任易立认为,鼓楼北一街这一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发掘现场,位于唐代子城以外、罗城以内,是“高骈筑罗城”这一历史事件之后成都的新区。
高骈筑罗城后,子城的护城河就此废弃。巧的是,在鼓楼北一街该处发掘现场南部,发掘到了这条护城河的遗址:宽35米左右,方向由西北向东南。易立认为,子城护城河的发现,能够帮助当代人确定隋唐子城的具体位置和范围。
聪明的古人,利用废弃的子城护城河的一部分,修筑了一条西北至东南向的城市主排水渠,宽度达到2.5米~3.2米。由于这条排水渠太宽,为避免出现垮塌,人们不得不在排水渠中间断断续续修筑一道隔墙,因此形成了古代成都排水渠中少有的“一沟双渠”格局。据鼓楼街遗址发掘现场负责人王瑾介绍,这条排水渠历经五代、北宋、南宋时期,其间几经改造、修补,最后废弃于元代早期。
城市主干道
从大东门直达大西门
在鼓楼街遗址还发掘出一条城市主干道,宽度达到10余米。易立认为,这条道路就是高骈筑罗城后新修的从成都大东门直达大西门的城市主干道,是当时为数极少的城市主干道之一。
到了宋代,成都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地方城市,有“扬一益二”之称,而这条城市主干道使用到南宋后,摇身变成了砖砌道路,路面宽度缩至3米有余。如今,在遗址上还可清楚看见砖铺路面上长期碾压形成的马车车辙。
道路两旁发掘出的房屋遗址为唐宋里坊制布局,前店后铺。目前已经发掘出3个宋代的小天井,庭院旁边还发掘出灶房的遗址。据发掘现场技术顾问杨先生推测,这些房屋为普通民宅。从这些密集的遗址可以推断,唐末五代至两宋时期,此处曾为人烟辐辏的繁华之地。古代的成都作为繁荣时间最长的西南大都会,“百伎千工,东西鳞集”,尤以蜀锦、蜀绣、漆器、酿酒等百工技艺享誉天下。
高规格建筑构件
证实内江王府建于此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分封第十一子朱椿为蜀王,在成都修建了壮丽的“蜀王府”,后人称为“皇城”,总面积达38万平方米。现在天府广场包括后子门一带,就是当时蜀王府的中心。蜀王府周围修建了很多郡王府。鼓楼街遗址毗邻蜀王府,为明朝郡王内江王的王府所在。原经此地的城市主干道,大概也因修建王府重新规划用地而被废弃。
易立介绍,鼓楼街遗址在地理位置上与明朝成都地图上的内江王府恰好吻合,而且在鼓楼街遗址还发现大量琉璃瓦当、滴水、脊兽等明代建筑构件,有的建筑构件上还有龙纹,这些高规格建筑构件,也可证实该遗址与明代内江王府有关。该遗址附近的街道“内姜街”,则再次印证了此处与内江王府有着无法割离的关系。
1996年,内姜街遗址被发现,与此处相距仅295米。这两处遗址宋元时期的文化面貌极为相似,两处皆发现排水沟及道路。经测量发现,两处排水沟相互垂直,道路则是同一条西北至东南向的道路。
据介绍,鼓楼街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瓷器、铁器、铜器、钱币等遗物。
易立表示,鼓楼街遗址考古发现,对研究唐五代至明代成都市政给排水设施、街巷民居规划、建设与布局提供了直接依据,对于探索各个时期的城市功能和社会生活面貌变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成都晚报记者 汪兰 摄影 田宇